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日本侵略者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发动了淞沪会战,这场会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虽然战争以上海失守,国军败退收场。但却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在这场战争中,十九路军官兵团结一致、英勇抗敌的形象令国人振奋不已,国外舆论也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然而,真正让日本人聚焦的是十九路军中的客家人。这群客籍将士普遍受过良好教育,能力较强。抗战期间充分展现了客家人英勇抗敌的风采。
日本当时还有专门团队对十九路军的客家文化进行了一番研究。日本于1932年7月出版由广东日本总领事馆编撰的《广东客家民族的研究》(《広東客家民族の研究》),指出由于“以客家为主的19路军”,在淞沪抗战中“英勇奋战,他们的战斗表现获得了当时外务省的重视”。
客家多难兴族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客家先民从北方往南迁徙,一路披荆斩棘,由于客家人聚居地山多田少、资源匮乏,需要不断开拓,乃至近代史上发生过因争夺土地资源而引起的“械斗”。因此,客家人普遍具有强烈的生存意识。即使在现在客家人生活稳定后,这种生存意识已根植于客家人脑海里。可以说,这种意识可以说是客家人的精神内核。
另一方面,客家人盛行的宗族观念,有助于集体意识的提升。同时由于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流行,客家人由乡及国,形成强烈的爱国爱乡观念。这表现在客籍将士既积极投身军旅保卫国家,也不忘回报家乡建设。
左蒋光鼐;右蔡廷锴
十九路军领袖的独特之处
十九路军长期受蒋光鼐及蔡廷锴两位将军领导,二人性格迥异:蒋光鼐为人“对下宽和,而三军悦服。即使战争激烈,也能做到处之泰然,不为所动”,而蔡廷锴则“治军极严,性爽直,善将兵”,“猛勇刚毅,凌厉无前”。十九路军中军纪、战略、战术、待人接物等一切内容无不受二人领袖气质所影响,他们对包括客籍将士在内的十九路军全体将士的精神世界的塑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十九路军的客家籍将领何宝松在回顾十九路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原因时,仍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首脑人物,蒋光鼐和蔡廷锴二人,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因而促成十九路军上下团结,纪律严明,协力同心。
十九路军精神最终形成
客籍将士原来为着一家一户的生存意识,在大时代环境的刺激下发展为对国家民族的强烈“救亡图存”意识。这种意识在抗战后期基本形成。
由于坚决主张全民抗日,保家卫国。十九路军反对南京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不愿继续与红军作战,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与陈铭枢、蒋光鼐等人一起,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种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的客家精神已形成。
这种别具一格的客家籍十九路军的精神,激励着客家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民族自豪感,使之前仆后继投身到抗战中去。如今,客家人这种精神,又时刻鼓舞着他们奋发进取,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