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倒三江”这样的方法大概只有中国人的脑袋能想得出来,在战争进入互相攻防、后勤遭遇天灾的时候,“倒三江”起到了保障部队的关键作用。
志愿军后勤司令洪学智
一:战场的上的拼杀为了在谈判桌上更加的主动
惨烈的第五次战役结束了,战争双方的损失都很大,一时间没有再互相发起攻击。志愿军司令部正在对 第五次战役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时,美国人来求和了。美国人心里清楚在朝鲜半岛已经无法彻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此时双方以三八线为界在此对峙,刚好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如果战争持续打下去,不但美国国内反对声音越来越大,而且受益最大的还是苏联,所以美国人迫不及待的要坐下来谈判。
双方在板门店谈判
双方在谈判桌上进行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谈判,战场上双方都明白,此时的胜利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更加的主动,双方早就打成了一锅粥。
二:自然灾害和美军的空中封锁让我们的后勤越发的担忧
虽然此时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空军已经参战,而且志愿军空军在跟美国空军交战中丝毫不落下风,美军不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了,志愿军的主力战机为米格-15,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但是它有个先天的毛病就是作战半径太小,战斗的区域和时间受到了限制。
受洪水毁坏的运输线
为此,志愿军绞尽脑汁要在朝鲜建造机场,这谈何容易,美军是无论如何不让我们把机场建造起来的,数十万军民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敌人的疯狂轰炸下,还是没有建造成一所竣工的机场,至此,只能放弃了这个计划,所以志愿军的空军对美军的打击力度是有限的,在根本上还是解决不了敌军飞机轰炸我们补给线的问题。
美国空军的狂轰乱炸
天公不作美,这一年的朝鲜半岛爆发了四十年未见的特大洪水,洪流所至,交通中断,提防大溃,房屋倒塌,千辛万苦运送上来的物资被冲走毁坏,另外,志愿军后方的公路路面全部被洪水冲坏,路基被冲塌,公路桥被冲散架,志愿军的后勤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
三:洪学智急中生智,巧用“倒三江”
天灾人祸面前,后勤司令洪学智是日不能安,夜不能寐,他的肩膀上压力太大,要承担着朝鲜战场上百万大军的粮食和弹药供给。危急时刻,他指挥打响了中国军队第一场诸兵种联合后勤战,志愿军铁道部队、工程部队、运输部队、公安部队、高射炮兵、航空兵、医护人员等紧密协同,在千里交通线上与敌人斗智斗勇。
痛击敌军飞机的高射炮部队
“倒三江”这样的方法确是集大智慧为一体的,但是也是在极端情况下被逼无奈的办法,铁路和公路都是断断续续的,在此时的朝鲜就没有一条完整的运输线。
志愿军战士们在被洪水冲断、敌机炸断的西清川江桥、东大同江桥和东沸流江桥头,集中一千多辆汽车反复倒运、接运、漕运,说白了就是通过汽车的灵活把断断续续的铁路和公路再连接起来,保证了路断、桥断、运输不间断。
路断、桥断,运输不断
同时,铁道士兵们顶着轰炸拼命修桥铺路,敌人白天炸桥,那么他们就晚上修好立马投入运输,白天敌人又炸毁,他们夜间再修好,如此反复。
四:千里运输线,英雄个人比比皆是
美军飞机为了应对这种我们夜间进行修复的情况,他们居然开始倾泻大量的定时炸弹,白天的炸弹即时爆炸,再扔下一些定时的夜间爆炸,这样就能有效的阻碍我们夜间修复道路进行运输了,敌人是十分狡猾的,我们的士兵就一边修路一边拆除定时炸弹,保证修路部队的安全作业。
永远炸不断的桥
除了“倒三江”之外,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智慧,很多发明都是铁路史上独一无二的创举,比如“片面运输”、“合并运转”、“当当队”、“水下桥”、“爬行桥”和“顶牛过江”。一套完善的战时铁路管理方法被中国人创造了出来,这些办法虽然土气了一些,但是绝对是领先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
结语
那些美国高级将领们还在叫嚣他们的“绞杀战”和“窒息战”,直到当时在板门店谈判的美军代表看到警卫会场的志愿军士兵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的屹立在刺骨的寒风中,战士的身上穿着的是今年刚到的崭新的棉衣棉裤,此时的美军还没穿上呢。
后勤明显改善,穿着新棉衣的志愿军战士
李奇微和其他美军将领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战术失败了,他们只考虑的是自己的破坏力是多么的强大,可是他们忽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他们的海陆空军倾尽一切也没有阻断志愿军的后勤供应,有了强有力的后勤补给,志愿军就可以在前线痛击敌人了,在谈判桌上的美国代表也不得不低下他傲慢的头颅了。
(因为此篇文章为历史领域内容,所以配图均来自于网络资料库,如有侵权,联系必删,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决战朝鲜》、《最寒冷的冬天》、《最后的战斗》
(笔者专注近代战争史题材的整合和创作,持续贡献优质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