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创作者们敏锐地意识到,在当下,院线电影更多是一种社交货币的价值体现,是社会情绪的投射产物,一旦自我表达过多,便会显得不接地气。于是在敏锐的市场嗅觉之下,他们怀抱着融入多种类型元素的创作目的,以成熟的笔触展现创作。
作者:条形码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在第六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路演落幕后,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呼之欲出:这届金鸡创投通过更踏实、更高效的姿态,践行了“创投”的实际意义:孵化更能落地的电影项目。
从往年15个入围项目到今年削减为10个入围项目,再到必须获得半数以上金牌制片人投票的项目才能入围终极路演,金鸡创投修改了规则和机制,目的便是减少项目数量,提升项目品质。
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今年入围的项目普遍具备更强的商业性,与此同时,还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价值。
在评审黄建新看来,今年的项目“角度都不一样”,评审陈宇认为,“这些项目的内容特别丰富,类型化和商业化的思路相对来讲更加清晰”。
而评审秦海璐的表达更为直接和具体,她点出了这届创投入围项目的一个明显特点,即题材落地,密切反映现实。“入围的项目包含当下大家关注的很多话题,比如说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比如新媒体和旧媒体在迭代中的共同性,比如还涉及AI人工智能等方面,我觉得非常与时俱进。”
最终,评委会将优胜项目荣誉授予了《三岔口》以及《全屏搜索》,而吴京此前宣布筹备的动作电影《刀》获评中国好故事优胜项目,此外,以闽南布袋木偶戏为主要叙事元素的《再搬一出戏》、科幻与现实类型电影《推开世界的门》以及喜剧爱情项目《我的二手爱人》等优秀项目也分获荣誉和好评。
正如秦海璐所言,这届金鸡创投,虽然入围项目在类型和题材上各有不同,但它们身上存在一个共同点:极力寻求与当下观影人群的共鸣,力求做到故事的落地化、在地化以及对于现实社会全方位的观察与思考。
比起这一届项目整体展现出的商业性和落地性,年轻的创作者们都正在关注当下密切发生的事件,用现实反哺创作,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呈现作者表达,这一现象反而更加让我们感到惊喜和备受鼓舞。
类型的多元与融合
电影项目《黄金时刻》的导演张瑞琦在路演中发表过这样的阐述,在她看来,电影需要观众,它的本质是一件商品。而如何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已经成为当下的电影创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幸,国内的年轻创作者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大胆炫技,尝试将不同类型融入进同一部电影中。
总体而言,入围最终路演的项目在类型设定方面,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些具体创新,由吴京筹备的动作电影《刀》,虽然整体看上去更加切合传统武侠的调性,但其中的价值观呈现却又非常当下,结构设计与男频网文中常见的升级流有些相似,在武侠式微的当下,这样的更迭与调整,无疑试图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传统的类型片在寻求突破与转变,而热门类型片也不遑多让,在多元化的类型探索之路上稳步前进。
由卢鹤来导演编剧的电影《推开世界的门》,融入了科幻、奇幻、现实等多种类型元素,同时,在科幻的外衣之下,包裹着对现实的考量,这样里与外的映衬,便显得项目气质更加簇新独特。
孙宵创作的《夜晚的母亲》虽然同《推开世界的门》一样,有着科幻的基础设定,但同时包含惊悚、动作等类型元素,在视觉和文本的呈现上都具有很大突破和可能。
同样地,本届创投唯一一部爱情片《我的二手爱人》,也将爱情片与喜剧片等类型元素很好地融入进了文本中,它的喜剧表达不显得滞涩生硬,反而成为了点睛之笔,让评委老师们印象深刻。
在当下院线市场中,悬疑片算得上是票房号召力的某种体现,今年以来,《周处除三害》、《默杀》等悬疑类型作品在稍显疲软的市场中成为了崛起的票房黑马。而在本届金鸡创投中,也有不少敏锐的创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悬疑、惊悚的类型元素,从而使得项目的商业气息更加浓厚。
其中,《黄金时刻》通过双女主的人物设定,以及嵌套的反转设计,使得故事的悬疑感渐次而生。值得一提的是,张瑞琦将表达主题设计为女性复仇,以此呈现时代洪流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这一点其实和去年的爆款《消失的她》在核心立意上互为映衬。
通过对本届创投项目的追溯和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年轻创作者们普遍拥有着丰沛的表达欲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他们怀抱着融入多种类型元素的创作目的,以成熟的笔触展现创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创作者成熟性的体现,即,不满足于单一类型故事的写作,而是渴望突破类型的桎梏,让故事能够更加易于被市场和观众所接纳。在号称“影视寒冬”的当下,创作者们的成熟和审慎,也是项目顺利落地的一种前提。
更落地的题材表达
类型的多元碰撞是这届创投入围作品的特点之一,除此之外,这批年轻创作者的作品中,还普遍存在落地化的题材表达。“现实”,成了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处。
获得优胜项目荣誉的《三岔口》,拥有这届创投项目中少见的冷峻质感。它将故事背景放置在香港这座城市,在一开始便使得作品具备强烈的大都市气息和全球化视角,不仅如此,它取材于钢铁丛林一般的现代社会,将视角对准外卖员、白领、小饭店老板等弱势边缘群体,体现出一定的人文方面的思考和关怀。其中关于菲佣等部分细节的设计,也能够看出创作者的国际视野。
《完美求职犯》则取材于真实事件和媒体非虚构报道,讲述金融行业一群高薪“骗薪者”的故事,是对经济下行社会,一种更为直接的切面呈现。
如果说《三岔口》和《完美求职犯》呈现出了相当开阔的视野,那么电影《离开前,叫醒我》则显得有些私人化和作者化。它围绕当代代际关系以及以延边为例的跨国亲缘关系的发展,其中包含地缘文化、“留守儿童”等社会现实,通过母子关系照映出特定时代下人们的生存状态。
同样地,《推开世界的门》与《夜晚的母亲》同《离开前,叫醒我》相似,在文本中包含着较多创作者本身的现实经历和体验,其中,前者整体的故事核围绕“元创作”展开,后者在剥离开惊悚、科幻等类型设定后,内核表达则是极度作者电影式的“乡愁”。
除了上述两类包含现实题材的表达之外,本届入围作品的落地性,还体现在对于热门现实议题以及科技技术的密切关注。
《致命缺陷》聚焦于近两年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技术,它讲述了一场由自动驾驶引发的连环车祸,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意外发现了这车祸背后的一个真相,一个隐藏在自动驾驶底层代码中的关乎个人命运、关乎公司安危的秘密;《爱的小屋》更具有实验色彩,在故事中反复出现关于生成式AI、大城市原子化社会、年轻人障碍孤独等方面的表达。
而动作武侠电影《刀》也另辟蹊径,将当下的社会情绪嵌套进了故事中,让作为小人物的主角,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在遭遇不公时,他是最先拿刀捍卫自己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群创作者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不会给人一种为了题材落地而落地的状态,而是以创作者所必须的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向外平视,以更加包容的心性来观察正发生的大事小情。
不难发现,无论是类型的多元设定,还是题材的落地化,创作者们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让自己的项目更加商业化,让电影能够真正实现与观众的互通。他们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在当下,院线电影更多是一种社交货币的价值体现,是社会情绪的投射产物,一旦自我表达过多,便会显得不接地气。
在抱有这样认知的基础上,创作者们能够很快调整心态和思路,积极转变自己的创作观念,更主动、更积极地拥抱观众,拥抱当下此刻的世界,这样的变化其实亦是我们所需要关注和肯定的,也是这一届金鸡创投所展现出的新可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