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问个问题,我们认识多久了?
今年是我做公司的第8年,做短视频近 2000 个了,光优势体系的相关教研做到第50次了。
一年一度的跨年演讲,也做到第5年了。
最近常有人问我,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仔细想想,没什么深奥的秘密,就4个字,叫做“按时出摊”。
心情很糟,但是到点了就做到直播间,按时出摊;
数据低谷,但到了拍摄日,按时出摊;
团队遇到业务卡点,但到了周二高管会,按时出摊。
慢慢地慢慢地,低谷里开出了花,慢慢明朗。
但以前我不是,刚开始做的时候,我每做一件事,心里都有一种隐秘的期待。
就是期待我做了这件事儿立马就能看到结果,而且必须是好结果。
然后这种期待就会转变成压力,就比如,拍了视频会担心数据不好,然后就会质疑是不是自己写得不够好,做跨年演讲也一样,会担心自己给到的价值不够,无法让用户满意。
于是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压力下进行的。
之前跨年演讲时,我整个焦虑到得了神经性皮炎。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盯着那个结果看,一旦看到效果可能没那么好,就立马撤退。
但这些年我进入了一个有意思的局面,叫做我也没法退呀。
一旦跨年的项目开启了,各个部门的成本就开始投入进来了,要找场地、做物料、准备产品、准备演讲稿、开预约让用户知道等等等等,这时候你一句说不做了就不做了?
没办法,不管你准备到什么程度,到了那个时间点,你就是得上。
去年年底,也就在跨年演讲倒计时 3 天的时候,好巧不巧,我新冠了。
团队同学都特别紧张。一直问我,刀片嗓吗?还能说出话了吗?还能上吗?
我说,上。
按时出摊嘛。
于是,发着烧,近4个小时的直播,讲到最后,感觉灵魂跟肉体已经分离了,全凭肌肉记忆。
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超出我们期待的一切。
团队的成长和成就,用户的感谢和反馈。
这些,是按时出摊带来的。
按时出摊,对我来说,是一种概率学的实践。
我们不可能次次出手,次次赢。但是只要次次出手,总会赢。
《金钱心理学》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关键尾部事件”,也就是在概率分布在尾部,非常罕见极端的事件。
而现实中,往往这种低概率事件,才是影响事情最终结果的主要因素。
就比如,迪士尼。迪士尼创作了400多部动画片,赚到钱的却没几部,直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上映才一举为迪士尼赚到了800万美元,让公司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也让迪士尼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从此声名鹊起。
也就是说,他们先做了几百个小时的电影,而真正改变一切的,是其中83分钟的白雪公主。
但你能说,他们直接做出一部《白雪公主》不就可以成功吗?当然不,是他们前面做了那 400 多部亏钱的动画片,在里面积累了方法和经验,最后才有了《白雪公主》的大爆。
就好像我们都知道巴菲特的金融净资产有多少,或者他的年回报率有多少,甚至知道他最优秀、最著名的投资项目有哪些。
但在伯克希尔公司2013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虽然自己一生中持有过400-500只股票,而收益中的大部分来自其中的10只。
而这 10 只,靠的不仅仅是运气,更重要的就是在前面这 400 多只亏钱的股票中得到的经验。
我们的人生并不是随着付出的努力线性增长的,而是由几个节点瞬间拉动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准时出摊,默默积累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蛰伏好多年,然后我们才能逐渐积累出经验,摸索出手感,才能让“尾部事件”有可能发生。
按时出摊这件事情,你只要要求自己就行了,你不需要其他资源。
对于我来说也一样,我到点去做,到点去写,用生命去写,去讲述,就可以了。
因为这是我唯一能控制的事。
今年还会按时出摊,答应我,你也会到点来,好吗。
祝你在世上
体验只属于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