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新手朋友问我:“光绪元宝值多少钱,乾隆通宝值不值钱,崇宁通宝什么价位?”

我只能说:“大部分都不值钱,不要被拍卖公司天价忽悠了,想找到有价值的还需要慢慢学习!”

真的,没办法回答,因为一种小小的钱币,可能就需要几百页厚厚的书籍来介绍,数百上千种版本,名字一样的钱币,直径、重量、工艺乃至一笔一划的差别,价值可能就是天壤之别。而只有最牛的藏家,才能发现最牛的钱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泉友发现的罕见开元通宝背“殷”

前段时间,一位叫豐樂太清的泉友,在拜访老藏家的时候,共同欣赏藏家的一批开元通宝,因为熟读泉谱,对开元钱各种版别牢记于心。他不一会的功夫就认出其中的一枚特别的开元通宝背“殷”铅钱。

玩了那么久的开元通宝,泉友深知唐代没有铸造过这种钱币,便以比较低的价格从老藏家手里买下来。回去之后马上查询资料,果然,此钱币和华谱上的拓片一模一样,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王延政所铸。

华谱上标明此钱币为4级,参考价1000元。但泉友的经验告诉他,价格绝对低估了!又翻阅了大量资料,查询到1987年3月福州市长乐县(今长乐区)火电站建设工地时,曾出土过中国第一枚闽殷国铅钱,刊载于《中国钱币》1987年4月号,当年标注为孤品大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

后来少量出土过,加上市面上用真品开元通宝做模加殷字戳,翻砂铸造的假币越来越多,导致华谱作者误判,给的等级较低。

而经过泉友的大量考证,开元通宝背“殷”铅钱如今的存世量,比同时期的大珍天德重宝背“殷”(市价10万以上)还要少!也就是说,泉友用自己的眼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捡了一个大漏,有理、有据,钱币沧桑的自然状态一眼大开门,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枚钱币就是拍场上的瞩目品种。

高手的直觉就是这么恐怖!如果一般的泉友碰到此枚钱币,要么不认识直接错过,要么收集不到信息干脆放弃,机会也就从手上溜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稀世奇珍:国珎金匮五千

再来说个著名的捡漏故事。本世纪初,在西安的一个古玩地摊上,出现了一枚字体怪异的钱币,经多位泉友辨识,上面写的是国珎金匮五千。彼时,新莽珍泉国宝金匿直万发现时间已过百年,早已盛名远扬,著录于《古泉汇考》、《古泉汇》等名家记载当中,是千金难换的大珍。

但国珎金匮五千是什么鬼?型制还和国宝金匮直万一模一样,只是钱文中改“宝”为“珎”(珍),改“直万”为“五千”,从来没听说过,肯定又是哪个造假贩子故意弄出来的“臆造”钱币。

摊主开价比较高,无人敢买,但西安本地的一位泉友慧眼识炬,果断高价1万买下,并花了大量时间去考证其为真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珍:国宝金匮直万

当时西安的西北郊已经发现了十多枚国宝金匿直万,皆未经流通。而根据历史资料,王莽篡权执政时,新铸虚值大额货币,他把刀币和方孔钱结合,创制了一刀平五千和契刀五百两种新钱。可以合理推断,他又把布币和方孔钱结合,创制了国宝金匮直万和国珎金匮五千。

大额货币中,只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流通过,国宝金匮直万并未流通,史籍甚至都没记载过,还是百余年前出土发现考证的。国宝金匮直万或因面值太高,遭到抵制,而国珎金匮五千,又因面值与一刀平五千重复,也没有流通的必要,所以铸造量比国宝金匮直万还少,为试铸样品。

因此地摊上卖的这一枚,绝对是泉界奇珍!泉友的考证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支持,再加上本身的工艺、包浆都绝对过关,于是国珎金匮五千(又称国珍金匮直五千),便成为泉界捡漏的一大传说。

据说他转手600万卖给了某个私人藏家或机构,如今它深藏在某个地方,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出土过类似的钱币,实乃孤品级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铲地皮的泉友450元收到的徐天启折三篆书,转手拍出102万。石家庄一位泉友5块钱捡漏的大德通宝,卖了30万。再往前推几十年,甚至还有废品堆里找到的淳祐通宝当百篆书、大宋通宝当拾大钱等等。

这就是收藏的魅力,永远都存在机会等着你去发现。很多新手朋友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老玩家,天天把玩着几块、几十块的破烂钱币,不追捧评级盒子,不信奉网络上所谓的专家,看书、实战、吃药打眼,乐此不彼。

因为老玩家们都明白,具备了一定的泉识后,必然会不断碰到惊喜,从屌丝钱到小版别、精品、名誉品最后到大珍,一步一步累积,七分实力三分运气,玩多了总能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泉识没锻炼出来,就算极品钱币在你眼前飘过,你也根本发现不了。如果只依赖专家和评级币,那么永远都不可能捡漏,只能被行情牵着鼻子走。而如果一开始就盯着大珍,不打好基础的话,那么各种造假大珍会把你骗到怀疑人生。

收藏的乐趣就是在赏玩的过程中,逐渐完成自己想要的追求。我们常说市面上的精品钱币已经越来越难找了,多数被大藏家、大泉商垄断,但中国那么大,古今往来数不清的文化结晶,不可能全部被收藏干净。能不能成为藏界牛人,就看自己的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