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奔跑至生命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持续6小时的奔跑后,一个高瘦的身影,出现在2020厦门马拉松赛的终点。

跑友们纷纷前来向他祝贺,这位跑者露出他一贯开朗的笑容。马拉松比赛可以说得上是极限运动了,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喉咙中有一股血腥味,但这位跑者的血腥味略有不同。

那是混着肺癌细胞的血。

2020年1月5日,在57岁生日这天,贺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61场马拉松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个月后,他的生命和他的“百马”梦想,遗憾地定格于此世。

顺遂人生突遭打击

贺明,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位平凡居民,在53岁之前,贺明的世界与“马拉松”这个词毫无交集。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癌和仅剩三个月的生命预告,成为了他接下来两年内完成61场马拉松壮举的起跑线。

2016年的春天贺明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断言他的时间已所剩无几。

年逾半百,正憧憬着悠闲退休生活的贺明,回头猛然发现死神已悄然逼近。

在妻子张李玲的记忆里,贺明是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人,他偏爱弹吉他、唱邓丽君的歌曲,甚至曾是当地的服装模特。然而,病魔让他失去了歌声,身体也日渐衰弱,“连上楼都需要扶着我的肩膀,却还是力不从心。”

贺明性格内敛而坚韧,总是默默承受,即便作为最亲近的人,张李玲也只能在夜晚感受到他的不安。“他整晚失眠,手机屏幕常亮,不断查询自己的病情。”她心疼地说。

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贺明是在积极寻找与病魔抗争的方法。他开始秘密进行行走锻炼,希望通过运动增强免疫力。

贺明向妻子表明,他绝不会屈服于医院的病床,躺下来就意味着等待死亡。面对死神的逼近,他决定发起“绝地反击”。

绝地反击

确诊后不久,他踏入了当地马拉松协会的大门。

当张李玲发现虚弱的贺明偷偷离开医院“疾走”时,她“气愤至极”。她动员儿子劝说,甚至请求医护人员“警告”贺明过度运动的危险。

在众人的强烈反对中,贺明依然坚持己见。从缓步到慢跑,在持续的治疗与锻炼中,他打破了“三个月”的死亡预言,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在运动中复苏。

“看,我的肺活量都提高了。”他开始用自己的好转来说服妻子,并悄悄为马拉松比赛做准备。

贺明从未透露过是何时萌生了跑马拉松的想法。儿子贺帅猜测,可能是在确诊后的一次独自漫步中,在舜耕山偶遇了正在训练的马拉松跑者,他们身上的活力激发了他奔跑的渴望。

“在贺明开始跑步之前,我们从未想过会与马拉松有任何关联。”张李玲感慨道。

从2016年11月起,贺明每天公益“捐步”超过一万步。他常走的舜耕山盘山公路恰好是半程马拉松的长度,吸引了众多马拉松爱好者前来训练。通过他们,贺明加入了淮南市马拉松协会。

协会会长刘开福是第一个知晓贺明病情的人,他欣然接纳了贺明。刘开福回忆说,协会里不乏身患重病的会员,但贺明与众不同,他从不透露自己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

贺明很快在协会中崭露头角。2017年,他开始了高强度的自我训练。

“早晚各一次,每日训练量约30公里,风雨无阻。”刘开福惊叹于贺明的毅力,这让协会中的400多名会员都感到震撼。

同年10月,贺明瞒着所有人,在淮南完成了他的首个半程马拉松。张李玲事后才知道这件事,既生气又惊讶。“他骗我说去看我母亲,然后自己偷偷去参赛。”她无奈地说。

但贺明用一种近乎“撒娇”的方式赢得了她的理解。他告诉张李玲,在跑步时他感觉不到疼痛,这让她的反对逐渐软化。

当地的跑友对贺明充满了好奇,但他却选择保持孤独。他开始外地参赛,总是独自前往,不愿与他人同行。“他怕自己随时可能倒下,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

奔跑让他看到了生命的延续

他以每年约30场的频率参加全国各地的马拉松赛,远超普通爱好者的参与度。他甚至设定了“完成100场马拉松”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贺明的家中,有一片属于他的“马拉松世界”。墙上挂满了他亲手赢得的奖牌,桌上也摆满了奖杯和证书。

“每次跑完马拉松回来,他都那么兴奋、快乐。那些奖牌对他来说,是无尽的力量。”张李玲说。

我无法战胜癌症,但癌症也无法击败我,我们就这样共存。”贺明生前曾这么说。

贺明参赛数十场,张李玲从未主动陪他参加过比赛,她内心深处的恐惧始终难以启齿——害怕亲眼目睹贺明在她面前倒下。就连给正在外地参赛的贺明打电话,她都会心生忐忑,“只要他稍晚接听,我的心就悬到了嗓子眼。”

仅有的一次是在2019年,经过贺明与儿子的再三恳求,张李玲终于鼓起勇气,陪伴贺明远赴大连,准备共同见证他的马拉松征程。那是张李玲唯一一次与他并肩出征,遗憾的是,比赛因突如其来的台风而取消,这也成了张李玲唯一一次陪他出征的回忆。

抗癌明星诞生

2018年7月,贺明在贵阳马拉松赛后接受了媒体采访,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刘开福回忆道:“那次采访后,贺明成了大家口中的‘抗癌英雄’。”或许意识到自己的经历能够激励他人,一向沉默寡言的贺明开始变得“高调”起来。

从贵阳归来,贺明特意定制了一面小旗,上面写着“肺癌晚期、跑马抗癌,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此后每场比赛他都高举这面旗帜,跑步T恤上也印上了相关的标语。

“他不再有任何顾虑。”刘开福说,贺明能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鼓励,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在马拉松圈内,贺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抗癌明星”。

贺明在追逐百场马拉松梦想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几乎不放过任何参赛机会。

“连节假日的家庭聚会他都缺席,只为了出去跑马拉松。去年儿子婚礼前一天,他还在外地参赛,差点错过婚礼。”张李玲无奈地说道。

可惜的是,命运却在他即将实现百马梦想之际,给了他沉重一击。

今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原本是他庆祝57岁生日的特别方式,却成了他马拉松生涯的终点。癌细胞扩散至脑部,贺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的坚韧精神再次震撼了所有人。

他仍在坚持运动,哪怕只是慢慢挪动几步。

张李玲含泪回忆道,“他总是说,宁愿在马拉松赛道上倒下也不愿在病床上结束生命。”

贺明在病痛中不断挑战自我,就像马拉松选手在比赛中遭遇“撞墙”时依然坚持前行。

在病重之际,贺明艰难地打出了一条朋友圈:“多想再跑一次马拉松,哪怕只是半程。”这句话让张李玲泪如雨下。

“他躺在床上,却心心念念着马拉松。他天天跟儿子说,跟医生和护士说,甚至我也跟他说‘让你跑,贺明,我现在就求你起来跑一次马拉松’。”

一向措辞严谨的谢军医生对贺明的坚韧不拔赞叹不已:“他确实是个奇迹。”

贺明离世后,他捐献的眼角膜为两人带来了光明。这是他生前另一个坚定的决定——捐献遗体和器官。

“当他提出要签捐献协议时,我崩溃了。”张李玲回忆道,“但他坚持要求我们签字,甚至让儿子代我签。”

6月5日,贺明永远地停下了脚步。但他的生命传奇并未随风消散。他捐献的眼角膜已经让两位陌生人重见光明。

贺明曾向张李玲解释,他想要回报社会,因为许多跑友曾为他慷慨解囊。贺帅也深情地回忆道:“父亲总是默默行动,教会了我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他热爱公益,总是乐于助人。”

在贺明离世后不久,30岁的贺帅在舜耕山下艰难地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公里。他决心要跑完父亲未竟的39场马拉松,替父亲实现百马梦想。

写在文末

斯人已逝,他的灵魂仍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