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3月,毛泽东、朱德以及西北局、边区政府负责人亲临延安杨家岭的大礼堂,此行是为一位虚龄六十的老战士祝寿,他就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席林伯渠。
毛泽东亲自修改给林伯渠的祝词,称赞他是自辛亥革命以来,总是站在革命最前线的老战士。
林伯渠为何能得到毛主席这么高的评价?他的革命资历到底有多深呢?
1886年,林伯渠出生于湖南安福,彼时的中国还是清朝光绪年间。在林伯渠十八岁时,他被选送到日本东京留学,在这里接触到更加先进的思想,对林伯渠的人生轨迹产生巨大影响。
1905年8月20日,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的赤坂区正式成立,林伯渠就是其中的参会人员,也是中国同盟会最早期的会员。
虽然林伯渠与孙中山先生的年龄相差二十岁,但两人的关系非常好,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林伯渠扶灵柩一直到北京的碧云寺。
林伯渠在日本求学期间,由于不满日本出台的取缔清朝留学生政策,毅然选择回国。此后数年间秘密参与到反清活动中,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林伯渠回到湖南老家从事反抗袁世凯运动,被列入通缉名单,被迫流亡日本。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筹划建立中华革命党,而林伯渠就是在这个时候果断加入,中华革命党也是国民党的前身。林伯渠再次回到国内从事革命运动,1920年在孙中山的大元帅府任职。
1921年,林伯渠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介绍下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也成为最早期的共产党员。
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国共合作成为历史大趋势,而孙中山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都是通过林伯渠作为中间人进行联系的。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与孙中山见面也是林伯渠牵线搭桥、互通消息。
从国民党一大开始,林伯渠就是国民党中央执委,1925年还成为国民党三位常委之一,可以说是位于国民党的核心位置,还被孙中山指定为农民部部长。
在林伯渠管理农民部时期,他曾聘请毛泽东担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当时的毛泽东是国民党候补中央执委。毛泽东在担任广州农民讲习所所长期间,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农民运动干部,以及对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念都有重要影响。
在北伐战争时,林伯渠已经是军长级别,当时担任第六军的党代表,与他搭档的军长则是程潜。后来,南昌起义爆发,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军队。
在南昌起义时,林伯渠也参与其中,是革命委员会的财经主席。也就是说,林伯渠在建军之前就已经是军长级别的干部了。
南昌起义失败后,林伯渠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学习,于1932年冬回到祖国,在次年初就受命前往中央苏区工作,担任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
1934年,跟随红军参加长征,担任红军总供给部长,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为红军筹集粮食和资金。
组织专门为林伯渠配备了一匹马,但是他从不骑,将文件和警卫员的包袱放在马背上,而他总是拄着一根从瑞金带过来拐杖。
随行人员看不过去,多次劝说林伯渠骑马节省体力,他说“同志都是两条腿走路,我已经三条腿走路了,为什么还要用四条腿呢?”
林伯渠给红军战士留下最深印象的两个物件,一个是拐杖,另一个是马灯,这两件东西都是林伯渠从瑞金带来的。
每当红军队伍在夜间遇到陡峭危险的路口,林伯渠都是亲自提着小马灯为同志们照明,防止战士因为路滑摔倒受伤。
当年与林伯渠一同长征的一位女战士名叫李坚,她用唱山歌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林伯渠手举马灯照明的样子。
歌词是:年过半百老英雄,又当部长又当兵。山高水深何所惧,手举马灯照人行。
在长征过后,林伯渠在陕北担任中央政府财政部长,后来又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席一职,这个职务一直做到1948年。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林伯渠当选为主席,副主席是张国焘,主席团成员中有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秦邦宪、高岗等人。
当时边区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林伯渠以身作则带动军民进行大生产运动,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搞得有声有色。
虽然是陕甘宁边区的主席,但是林伯渠住的是最普通的窑洞,组织上考虑到林伯渠的年龄和身体条件,特意为他修了三孔石窑洞,但是林伯渠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去住,最后仍然住在土窑洞里。
延安的冬天很冷,当时标准是每天早晚各烧一盆火取暖,同样考虑到林伯渠年事已高,想给他多加一盆火取暖,但是林伯渠坚决要求与同志们一样,只能早晚各一盆。
林伯渠住的床是用三角凳加起来的简陋木板床,枕头是包衣服的包袱,身上带补丁的衣服是标准装扮。
1944年,延安边区政府门前围了一群人,其中有位外国记者,他将墙上写的《我的生产节约计划》抄了下来,这是份计划的主人就是林伯渠。
毛主席对这份计划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你个人的计划能实行,必有好的影响。”
当这位外国记者获得采访林伯渠机会后,他走进林伯渠住的窑洞,发现炕上的被子摞满了补丁,破旧的方桌配着几把椅子,此时的林伯渠正在低头缝裤子。
林伯渠向外国记者介绍了中国一句俗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期间,林伯渠态度坚决地处理贪污腐败案件,在1937年和1938年这两年间,陕甘宁边区就处理了180宗贪污腐败案件,在“打老虎”这件事上,林伯渠毫不手软。
有个案件还惊动了毛主席,当时有位叫肖玉璧的老红军,此人作战十分勇猛,在战场上称呼他为勇士一点不为过,身上的伤疤就有近100处。
曾经一次负伤休养,毛主席看到他身体瘦弱,专门将自己的食物让出来一部分给肖玉璧,让他补充营养。
后来,肖玉璧被任命为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局长,没想到昔日革命觉悟高、战场不畏死的战士竟然腐化变质,贪污公款3050元,根据当时惩治贪腐的规定,被判处死刑。
肖玉璧不服判决,认为自己战场有功,写信给毛主席念在有功的份上,希望能够派去前线死在战场。毛主席对林伯渠表示“我完全拥护判决。”
《解放日报》针对肖玉璧贪腐案发表文章称:“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允许有一颗‘肖玉璧’式的杂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
在1947年,胡宗南按照蒋介石的部署重兵围攻延安,当时首先安排年纪大的同志转移到安全地区,从年龄上算,林伯渠应该先行撤离,但是林伯渠说自己是边区主席,应该和陕北人民在一起。
林伯渠不仅这样要求自己,同时教育儿子林用三要做转移标兵,七岁的林用三硬是自己走完了转战全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林伯渠当选为政协委员。在10月1日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林伯渠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
下午三点,林伯渠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共同登上天安门城楼,主持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也成为开国大典上首个讲话的人。
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的家位于中南海怀仁堂的后面,因为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墙坯都掉了,还有缝隙透过来风。相关部门多次要对房子进行修整,都被林伯渠拒绝了,他说“农民住的房子还不如这呢,能住就行。”
修整房子的事情一拖就是十年,后来是因为房梁出现裂缝,可能有危险才同意翻修,即使这样,林伯渠也一再强调“简单维修,费用不能过高”。
林伯渠是我党德高望重的领导人之一,他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同时林伯渠也是“延安五老”中去世最早的一位。
1960年5月,林伯渠被诊断患有严重的心肌梗死,但是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
29日,由于病情的突然恶化,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