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土葬又称埋葬,是将逝者的遗体埋入土中的习俗,它流行于世界各地,在历史长河中所占比是较大的,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大部分的历史名人几乎都是土葬。
但为何这样一个传统的殡葬习俗渐渐的陌落了呢?还有就是,这么多人土葬为什么能看到的坟墓确是很少,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墓葬文化
人类历史至今算起来足有200多万年,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却只有几千年,中国自古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经过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绝不只是五千年。
考古学家对中华民族先民的墓葬做了田野考古调查,获取了人类历史的物质文化资料。
而科学家们正是通过这些史前的墓葬资料,使我们知道人类是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的,也正是这种墓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社会阶级,奠定了人类社会从原始在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转变,也正是这种转变成为了研究的意义之所。
在中华民族将“生老病死”视为人生的全过程,而生、死又是极为重要的。相较而言,死要比生更重要,因为死是终点,而生是人生的起点,总之是两个相反的世界,人们又将其分为阴阳所谓的二元世界。
古时的帝王都住在都城,统治国家,他们的陵墓也要仿照其生前的宫殿进行建设与开展祭祀活动,这些墓葬文化成为古时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中华民族的先民墓葬资料可谓是较多的,因为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列入遗产名录的古墓葬就有很多,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就多达392处,至于全国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墓葬更是数以万计,这些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化入泥土
中国古时的墓葬活动,上至皇室、达官贵人,下到庶民百姓,基本都很注重墓葬。
而古时大部分都是以土葬作为标准,因为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农耕社会,土地在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生命是从泥土中来的,最后又回归泥土当中去,这种思想根深种植于中国人的心中。
土葬也被认为使得灵魂得到安息的最好办法,无论是死者还是其家属都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哪怕是当时人类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社会组织和文明制度,也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和丧葬观念,他们也知道将死者埋于地下,以防止尸体的腐烂或者被野兽侵扰。
甚至在传说阶段,女娲造人都是用泥土来创造出的人类,这个神话也在中国人民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人相信人来自泥土,终将要归于泥土,只有如此,人的生命才算晚圆满。
到了文明阶段,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兴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甚至人死之后也应该保持原貌,还归于大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土为安。
同时儒家也强调孝道和礼仪,认为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为父母送终侍奉,以表达对亲情的敬重和怀念。所以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土葬逐渐成为汉族最普通和正统的丧葬方法,并且成了一套复杂而繁琐的殡葬礼仪。
土葬的形式
土葬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多种多样的殡葬习俗。
在中国主要有土坑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墓、木椁墓、船棺葬等一系列的形式,不仅仅显示了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发展水平,也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
埋葬遗体的放置位置,死者的入埋次数,入埋姿势以及坑中死者的人数,埋葬的方向,都有讲究。如果是按死者入埋次数可以分为一次葬、二次葬或一、二次混合葬等;姿势也有仰身、侧身、俯身。
而丧葬的华丽程度又分为厚葬与薄葬,厚葬是指墓中放置大量的陪葬品,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和财富,这种习俗历朝历代都有,尤其在富裕家庭和权贵帝王中极为普遍;而薄葬是指朴素的入葬方式,减少赔偿品,避免浪费。
不见的“坟包”
几千年的历史,绝大部分人们都是土葬的,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土葬,礼仪是如何,但归根结底都是土葬,并且土葬的标志就是有坟墓或是墓碑,如此浩瀚的时间里,墓碑、坟头在中国大地上应该到处林立,为什么现在人们见不到了呢?
如果见到了,那就是文物单位,虽然文物单位很多,但相较于如此长时间内,去世的人基数来相较的话,还是较少。
其实主要是几千年来,朝代更迭,物是人非,曾经的坟墓早已荒芜,没人修缮,亦或是早已归于尘土,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一些帝王、达官贵人的大型墓葬,百姓庶民的墓,能留下的遗留几乎是看不到了。
在现代社会当中,土葬的坟墓数量也是相对较少的,主要是土地资源非常有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来土地就少,尤其在城区,土地价格高昂,可使用的空间变得稀少,大规模的土葬变得不现实,所以各级政府都鼓励和强制推行火葬,来节约土地资源。
并且现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不断提高,土葬不仅需要大量的土地,并且还有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火葬就对环境影响较小,更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
早在20世纪初,也就是1910年,当时东北就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鼠疫病,当时的伍连德率领着医疗卫生团队快速将东北的鼠疫给打了下去,要知道那场瘟疫在半年内夺走了六万人的生命。
咱们中国不像欧美,有疫情不控制,能杀死那么多人,但中国向来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像这种疫情能够快速镇压下去的。
当时伍连德用了各种方式来消灭传染源,其中一条就是焚烧死者的尸体,并且有一些因得病入殓的死者也将棺材一并拉出来,统一烧毁。虽然这些措施在当时引起了一定争议,但是被证明这是有效的防疫手段。
不仅如此,土葬的费用是非常高的,而火葬和其他新兴的丧葬方式相对经济实惠,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这种火葬的方式,以至于现在看到的坟墓次数几乎是寥寥无几了。
结语
在中国,土葬有着优秀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式,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水平和文化风俗还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未来也就是来世的期望。
土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儒家的思想影响下,土葬也被称为最正统的丧葬。
但这样历史沉淀下来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现如今的社会,更何况朝代更迭,沧海桑田,曾经的先祖的坟墓也早已不见。
化入泥土,进入轮回,也许这样才是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而现在政府大力推推崇的火葬也符合了当下从各个层面上的需求。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中国殡葬简明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锋、马金生、肖成龙
壮族的社会生活;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冯尔康、常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