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今年冬天会是冷冬吗?
随着我国今年多地气温飙升30度,人们对气候开始变化格外关注。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目前,相关部门预测拉尼娜有55%概率将会重启。
那么,这个冬天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
暖冬的预兆?
立冬一到,就意味着冬天正式开始了。
可今年却些“离谱”,全国多地气温仍旧持续飙升,一些地区的气温甚至与常年9月下旬相当,仿佛夏季的“余温”还未散尽。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最近这天气真是奇怪,网友们因此都在热议。
对此专家也给出答案,今年立冬之后气温之所以这么暖和,主要是因为咱们东亚上空的空气流动挺平稳,冷空气来得多,所以温度降得慢。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最近天气比较稳定,冷空气不容易下来,所以气温一直挺高的。
这就好像一道“防护墙”,挡住了冷风的侵入,让温暖的空气得以停留。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同时也让今年冬天北方地区入冬时间推迟了不少。
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未来季节性波动可能会更加剧烈,冬季缩短、夏季延长将成为一种趋势。
这次温度的突然上升并不是个别现象,它实际上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大趋势的一个具体体现。
城市里温度越来越高,冬天的感觉也变得更暖和了。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看似舒服的暖意,实则潜藏着气候危机。
拉尼娜登场
全球变暖恐怕在今年又要实现,拉尼娜将会重启,气候预报就像坐过山车,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拉尼娜现象通常与全球气温下降有关,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冬天会是一个“冷冬”?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2024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拉尼娜现象一出,冷空气就爱频繁出动,自然也就让气温下降了。
历史上,拉尼娜来了不一定就带来冷冬。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即便在拉尼娜年,冬天也可能会特别暖和。
冬季的气候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光有拉尼娜现象,像欧亚大陆的积雪、北极的海冰、还有大气的流动模式,这些都是关键因素。
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影响着冬天天气的变化。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对冬季气候的影响可能相对有限,不足以完全抵消全球变暖带来的升温效应。
因此,即使拉尼娜现象出现,也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冷冬”的到来。
全球变暖
无论是立冬后的异常升温,还是拉尼娜现象的出现,都无法掩盖全球变暖这一严峻的现实。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地球气候正在因为全球变暖而变得异常,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2024年很可能“更上一层楼”。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根据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的最新数据,2024年至今的前10个月,全球的平均气温已打破历史纪录,创下了新高。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全球变暖的脚步不仅没有放缓,反而越来越快。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夏季则变得更长更热。
气候变化不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还可能破坏自然生态、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危害健康。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现象更加频繁。
强烈的热浪、频繁的干旱、暴雨的频发,这些恶劣的天气市场出现。
不仅对生活造成巨大的惨重,还可能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全球变暖一直警示我们气候变化对人类未来生活造成的影响。
要是还不注重气候变化,那么未来只会越来越严重。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尽管气象学家们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但气候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预测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短期气候预测,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准确。
因为影响短期天气的因素比较简单,气象学家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未来几个月或几年的天气走向,这可不容易。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这是因为影响长期气候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地表面状况等因素。
这些状况互相牵连,互相作用,导致气候的变化很难准确预料。
拉尼娜现象通常让人想到它能让冬天更冷,但事实上,它对冬季气温的影响并不固定。
弱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而强拉尼娜事件则可能导致明显的降温。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对于今年冬季的气候预测,专家们给出的结论往往是“概率性”的。
这种说法其实说明了天气预测总有不准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变数。
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系统,我们必须保持谦逊的态度,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
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天气的频率。
全球气候变暖,让极端天气越来越常见且威力增大。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无论是今年夏天席卷北半球的极端高温,还是年初南半球的暴雨洪涝,都表明极端天气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
全球变暖像是给气候系统加了个“加速器”,让极端天气更频繁地出现。
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场需要全球共同参与的“持久战”。
它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入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气候适应能力。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需要制定更加积极的气候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鼓励低碳生活方式。
咱们得携手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挑战。
2024年的冬季,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目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冬季气温预测的复杂性。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取材网络
虽然专家预测整体偏暖,但冷暖交替频繁、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面对这种不确定,我们得既乐观又小心,同时也要把应对措施做好。
2024年的冬天,或许只是这场“持久战”的一个小小片段。
但它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挑战就在眼前,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保护地球的健康。
参考信源
济宁新闻2024年11月17日——都立冬了,怎么全国还有多地气温超30℃?
新闻大连2024年11月15日——破记录了!今年是暖冬?
新浪财经2024年10月22日——世界气象组织最新通报:年底前后出现拉尼娜概率为60%
生态中国网2024年9月13日——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回归”或使今年全球“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