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弹力鞋,一顶草帽,一个本子,陪着他奔走在阳新田间地头。

一身真本领,一颗初心,一生执念,伴着他扎根“三农”33载无怨无悔。

他是黄石市人大代表、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更是农民的贴心人——他就是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正高级农艺师何中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满怀热情和毅力,致力于农业发展,不仅帮助农民增收,还坚持科技兴农的初衷,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富裕。他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29项。

农技推广“实干家”,踏遍辖区“金土地”

1992年秋,何中坚从湖北电大毕业,被分配到大德乡农技站工作。

21岁的何中坚扎根幕阜山北麓的大德山,切身感受到了贫困生活的艰难……

在这里,农民还是种植作物单一、种植技术落后、农作物效益低下,严重影响着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

年轻的何中坚看着这一切,心里便埋下了一粒为百姓服务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村入户,风雨无阻,不到半年工作时间,他的足迹遍布大德乡村村湾湾。

在春耕播种、夏种秋收的关键时刻,他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沟通交流,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建议和技术服务。

“养好半年稻,苗壮产量高”。春季,他到秧田传授秧苗培育技术;夏季,他到田间为庄稼开药方。渐渐地他成了老百姓最信任、喜欢的“农技实干家”。

何中坚怀着对农技推广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用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1997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大德乡农技站站长。

“在何站长指导下,我采用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种植春玉米,实现亩产620公斤,比传统种植每亩增收150公斤。”长圳村种植大户柯兴贤连声夸赞。

何中坚认为,要搞好基层农技工作,必须了解农民所需。他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不足,因此不断向同事和专家学习,购买农业书籍,阅读报刊杂志,并在晚上自学。他还致力于筛选适合当地的新品种和技术进行试验。多年来,帮助农业新型主体建立了科技示范点79个,引进了农作物新品种69个。

北富生态农业公司通过何中坚的主动对接,赴省请专家建立了阳新第一家农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入“虾稻连作”技术,提高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当年每亩新增收800元,北富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逐年发展“虾稻”共生模式累计达2000亩。由于联农带农明显,斩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荣誉。

无论是在枫林镇,国和乡,王英镇,还是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农民都知道何中坚这个“实干家”。多年来,他送科技进村入户,促农民增收,重在持之以恒,贵在做实做细。他根据农事特点,制定了“四季送科技规划图”,从春种夏管到秋收冬播,农技送上门,服务到田间,农民夸赞这是“四季送宝图”。

农民的汗水与希望,金穗摇曳共长天。2024年7月,枫林镇陈世常种植的300亩中稻发生病虫害,何中坚迅速到场并精准施药,防止了损失。他长期深入田间,亲自指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帮助农民增收。他视农民的喜悦为最高褒奖。

农民致富“指导员”,送去一把“金钥匙”

“今年又是丰收年,一亩柑桔4万元,没有“何指导”传技,那来这收成?”鑫满园何松涛说。

“真正感谢何指导!”浮屠镇下李村果农王水歆高兴地说,春看满山花艳,夏品桃李香甜;秋采“红美人”,冬摘“红心柚”,这好日子越过越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颗颗“黄金果”,成就一个个“致富梦”。何中坚被果农称为“指导员”,在他担任阳新县特产中心主任期间,为果农提供技术、配方施肥、包装销售,带动果农发展“阳新柑桔”3万亩,让果农鼓起“钱袋子”。

为何“爱援28”能在阳新扎下根?阳新柑桔协会会长柯国贤说:“何指导带领我们创建‘阳新柑桔’公用品牌,打造柑桔分拣加工生产线……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营销为一体的‘阳新柑桔’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链’出增值增效好‘钱’景。”

开发多种价值,让“土特产”翻出新花样。“多亏何指导,‘富川红’茶叶做多少卖多少,供不应求。”新塘茶场陈敦良说。

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个冬去春来,“何指导”深入农业种养殖基地,常年和农民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及时把国家的惠民政策,把新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送到每一位农户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农技工作者对农民的挚爱。

流“金”沃野奏响果农“欢歌”。“何指导”勤调研、精谋划、争项目、争资金、细实施,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富川红”茶叶6.59万亩,中药材8.86亩,打造坳上村国家级一村一品(吴茱英)示范村、创建军垦国家级全产业链稻虾种养殖示范基地……“土特产”成为农民增收“钱串串”,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栽培干部“何教授”,青蓝相继“金链条”

何中坚出身农村,对三农有着深厚的感情,心里想的是农民,念的是农业,牵挂的是农村。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阳新田野上默默耕耘,发光发热。

“当我第一次参加县人代会时,那种神圣感真正让我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何中坚时刻把听民声、汇民意当着心中大事。

他兼任市、县人大代表,提交三农议案、建议12件,多项建议被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市两会,他在参加阳新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链’出好‘钱’景”建议很快得到了重视。随着农业服务在阳新迅速发展,他思考如何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以满足农民对农技的需求。他建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传递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农业方法、解决技术问题,使农民的诉求更贴近实际、更受欢迎,展现了代表履职的新时代风貌。

“建言献策,当好人民群众‘代言人’”他始终记得自己代表“三农”,将这份三农情怀转化为积极履职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1-10月,他提出了6项建议,包括“茶文化引领茶产业茶科技”等,这些贴近“三农”的建议都获得了积极的回应或被采纳。例如,“着力提升阳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促进农产品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建议,不仅被县里作为重点办理,还促进了相关农田保护政策的制定。

何中坚33年如一日,推广农业“三新”,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打动民心,用真情服务农民,诠释了一名农艺师、一名人大代表矢志不渝、躬耕沃土,植梦心田,摹画三农“绚丽画卷”。(王浩 程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