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广信区,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理解的道路——“缸葬”,试图成为“肉身菩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林观荣的生平与信仰
这人就是林观荣,他的一生与灵山有着不解之缘,这座被道佛两家共同尊崇的宗教名山,滋养了他的精神世界,也埋下了他人生悲剧的种子。
他生于1925年,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灵山或许是他精神的寄托。
他频繁去往寺庙听经、打坐,效仿僧侣之生活模式,于日常里亦谨遵佛教戒律。起初只是减少肉食摄入,最终达到滴荤不沾的地步。
这并非简单的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是信仰在他心中逐渐扎根的体现。他向寺庙添香油钱,义务劳作,修筑山路。种种行为均显示,他期望借由善举求得内心的安宁与救赎。
他给儿子取名“上水”,源于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也寄托着他对儿子未来人生的期许。这一切都展现了林观荣善良的本性,以及他对宗教的虔诚。
然而,信仰的种子播撒于现实的土壤,却萌生出畸形之果。林观荣对佛教的理解,逐渐走向了极端和偏执。
他将“肉身菩萨”的传说视为自己最终的归宿,并执着地追求死后成佛。
02
缸中之佛
林观荣“缸葬”的想法,源于他对佛教教义的曲解和对死后世界的渴望。他认为,高僧可以肉身不腐,成为“肉身菩萨”,自己也可以效仿,最终成佛。
他屡次向儿子林上水吐露自身遗愿,期盼辞世后施行“缸葬”。
林上水最初并不理解父亲的想法,甚至觉得有些荒诞。毕竟,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并非得道高僧,如何能够成为“肉身菩萨”?
但2000年林观荣突发脑血栓,在临终前再次强调了“缸葬”的愿望,这深深触动了林上水。
或许是出于孝心,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林上水最终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林观荣去世后林上水开始着手准备“缸葬”仪式,他四处寻找合适的缸,学习“缸葬”的流程,并克服了来自亲戚和村民的阻力。
在那个年代,土葬是主流的丧葬方式,“缸葬”这种奇特的仪式,自然引起了众人的非议。
村民们皆指认林上水之举乃“大逆不道”,认为此为对传统习俗的公然挑战。然而,林上水全然不顾其他,执意践行父亲的遗愿。
他找到了专门从事“肉身菩萨”制作的工匠,按照流程将父亲的遗体放入缸中,并用木炭、石灰等材料进行密封。
三年后,林上水开缸,惊见父亲遗体未腐,他狂喜不已,认定父亲已然化作“肉身菩萨”。他延请工匠以石膏塑造父亲遗躯之像,而后供奉于家中。
他甚至还制作了一个小型的樟木像,以防万一,可林上水的举动,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认可。
原本热闹的林家,变得门庭冷落,村民们都刻意避开林家,生怕沾染上什么不吉利的东西。
林观荣追求死后世界,却忽略了现实生活,最终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03
结语
林观荣的“成佛”梦,其实是一个被迷信的牢笼禁锢的悲剧。
他对佛教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仪式和传说上。他偏重外在的形式之美,却对内在的修行漠然置之。
他认为只要按照“缸葬”的仪式进行,就能成为“肉身菩萨”,最终成佛。这种对宗教的片面理解,导致他走向了迷信的歧途。
他把全部希望皆寄予死后世界,对现实生活里的种种问题却漠然置之、熟视无睹。他忽略了家庭的责任,也忽略了与村民的和谐相处。
他的执念最终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给他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林观荣的遗体之所以能够保存三年不腐,并非因为他成为了“肉身菩萨”,而是因为“缸葬”仪式中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具有防腐的作用。石灰与木炭具备吸水、防潮及杀菌之效能,可有力抑制细菌繁衍,减缓尸体腐败之进程,守护其原有状态。
而密封的缸体,则隔绝了空气和水分,进一步减缓了尸体的腐烂速度。
现代科学已经能够解释“肉身菩萨”的现象,打破了迷信的枷锁。所谓的“肉身菩萨”,并非神迹,而是科学原理的体现。
我们理应以科学之目光审视世界,切不可盲目笃信迷信传说。[太阳]
参考来源:
北方网 江西一孝子遵遗愿将父制成“木乃伊”(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