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一部分,从头痛、肌肉酸痛到不小心烫伤的刺痛,每个人都要与疼痛抗争。面对疼痛,我们大多会依赖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不少人担心长期服用止痛药会产生依赖或副作用,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和止痛药的原理息息相关。
除了止痛药,我们还有其他方式来减轻疼痛吗?
近年来,科学家和医生们不断探索非药物的疼痛缓解方式,从传统的物理疗法到前沿的心理干预,甚至虚拟现实都展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疗法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帮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或许不太熟悉却充满潜力的疼痛管理方法。
大部分人最依赖的止痛选择——止痛药
在讨论非药物疗法前,不妨先看看大多数人熟悉的止痛选择——药物。止痛药帮助我们应对从头痛到伤痛的各种不适,但在选择时,不同类型药物的成分、作用机制和风险各有区别。
止痛药大致分为两类:消炎镇痛药和阿片类药物。
消炎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通过减轻疼痛部位的炎症来缓解疼痛,一般安全,但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甚至导致胃肠不适。这些药大部分是非处方药。而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芬太尼和氢可酮)通过改变大脑对疼痛的感知来止痛,止痛作用强大,但副作用也很强,通常需要医生处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止痛药会产生耐药性,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疗效。药物成瘾是指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即使明知对身体有害仍无法自主停止。
成瘾性与耐受性在不同类型的止痛药中表现不同。
消炎镇痛药一般不会引起耐受性和成瘾性,因为它们不影响大脑的奖赏系统,停药后也不会出现戒断反应。然而,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可能导致药效减弱。
相比之下,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时间越长,剂量需求越大;它们还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带来愉悦感,容易导致成瘾,停药后常伴随戒断症状。我国严格管控要求阿片类药物在中国须凭医生处方获取。但如普渡制药通过强力营销将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推向市场的行为仍存在,值得警惕。
奥施康定止痛药
(图片来源:凤凰网)
药物本身无对错,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正确的止痛药使用不会带来风险,滥用才是成瘾和副作用的根本原因。只要严格遵守医嘱、按说明书服用,就不必对止痛药心存恐惧。
来自肠道微生物的启示
许多人都依赖止痛药来缓解疼痛,然而,对于某些顽固的慢性疼痛,止痛药的效果往往有限。科学家们将目光转向肠道微生物,发现这些小小的“肠道居民”竟然可能对慢性疼痛的调控发挥关键作用。
二十年前,肠易激综合征(IBS)研究初露端倪。IBS的特点是源自腹部和骨盆的器官内脏疼痛。动物研究发现肠道中的某些细菌以类似吗啡的方式刺激肠道细胞上的疼痛受体,直接影响疼痛的感知。
2008年,进一步研究发现,因压力而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对内脏疼痛敏感性显著增加,而益生菌试验对IBS患者也显示出轻微但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肠道细菌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促进或者抑制疼痛,如短链脂肪酸会刺激免疫细胞释放促炎因子,胆汁酸则会抑制感觉神经的活动。
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脊髓中的小胶质细胞(绿色)可能会变得过度活跃,来自肠道微生物群的信号可以很容易地从肠道传到其他骨盆器官甚至更远的地方。
(图片来源:Gabriel Luna,NRI-UCSB/Wellcome/CC BY 4.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另一种内脏疼痛。许多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报告说,通过改变饮食,她们的病情得到了缓解。针对2600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调查显示,83%的患者在调整饮食(如无麸质、无乳制品)后疼痛有所减轻。
研究者证实,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了改变,科学家仍在继续探索具体的细菌种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在缓解疼痛中的角色。
肠道微生物群在非内脏源性慢性疼痛中也能发挥作用。肠道微生物不仅有助于缓解纤维肌痛疼痛,还有助于诊断纤维肌痛和其他慢性疼痛疾病。2019年Minerbi的研究显示,纤维肌痛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他尝试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移植到移植到纤维肌痛患者体内,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疼痛有所减轻。
此外,研究团队还开发了算法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组谱和其他标志物来区分患有纤维肌痛的人和没有慢性疼痛的人,为疼痛诊断提供了新视角。
Amir Minerbi 准备肠道微生物组样本以供分析。
(图片来源:Rambam Health Campus)
其他更多将慢性疼痛与肠道微生物关联起来的研究正在开展当中。肠道微生物群非常广泛,要明确哪些菌株对特定类型的慢性疼痛有效,或能持续多长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个体化差异也让微生物疗法难以“一招制胜”。尽管如此,随着科学探索的不断深入,肠道微生物疗法为慢性疼痛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
无需药物的止痛方法正在被研究
在治疗慢性疼痛方面,非侵入性、非药物疗法(non-invasive, non-pharmacological,NINP)正逐渐吸引人们的目光。不必依赖药片,反而是通过瑜伽、虚拟现实(VR)、太极甚至冥想就能减轻疼痛,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新奇?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几乎没有副作用,不会引发阿片类药物的成瘾问题。许多NINP技术都已在与药物或手术一样严格的试验中进行研究。
针灸可用于帮助缓解慢性疼痛。
(图片来源:BSIP/UIG via Getty)
运动疗法是NINP的经典选择,简单易行,在多项研究中被认为对缓解慢性腰痛、骨关节炎和纤维肌痛尤为有效。无论是太极拳、游泳、普拉提还是瑜伽,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并逐步增加强度,都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减轻疼痛。这类疗法既锻炼身体,也能调节疼痛感受。
另一种有助于缓解慢性疼痛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CBT),它涉及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英国一项对4000名患者的研究显示,CBT在缓解疼痛上的效果甚至优于一些常规方法。近1/4的接受CBT治疗的患者报告疼痛减轻30%以上。这类疗法不仅在身体层面帮助患者,还在心理上提升了患者对抗疼痛的信心。
在新罕布什尔州的一家诊所,认知行为疗法用于治疗慢性疼痛。
(图片来源:达特茅斯健康)
虚拟现实(VR)疗法为疼痛治疗增添了一份科幻色彩。通过佩戴VR设备,患者可以瞬间“穿越”到湖边冥想、海滩散步,甚至体验飞翔的自由。一款专为慢性疼痛而开发的应用程序结合了CBT和VR。对慢性颈部和腰背部疼痛患者的研究显示,在VR会话期间,患者自我报告的疼痛在0-10的范围内下降了几个点。
在另一种“虚拟具身训练”的VR疗法中,幻肢痛患者使用手动控制器控制自己身体的化身,它可以帮助他们移动身体而不用担心疼痛。这项训练的一项初步研究表明,患者的疼痛强度、残疾和无助感都有所改善。
虚拟现实疗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强度。
(图片来源:Karuna Labs Inc.)
目前,NINP疗法的证据强度是中等或低,意味着现有研究可能不够全面,存在样本小、时间短或结果不一致等局限性。这并不代表NINP疗法无效,而是尚缺乏足够的高质量研究来验证其效果。随着证据增多、模式创新及阿片类药物的替代需求,NINP疗法在疼痛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管理和缓解疼痛,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药物虽是缓解疼痛的重要工具,但也面临局限性,尤其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药物的成瘾性和耐受性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正因如此,微生物疗法和各类NINP疗法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从调节肠道菌群到使用瑜伽、认知行为疗法(CBT)和虚拟现实(VR),这些方法不仅为疼痛管理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还避免了药物依赖的副作用。
这些新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人类对疼痛的理解和管理正朝着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疼痛是生活中的常客,我们无需恐惧,而是可以借助科学手段,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必将有更多创新疗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疼痛,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 "Analgesics." Cleveland Clinic, 22 Mar. 2021, 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rugs/21483-analgesics. Accessed 5 Nov. 2024.
- Byronchu. "280万受害者,550亿天价罚单:一粒药片背后的营销帝国。" Phoenix New Media, 21 Oct. 2020, news.ifeng.com/c/81pJMTbMFNr. Accessed 5 Nov. 2024.
- Watson, Clare. “The gut microbiome and chronic pain.” Nature vol. 633,8031 (2024): S34-S36.
- McFarland, Lynne V et al. “Strain-specific and outcome-specific efficacy of pro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ClinicalMedicine vol. 41 101154. 18 Oct. 2021.
- Lucarini, Elena et al. “Visceral sensitivity modulation by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the active role of gut bacteria in pain persistence.” Pain vol. 163,5 (2022): 861-877.
- Liu, Liping, et al. "Gut microbiota in chronic pain: novel insights into mechanisms and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115 (2023): 109685.
- Hearn-Yeates, Francesca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on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symptoms: mechanism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is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Reproduction & fertility, vol. 5,2 e230085. 1 May. 2024.
- Minerbi, Amir et al. “Altered microbiome composi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fibromyalgia.” Pain vol. 160,11 (2019): 2589-2602.
- Brown, Carolyn. “A drug-free prescription for pain.” Nature vol. 633,8031 (2024): S37-S39.
- guideline NG193, N. I. C. E. "Chronic pa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 over 16s: assessment of all chronic pai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primary pain." Methods 10 (2021).
- Rosser, Benjamin A., et al.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delivered remotely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pain (excluding headache) in adult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8 (2023).
- Goudman, Lisa, et al.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in chronic pain manageme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MIR Serious Games 10.2 (2022): e34402.
- McGirt, Matthew J., et al. "Remot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utilizing an in-home virtual reality toolkit (Vx Therapy) reduces pa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vical and lumbar spondylytic pain: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opioids in multimodal pain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 Journal (NASSJ) 16 (2023): 100287.
- Saby, Adam, et al. "Effects of Embodiment in Virtual Realit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Pilot Open-Label Study." JMIR Formative Research 8 (2024): e34162.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Clover青子(医学博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