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过天晴
常有人开玩笑说“一胖毁所有”,其实这是真的。肥胖已经成为一项影响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关于肥胖带给身体的危害,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内分泌失调、引发“三高”、加大心脏负担……而在肥胖的众多危害中,常被人忽略却又形势严峻的是癌症风险提升。
过往已有许多研究提示,肥胖与许多癌症类型发生都有着显著相关性,并促使肿瘤进展更快、预后情况更差,但确切的发生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了解肥胖促进肿瘤发展的机制对于促进临床治疗及患者科学饮食、管理体重都有重要价值。近日,来美国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在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发表的一篇重磅研究显示[1],对于肥胖个体而言,从高脂饮食中过度摄入的油酸会转变成促癌“燃料”,让一些巨噬细胞能够接收这部分油酸信号,从而改变自己的炎症活性,加速肥胖人群中结直肠癌(CRC)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
油酸成为促进肿瘤进展的“帮凶”
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除了受到肿瘤细胞内在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肿瘤微环境的密切调控。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TAM)被称作是肿瘤微环境中典型的“两面派”,倘若受到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就会使TAM丧失原本的“清道夫”功能,转而助纣为虐,成为肿瘤生长的“帮凶”。而根据这项研究,高脂饮食分解后产生的油酸就能调节TAM的活性,让其发挥出了促癌、免疫抑制的作用。
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首先让部分实验小鼠在长达2个月的时间里处于高脂饮食条件下,当它们体重已经明显高于对照组后,再对所有小鼠进行了肿瘤移植。研究人员通过皮下和原位两种方式给小鼠移植了结直肠癌细胞,而无论哪一种方式,肥胖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肿瘤体积大小都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
来自不同小鼠的肿瘤样本显示,肥胖小鼠肿瘤中有着明显更多的TAM,其他免疫细胞的数量差异不大。而肥胖小鼠肿瘤样本来源的TAM基因表达谱出现更多变化,其中与炎症过程相关的基因下调,而与细胞移动、细胞外基质重组、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表达上升,这些特征正是癌细胞所喜爱的,上述变化也表明TAM已经成为肿瘤发展的得力助手。
在高脂饮食影响下,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变化最为显著,但研究人员对肿瘤样本分析后发现,肥胖小鼠肿瘤内部只有一种脂肪酸出现了明显增加,那就是油酸。当肿瘤体积还很小的时候,油酸水平就已经出现异常升高。这些结果解释了为何肥胖个体的肿瘤往往发展更快且侵袭性更强。
研究还表明,由高脂饮食摄入的油酸的积聚可引起肿瘤微环境酸性增强,导致巨噬细胞内酸敏感受体GPR65上调,进而导致巨噬细胞炎症活性降低并促进肿瘤进展。研究人员推测,该机制可能与一系列肥胖相关癌症的肿瘤进展相关,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辆卡车,体重超标的危害就如同卡车超载一般,超重越多,损害越严重,使用年限也就越短。超重和肥胖已经不仅仅是身材和外貌的问题,已经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曾表于美国《肥胖》(Obesity)杂志的一项研究就明确指出[2],18岁时超重或肥胖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患17种不同类型癌症的风险都会升高,尤其是腹部癌症。由此不难看出,控制体重以及避免肥胖对于降低癌症风险的意义十分巨大。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呢?
目前,大部分欧美国家将成年人体重指数BMI≥25定义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亚洲的一些国家将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23和25。我国则建议将成年人BMI≥24诊断为超重,BMI≥28为肥胖。根据自己的体重计算,如果对应值达到“超重”、“肥胖”,应及时管理体重。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除此之外,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还需要参考下列指标:
1、腰围
中国男性正常腰围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超过该范围就属于腹型肥胖。站立,双脚分开25~30厘米。将软尺经脐上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量。
2、腰臀比
两腿并拢直立,将卷尺绕在臀部最宽的部位测量臀围。腰臀比(腰围/臀围)能反映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臀比超过0.9,女性超过0.85。若腰臀比大于1,则意味着健康风险较大。
3、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这项指标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
总而言之,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强身健体,可以有效减少肥胖的发生,从而降低癌症风险。一个健康匀称的身材不仅能改善外形容貌,对于诸多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The acid-sensing receptor GPR65 on tumor macrophages drives tumor growth in obesity. Science Immunology (2024). DOI:10.1126/sciimmunol.adg6453
[2] https://doi.org/10.1002/oby.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