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蹈者在小剧场表演。

在南山区蛇口文体公园,孕育文化未来的力量正在集聚。11月19日,保利湾区(国际)舞蹈中心、保利剧聚空间正式开业。这是深圳保利剧院在深17年以来,首次将核心团队的运营触角延伸至主体剧场之外的实体项目,是深圳文化版图上的新地标新亮点,也标志着湾区文化交流新生态又多了新的一员。

剧聚空间

适用于多媒体跨界 融合表演作品等活动

保利剧聚空间(小剧场)位于蛇口文体公园三楼,以“黑盒子”形式的设计主题,灵活自如多变的空间使用特点,适用于戏剧、曲艺、脱口秀、小型音乐会、儿童剧、Livehouse演出,以及沉浸式、多媒体跨界融合表演作品等。

事实上,小剧场早些年在深圳以其聚焦戏剧的亲密空间和实验性质,成为艺术家和戏剧爱好者的聚集地。如今,小剧场不再仅仅是戏剧的专属领地,而是变得更火热。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沉浸式和互动式的演出体验越来越受到追捧。福田、南山就有多个小剧场,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新宠。

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深刻洞察和积极响应,才有了保利剧聚空间。“这是保利院线的全新厂牌,将打造一个活力自由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希望通过多元艺术与生活场景的交融、舞台与观众席的融合、技术与新媒体的运用,打造一个优秀剧目的梦工厂、未来戏剧发展的实验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坚力量

舞蹈中心将组建国际青少年舞蹈团

位于二楼的保利湾区(国际)舞蹈中心则是依托深圳保利剧院及粤港澳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协会的资源,孕育出一个融合教育与表演艺术的舞蹈平台。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舞蹈中心将组建国际青少年舞蹈团,选拔具有才华的优秀青少年,通过专业培训和演出实践,独特魅力的青少年舞蹈团体,使之成为原创舞剧巡演的中坚力量。他们将在粤港澳三地艺术家联手打造的舞剧《新花木兰传奇》中担任重要角色,并开展国内巡演。这里将成为年轻舞者展示才华和实现梦想的舞台。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郭磊在致辞中对舞蹈中心和剧聚空间的开幕寄予厚望:“应注重艺术人才的培养与输送,通过与各大舞蹈院校、艺术团体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舞蹈艺术教育的生态系统,为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郭磊还回顾了深圳演艺事业的辉煌历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世界之窗的演艺,到深圳大剧院的开幕演出,他旁观了深圳艺术天翻地覆的变化,也见证了深圳艺术发展的创新与开拓。他强调,深圳与香港的地缘优势,为引进国际先进艺术形式提供了便利,我们需要一个平台,“引进先进的艺术体系,同时,也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舞蹈艺术。”

此外,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张月龙也表示,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实现湾区高校的同频共振,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将得到更多支持与助力。在这个全新的平台上,青年艺术家们将有机会打破传统框架,通过跨界的对话与合作,创造出更多元、更具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深港合作

“为两地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共同成长机会”

这两个全新空间的落成,吸引了湾区演艺圈的关注。开幕现场不仅吸引了很多香港舞蹈界人士的到来,亦邀请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文联、香港艺术节等相关人士到场。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院长陈颂英表示,这个平台“要做学院做不到的、剧院也做不到的事情。”她甚至提出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构想:把各地舞蹈学院的学生、老师聚集在一个平台,共同生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催化平台,不仅限于表演、教学、编舞,更是全方位的舞台技术交流。”

香港文联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昭科则突出强调了深港合作的独特优势,特别是两地青年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深圳与香港的青少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融,是国内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他提到,深圳作为经济和科技的前沿城市,尤其在AI和大数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技术优势也为演艺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香港文联与特区政府合作,正在筹备中华文化节,部分节目需要科技配合,我们选择到深圳寻找科技合作伙伴,深圳提供的想象不到的效果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余昭科表示,深港合作的活动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也是两地共同进步的催化剂。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为两地的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共同成长的机会。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深圳保利剧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