文|王月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咱来聊聊造车圈那点事儿。

又一个造车新势力晃晃悠悠地走到了破产边缘!

日前,江苏凯迅达高铁传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向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和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这大运集团可不简单,1987年就成立啦,在山西运城那可是响当当的地方龙头企业。他家的“大运摩托”当年凭借“风驰天下,大运摩托”这魔性广告语,那是火遍大江南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大运集团的野心那是杠杠滴。

2004年就进军汽车行业,2016年又一头扎进新能源领域。2022年,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远航汽车闪亮登场。

本以为有大运集团这个大金主在背后撑腰,远航汽车能一飞冲天呢,可现实就像一盆冷水,啪地就浇下来了。市场表现那叫一个差强人意,品牌声量低得可怜,就像在热闹的集市里喊哑了嗓子,却没人注意到。

最近啊,远航汽车被爆出员工流失严重,工资还老是延迟发放。这可就像是汽车发动机报警灯亮了一样,是企业资金链出问题的大信号啊!要是不赶紧解决,那可就真要凉凉了。

远航汽车官方倒是回应了,说正在战略调整、重组呢

可这就像生病的人逞强说自己没事一样,运营状况和那少得可怜的销量数据可骗不了人。新车上市后,月销量也就几百到一千多台,这和那些销量爆款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里得提一嘴,远航汽车还和华为技术有合作呢。可同样用华为技术,看看人家问界,那市场表现就像火箭一样飙升,再看看远航,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虽然现在远航汽车还没彻底退出市场,但今年这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就像在寒冬里抱团取暖,可还是冷得发抖,这让远航汽车的复兴之路变得难如登天,真的是造车梦碎,一地鸡毛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大运集团的创始人远勤山,他的人生就像一部励志大剧。最开始他就是个倒卖粮食和摩托车的小商贩,后来发现摩托车倒卖有赚头,几年后拿着第一桶金在家乡运城开了个摩托车店,这就是大运摩托的“老祖宗”。

靠着“风驰天下,大运摩托”,大运摩托火得一塌糊涂,巅峰时期年产量超过150万辆。

这数字吓人不?

当别的企业还在摩托市场埋头苦干的时候,远勤山就跟开了天眼似的,预感到危机,果断投资21亿成立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进军汽车行业。

事实证明,大佬就是大佬。

2009年,大运汽车进了重卡市场,那成绩就像开了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重卡市场销量约2.7万辆,同比增长55.19%,在行业里稳稳排前七。中卡市场也不含糊,年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9.05%,排第六。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更厉害,2016年生产纯电动商用车5750辆,市场份额9.5%,行业第二。

这成功让大运集团信心爆棚,又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

2020年9月,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投产,11月就推出两款新车——小型纯电SUV悦虎和中型纯电MPV远志M1,可市场反应就像石头扔进水里,只冒了个小泡。

不过大运集团没放弃,加大投入搞出了远航品牌。凭着以前的造车经验,远航汽车成立一年多就量产了,还引入了华为技术。

2022年8月在成都车展上,一下子发布了远航Y6、远航Y7、远航H8和远航H9四款新车,这阵仗,上次看到还是恒大汽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远航汽车的目标是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几款车尺寸大、价格高,和普通消费者的预期就像两条平行线,没交点。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才5584辆,平均每月不足700辆,和行业大佬们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它在市场营销上也太低调了,除了在高铁站、机场有点户外广告,其他宣传几乎为零。好多消费者都是在商场看到门店才知道这个品牌,这可咋整?

现在的远航汽车就像在狂风暴雨里的小船,随时可能翻。这可不光是它一家的事儿,整个造车新势力都不好过。

就说高合汽车,它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今年10月被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宣布因还不上到期债务申请预重整。法院一查,截至2024年4月30日,负债都超过资产总额了,符合破产条件,这就意味着高合汽车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说拜拜了。

还有哪吒汽车,今年也是状况百出。2月就因为延迟发工资、年终奖和公积金被大家关注。哪吒汽车CEO张勇当时还承诺绩效审核完就发。结果呢?9月开始降薪,还有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爆料公司没钱付工资,还欠供应商一屁股债,让消费者买的时候小心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数据,哪吒汽车2021 - 2023年营收看着还行,但净亏损那是相当吓人,三年累计亏了183.74亿,而且还没上市,融资渠道有限。和蔚来、理想、小鹏、零跑这些上市的竞争对手比起来,压力山大啊!

行业大佬理想汽车也没躲过这波冲击。

今年因为首款纯电车型MEGA市场表现差,那是一顿调整。降低年销量目标、全系车型降价、推迟纯电产品发布、组织结构调整,还大规模裁员。据说“五一”假期后,裁员比例超过18%,可能超过5600人,招聘部、销售服务运营部、智能驾驶这些部门都受影响。

理想汽车这么牛的企业都这样,可见这市场有多残酷。

还有极星汽车,7月也陷入裁员风波。虽然官方辟谣,但从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就能看出问题大了。收入同比下滑36%,毛利率从正变负,净亏损2.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

沃尔沃汽车都不支持它了,把62.7%的股份转给吉利集团,自己只留18%。5月还因为没及时交2023财年年度报告,被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警告,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这可不是个例,现在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呢。

为啥呢?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啦!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都达到51.0%了,这就像打仗一样,竞争白热化。连特斯拉这种巨头都在全球裁员10%,影响约1.4万名员工呢。特斯拉CEO马斯克都说了,公司扩张太快,有些部门职能重叠,得降成本、提效率,准备下一阶段发展。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都说了,过去三年75个汽车品牌关停或转型,未来两三年可能60% - 70%的品牌都得面临这命运。

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说淘汰赛刚开始,年销售规模300万辆才是车企入场券,明年汽油车销量可能加速下降呢。

从目前国内情况看,造车新势力格局有个大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半年理想汽车和问界汽车在第一阵营,两家销量竞争那叫一个激烈。理想汽车MEGA失利后,把重点放L系列上,7月销量回升到5万辆,不过MEGA的失败还是有影响,今年一季度又亏了近6亿元,明年的M系列纯电车型前景也不太明朗。

问界汽车靠M7和M9两款车成功,销量蹭蹭涨。这俩估计在第一阵营还得领跑一段时间。

蔚来、零跑、小米、小鹏和哪吒在第二阵营,蔚来和零跑月销量2万辆以上,地位还算稳。

零跑汽车今年可是黑马,连续两个月销量破2万辆,紧追理想和问界,排名很靠前。

在这残酷的竞争里,没有企业能高枕无忧。新势力也不是免死金牌,有技术和用户基础才有希望。

说回远航汽车,在这两方面就有点弱啦。

技术上它没多少储备,走的是“拿来主义”,创始人都说没自己技术,自主研发时间太长,赶不上博世、华为这些巨头。以前这种方式可能还行,现在信息这么透明,没技术就像在海边没穿救生衣,危险着呢。

用户基础也不行,以前就有人说年销量10万辆是新势力生死线,远航汽车离这标准差远了,9月份销量才779辆,1 - 9月累计5584辆。

咱也不知道远航汽车最后咋样,但它得有危机意识,要么提升技术实力,要么提高性价比,先把生存问题解决了。

毕竟,造车不是自我陶醉,市场才是检验企业实力的唯一标准,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