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卫青出征漠南匈奴。
霍去病初战便告捷,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战争艺术,以800人斩获匈奴2028人,其中包括了相国、官员以及单于的祖父和叔父等人。战功赫赫,勇冠三军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在2年之后便指挥了汉朝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大战——河西之战。
此时的霍去病年仅19岁,他在公元前121年的春天,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开始征伐河西地区的匈奴。这是西汉历史上第一次攻打河西地区,同时也是霍去病第一次单独率兵出征,一万人马从陇西郡浩浩荡荡地出发。
一行人越过了茫茫的乌戾山,而后渡过黄河直直地向着河西地方前进,在短短的6天之内,汉军便击溃了5个匈奴王国。
彼时的河西匈奴王国较为分散,除却一些有影响力的匈奴部落之外,还有大大小小林立的小王。卫青在公元前124年击败右贤王之后,河西诸王的实际控制权已经不再他的手中了,加上伊稚斜单于败走漠北,河西地区的匈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在大大小小的诸王中,有两个是河西地区的分别负责人,即浑邪王和休屠王。
所谓的河西地区,从地理上来讲在黄河以西,因此被称为“河西”。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夹在两座大山脉即祁连山以及合黎山之间,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塞,因此又被称为“走廊”。
一般来讲,河西地区包含了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等地,但它一开始既不是匈奴的地盘,也不是汉朝的地盘,它实际上隶属于另外一个伟大的民族——大月氏部落。
在冒顿单于时期(前176年左右),匈奴人打败了大月氏部落,将他们赶到了西边的伊犁河流域,同时将当地的土著塞种人赶到了兴都库什山以南。
从此河西走廊便归了匈奴人,匈奴单于为了掌控河西地区,派遣了浑邪王统治酒泉以及附近的地区,派遣休屠王统治武威附近的地区。同时,匈奴人还控制着周边的西域诸多小国,并且与南边的羌族人联合。
在汉武帝完成大一统的同时,匈奴也达到了全盛的状态,由此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在漠南之战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卫青与汉武帝的小心翼翼:三次发兵都是十万大军,但都是点到为止的试探。漠南之战结束之后,卫青将军并未得到预料中的奖赏,反而是使得汉武帝发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霍去病。
霍去病的打法与卫青明显不同,当然,这或许与他二人的年龄与阅历有关,也与汉武帝对整体战局的把控有关。卫青不仅仅担任过大将军,他之前还担任了“太中大夫”这一官职,并且在任的十年期间与汉武帝等人商议了许多重大政策。
汉武帝派卫青出征,或许试探的因素更多,霍去病前去攻打河西地区,也并非是汉武帝下定决心的生死局。
然而,霍去病可谓是给了汉朝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在短短的1年之内,这个少年英雄就拿出了令人惊叹的成绩。
河西之战,霍去病在战术上极为灵活,他一改卫青“整体作战”的思维,而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采用穿插分割的方式蚕食各个分散的部落。霍去病的整体思路是“降服其心”,因此汉军即便是战胜也不掠夺财产,轻装上阵一路攻城略地。
从狐奴水地区一路前进,汉军昼夜奔袭越过了焉支山,直奔匈奴主力部队。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汉军一路在霍去病的带领下凯歌不断,最终使得浑邪王败走,折兰王、卢侯王等匈奴王被杀。
匈奴部落的王公贵族、相国都尉等都被俘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休屠王的祭天金人被汉军缴获。
《汉书》载:
“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汉使骠骑将军往迎之。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凡四万馀人,号十万。”
同年夏天,在稍作休整之后,汉武帝又发动了第二次河西之战。此战中霍去病军孤军深入2000余里,采用“纵深大迂回”的高机动战术。
在过了酒泉之后,汉军从侧面猛攻休屠王与浑邪王的部队,汉军犹如从天而降,匈奴两大部落应接不暇。霍去病以损失3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30000敌军的伤亡,以及相国、都尉63人、王子、王母59人。随后,浑邪王杀死了休屠王,匈奴部落4万余人在他的带领下降汉,牛羊车马不计其数。
“河西之战”是汉朝真正意义上扬眉吐气的战役,它不仅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还粉碎了匈奴期望以西域诸国及羌人联合压制汉朝的美梦。汉武帝在此战结束之后,不仅重重地奖赏了霍去病等人,还在河西地区建立起了完整的建制——河西四镇。
河西四镇,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这四个名字从汉武帝时期便存在了,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其背后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解读起来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武威:汉军的“武功军威,赫赫煊煊”,即命名为“武威”。
张掖:譬如二人并立,断他人之臂,张自身之掖。河西之战打得相当漂亮,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贯通了西域的道路,这是汉朝最为舒展的时刻。
酒泉:传闻霍去病行军到此处,粮草不足而士气低落,霍去病便以御赐之酒倒入泉中,众士兵共饮后士气大振,取名为酒泉是为了纪念。
敦煌:敦煌在西域与中原之间,是中国人打开双眼看世界的第一个所在,“敦”的意思就是“大”,“煌”的意思就是“盛”。敦煌敦煌,所宣扬的即是汉朝的盛大与辉煌。
“河西四郡”自汉武帝设立以来,中国人一直从其中受益,直到今天还是中国西部的大粮仓。公元前111年,“乃分武成、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武帝从中原、关中等地派遣移民,填充河西地区并且开垦土地。
同时,汉朝还多次押送罪犯数十万人至此地开垦,并在此处屯兵数十万以屯田开荒。在苍茫的西部地区,河西走廊无疑是一条狭长的玉带,它在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民奉献着它的丰饶。
不仅如此,河西地区设立郡县还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同时促进了汉朝统一西域诸国。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河西地区的失守,对于匈奴人来说是大不幸,但对于汉朝人来说是大幸。汉武帝不断地在此处开垦、屯田,将河西地区由“牧业区”彻底转变成为了“农业区”,这深刻地影响天山以南的新疆地区。
农业和牧业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区别,更是文明形态的区别,河西地区由“牧业区”转变为了“农业区”,使得天山以南的诸国极为认同,其中就包含了乌孙这样的农业国家。
乌孙国以及小月氏等农业国家,在为了摆脱游牧民族控制这一问题上,与汉朝达成了高度一致,这也是后来汉朝能够联合这些国家对抗匈奴的重要原因,也是西域诸国皆悉降服的原因。
河西四郡的设立,使得原本是游牧的匈奴控制的土地,被以农业为主的汉朝人控制了。这不仅直接地推动了汉朝对抗匈奴的进程,还打通了丝绸之路进而使得西域诸国产生认同,从根本上奠定了汉朝以后的疆域。
同时,河西地区富饶的土地,不断地造福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2000多年来一直如此,直到今天,我们依旧从中受益。
声明:文图均转载网络,内容未核实,如有侵,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