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之172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在生产队那会儿,附近村子里也有一些“丐帮弟子”,大家称他们为“要饭的”。
这些要饭的有时候会经常来乞讨,有时候是很久来一次。
妈妈说:“这些人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家里孩子实在多,到冬天没粮食吃了,出来乞讨点干粮或者粮食回去糊口。另外一部分是‘职业’要饭的,不愿在生产队挣工分,也不想做啥挣点收入,就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每天赖着去乞讨点残羹剩饭吃。”
最早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要饭的到家门口,妈妈都会喊我拿一两个窝窝头送给他们,要饭的也千恩万谢地走了。
有时候遇到吃饭的时候,还喊要饭的拿碗来,满满地盛一碗稀饭或玉米粥。
放两筷子腌的萝卜丝,再拿两个窝窝头,塞到他们手里。
农村里有句话,叫“要饭的供奉窝头——穷心尽到”。
原意是指过年时,要饭的拿不出好点的东西供奉祖先,能拿几个讨来的窝头上供,已经是最大的努力了。
后来说这话时,一般是指帮助别人时,也只能尽到自己的心力。
那时候,要饭的确实能要到玉米面窝头,已经不错了。
有时候,还会要到高粱面或者其他杂粮的窝头。
但后来,大家生活稍微好点,要饭的就很少再要窝头了。
一般的要饭的再去到哪个村里,都是背着个布袋,看上去像是丐帮的“布袋长老”。
只是这些人就背着一个布袋,大概都是“一袋长老”吧。
进门后,就拿出一个很大的搪瓷缸子来举着。
在给他剩饭菜和窝头时,还摇头不要,这些人就只要一缸子玉米粒。
妈妈说:“这些要饭的就不是家里揭不开锅的,是专门到人家家里要了玉米粒。要够半袋子了,就拿去集市上卖。然后,买酒买肉自己去挥霍的人”
所以,以后见了这样的“布袋长老”们,我就开始讨厌。
再听见敲门声,才打开一条门缝,只要看见有举着个大搪瓷缸子站在门外的人,“咣当”就关上了门。
这些要饭的吃了闭门羹,还经常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囔着。
有时候,一些外地人也会拿着搪瓷缸子来要饭。
妈妈也就不说啥,舀了一缸子玉米粒,就递给了要饭的。
我纳闷,问她:“为什么见了外地要饭的,就要给他玉米粒啊?”
妈妈说:“外地的来要饭,有些是家里人口多,想要点粮食兑换点钱,回去再买成粮食糊口。你给他饭菜,他自己倒是吃饱了,多了也带不回去家里啊,还是给点粮食吧。”
那时候,孩子们也无聊,有时候玩耍的时候,就扮成要饭的自己穷开心。
几个孩子聚在一起,随便哪个孩子淘点锅底灰,在脸上胡乱抹两把。
把开花的破棉袄袖子里的旧棉花,往外薅出来一点,找个棍儿拄着。
打扮好了,那孩子把腰一弓、背一缩,眼睛眯着装瞎子,小棍棍往前杵着找路,跟其他的孩子要饭吃。
那时候,《天龙八部》还没出来,不然,孩子们都会扮演乔峰,不扮演小花子了。
要饭的孩子点头哈腰,嘴里喊着:“大爷,行行好吧,给口吃的。”
其他的孩子,从家里偷来老娘的粉扑儿,在脸上随便拍打得白嘟嘟的“装大爷”。
这时候,就“哼着哈着”地说:“唱个段子,大爷就给你吃的。”
那扮要饭的孩子就扯着嗓子鬼叫一通,嗓音比用瓦碴打磨铁锨的声音还难听。
其他孩子听不下去了,就捂着耳朵轰他下去。
自己用唾沫从那孩子脸上沾点锅灰,来擦在脸上,自己来扮要饭的。
但后来这孩子唱的“曲子”,也像是锅铲刮锅底灰的声音,最后还是被其他孩子踢下去了。
玩这个游戏,每当被大人看见,都要被痛骂一通:“玩什么不好啊,玩这个,长大了想去要饭啊!不长进!”
一边骂,一边从柴火垛上拽根树条子或花柴来,追着一顿乱打,一群孩子立即做猢狲散。
跑得慢的,屁股上早挨了几下子,一边“嗷嗷”叫着,一边捂着屁股“加速”逃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