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武器的发展历史上,苏俄武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解放军许多武器装备都是苏俄武器的仿制改进型号,比如歼-16战斗机、H/LJQ-382型三坐标雷达、366型搜索雷达、红旗-17防空导弹。但是,中国除了学习苏俄武器的优点,还在积极向美国学习,许多中国先进武器的设计理念,或多或少都能看到美国武器的影子,比如052C/D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布置,就参考了美国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直-20的许多设计就借鉴了“黑鹰”直升机;歼-35许多设计细节也参考了美国隐身战机;海红旗-10防空导弹,也跟美国的“海拉姆”防空导弹非常相似。
当然中国这样做无可厚非,学习军事实力最强国家的武器设计理念,放在任何时期都是一种少走弯路的有效方法,中国这些年来“摸着美国过河”,的的确确让自己少走了很多弯路、少踩了很多坑。虽然中国的武器装备性能突飞猛进,但美国毕竟依然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依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地方。学习最强敌人的优点,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优良传统,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汉朝也曾积极收编匈奴人,学习他们的骑射打仗本领;还有清朝当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出发点都是好的。
而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继续摸着美国过河,学着美国的方法来提升歼-20的火力。在换装涡扇-15发动机之后,歼-20身上几乎不存在短板了,如果硬要说歼-20还有什么让中国军迷不满意的地方,可能就是火力稍显不足了。
作为一款重型隐身战斗机,歼-20的弹药通常都放在内置弹舱中,歼-20的弹舱布置很明显参考了美国的F-22,机腹位置的主弹舱,用于容纳体积较大的中远程空对空导弹或者炸弹,机身两侧的弹舱,则各容纳1枚近距离格斗弹。目前歼-20的主弹舱可以容纳4枚霹雳-15导弹,对于一款重型战斗机来说,远程火力稍显不足。在充满高强度电磁干扰的实战中,为了保证命中率,通常用2枚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攻击一个目标,这就意味着歼-20在实战中携带的4枚霹雳-15,一般只能对付2个空中目标,剩下的2枚霹雳-10格斗弹,则要留着在近距离遭遇敌机的时候进行自卫。因此4枚霹雳-15的远程火力,对于歼-20来说不太够用,实战中很容易出现燃油充足的情况下弹药先耗尽了被迫返航,白白浪费了歼-20出色的滞空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最早也出现在F-22战斗机上,早期F-22的空战武器为AIM-120A中距弹和AIM-9M格斗弹,AIM-120A的翼展超过630毫米,导致F-22的主弹舱只能装下4枚AIM-120A。后来美国为了提升F-22的火力,改进出了AIM-120C,翼展被限制在454毫米,通过交错布置的方式,让F-22的主弹舱能够容纳6枚AIM-120C。
有了F-22案例,中国也开始对歼-20进行类似的火力提升计划。在本届珠海航展上,就公开了一款名为霹雳-15E的导弹。其实在2021年的珠海航展上,就已经展示过一款霹雳-15E导弹了,只不过当时的霹雳-15E只是霹雳-15的出口型,结构方面没有任何变化。而这一次展出的霹雳-15E,中部和尾部的单翼都设计了折叠机构,能够进一步缩小占据弹舱的面积,让歼-20的主弹舱能够轻松装下6枚霹雳-15,这样一来,歼-20的远程火力就提升了50%,火力不足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而且中国这次虽然摸着美国过河,但是也融入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如果像AIM-120C那样一味缩小弹翼,虽然可以让战斗机的弹舱多装几枚弹,但是弹翼面积的减小意味着导弹飞行过程中升力不足影响射程,也会降低导弹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导弹控制效率也会下降,影响导弹的命中率。2020年,土耳其一架F-16向45公里外的叙利亚苏-22战斗轰炸机发射了一枚AIM-120C导弹,结果导弹却被苏-22凭借机动躲掉了,苏-22只是一款比较笨重的战斗轰炸机,连它都能通过机动规避掉AIM-120C的攻击,从侧面说明AIM-120C缩小弹翼后,的确影响到了导弹的机动性。
而霹雳-15的原始设计,就已经注意尽可能缩小弹翼了,其弹翼尺寸明显小于AIM-120A,因此霹雳-15进一步缩小弹翼的潜力并不大。当然世界上也有完全取消弹翼的空对空导弹,英国的AIM-132格斗弹取消了弹翼,完全依靠弹体提供升力进行飞行,尾部采用十字形全动尾舵,机动性在全世界格斗弹中属于最差的,甚至还不如某些中距弹,因此AIM-132只有英国装备,其他国家都不愿采购AIM-132。
而霹雳-15是一款远程空对空导弹,出口型的射程都达到了145千米,自用型保守估计在180千米左右,如果霹雳-15进一步缩小弹翼,势必会让霹雳-15的射程缩水,这样的改进得不偿失,因此中国这次选择为导弹设计折叠翼结构,既保证了导弹发射后拥有足够的弹翼面积,同时又增强了导弹的适装性。
采用折叠弹翼并不是中国的首创,俄罗斯的R-77空对空导弹采用了格栅舵面,能够增强导弹的机动性,但是由于格栅舵面面积较大,展开后会增加阻力,不利于载机飞行,因此俄罗斯将R-77的格栅舵面设计成可折叠的,发射后才会展开。
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西方网络就盛传中国在研发一款名为“霹雳-16”的空对空导弹,就是对霹雳-15的弹翼进行改进,增强导弹的适装性,提升歼-20的载弹量。因此这次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霹雳-15E,很可能就是霹雳-16,或者说是出口型的霹雳-16E。为导弹增加弹翼折叠机构,虽然会降低导弹占据的弹舱空间,但同时会相应的增加导弹的重量,并带来一些故障率,因此采用折叠翼设计的霹雳-15/16,应该只会装备在歼-20与歼-35上面,至于歼-10C、歼-16等战斗机,不差那点挂载空间,还会继续使用普通的霹雳-15导弹。
而且这次展出的霹雳-15带有“E”的编号,说明这款导弹将来会用于出口,如果中国只是出口歼-10CE,那么买家没必要采购带有折叠翼设计的霹雳-15,采购普通的霹雳-15就够了,折叠翼的霹雳-15E出现,也从侧面说明歼-35很可能已经找到买家了,巴基斯坦、埃及或者中东某国,都可能是歼-35的买家。
而采用折叠翼霹雳-15的歼-35,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更强。之前官方透露的歼-35挂载图中,就曾显示过歼-35的主弹舱能够携带6枚中距弹,应该就是这次展出的霹雳-15E。而美国对外出口的F-35战斗机,主弹舱只能携带4枚AIM-120C,在对空火力方面,歼-35拥有明显优势。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国防和安全智库就认为:霹雳-15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空对空导弹,射程超过美国的AIM-120,与“流星”导弹大致相当。
过去F-22面对歼-20的时候,还能自认为拥有导弹数量优势,只要能躲过4枚霹雳-15导弹的攻击,到了近距离格斗环境,凭借着矢量推力技术带来的优势,F-22在格斗中的胜算并不低。但是歼-20现在能携带6枚霹雳-15了,F-22最后的优势也没了,躲过全部霹雳-15的几率只能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
携带6枚AIM-120的F-22战斗机,威慑力自然不如携带6枚霹雳-15的歼-20,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才罕见的对“标准”-6舰对空导弹进行改装,将其变成了AIM-174空对空导弹,用于对抗霹雳-15的射程优势。
而歼-20与霹雳-15的组合,可以算是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第一种能够真正威胁到美国制空霸权的武器组合,当年的朝鲜战场上,米格-15与30毫米口径航空机炮,一度打出了一片让美国战机不敢染指的空域。而现在歼-20与霹雳-15的组合,则在中国家门口打造出了一片让美军战机不敢轻易涉险的禁区。能携带6枚霹雳-15的歼-20,不仅能击落美军的战斗机,还有足够的火力威胁美军的轰炸机、预警机和加油机,凭借着强悍的高速隐身突防能力,让美军防不胜防。
这样的能力,即便是当年研发出苏-27、米格-31的苏联都从来不具备,而中国则从30年前将苏-27当宝贝疙瘩,发展到现在拥有足够的底气对付美军的第五代战斗机,这样的速度别说美国不适应,就连不少中国军迷都非常不适应。
而歼-20、歼-35和霹雳-15这些武器,只是中国追赶美国脚本的一个里程碑,这些武器开始在珠海航展上大大方方的供观众参观,那就意味着一件事:这些武器对于中国来说“过于落后”,可以展出了。
中国的武器研发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往往是武器还停留在PPT阶段,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正在研发一款非常厉害的武器,比如印度的AMCA战斗机,到现在只做出个模型,就已经是印度重点宣传的对象了。
反观中国这边,歼-20直到首飞前不久,外界才知道了歼-20的庐山真面目。现在中国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霹雳-15E,从侧面说明中国已经有了更好的霹雳-17、霹雳-21导弹,至少在空对空导弹这块领域,中国已经变成了领跑者,被迫研发AIM-174的美国变成了追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