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种看似枯燥的科学,却无处不在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普遍到我们几乎视而不见,仿佛天经地义。但倘若世界没有了人类的足迹,数学是否还会屹立不倒?远古的火堆旁,智者们早已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是人类捕捉到了数学的光芒,还是我们创造了这束光?数学的概念是否真的帮助我们解码了周遭的环境,还是说,数学本身就构成了宇宙的基石?数字、形状和公式,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仅是理论构建的虚幻影子。
在古代的篇章里,一些学者坚信数学独立于我们的现实之外。例如,生活在公元5世纪的毕达哥拉斯,他认定数学不仅是存在的实体,更是宇宙运行的法则。在他看来,数字“1”象征着个体性,它是其他所有数学概念的创造者,也是所有事物诞生的源泉。
数学,就像是自然界中的秘密特工,在每个角落发挥作用。柏拉图相信数学概念的实在性,它们就像宇宙本身一样真实,无论我们是否察觉。而几何学的奠基人欧几里德则认为,自然界正是数学定律的生动体现。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数学命题即便没有物质存在,也并非实际存在。它们的真实性建立在人类设定的原则之上,因此数学不过是一种人为的逻辑发明,在人类理性思考之外并无立足之地,它仅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用以防止思维的混乱。
这种理论的拥护者之一便是19世纪德国的数学教授利奥波德-克罗内克,他的观点可以简述为:“上帝创造了自然中的数,其他皆为人类所为。”
在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的人生篇章中,他试图将数学构建为一种逻辑体系。希尔伯特尝试将所有数学概念转化成公理体系,正如欧几里德在几何学中所做的那样。他与那些有着相似追求的人们,将数学视为一种深奥的哲学游戏,尽管如此,它仍不过是一种游戏。
非欧几何的开创者亨利-庞加莱指出,非欧几何的出现,涵盖了非水平的双曲和椭圆空间,这证明了欧几里得几何并非普遍真理,而是特定规则下的产物。
到了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却引用了一句老话,“数学的有效性令人惊讶”,并提出了“数学真实存在”的激进观点,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维格纳指出,许多纯属猜想的数学理论,在没有任何实际指向的情况下,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后被证实,成为了解宇宙如何独立运行的关键。
例如,英国数学家格弗雷-哈代的工作集中在数论领域,他自诩其理论对现实现象的描述无助于密码学的应用。他的另一项理论成果,即格弗雷-哈代遗传定律,则广为人知,并为他赢得了诺贝尔奖。
当菲波那切在思考一组理想化兔子总数时,他偶然发现了著名的菲波那切数列。后来,人们发现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从向日葵的种子排列到菠萝的结构,甚至是肺部支气管的分支,它似乎无处不在。
还有19世纪50年代波恩哈德-黎曼的非欧几何研究,直到爱因斯坦在20世纪对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中才用到它。甚至还有扭结理论,形成于1771年左右,用于描述空间的几何,到了20世纪末,它被用来解释DNA自我复制时如何解旋,甚至可能为弦理论提供关键证据。
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于数学的本质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有时是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那么,数学到底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发现?是人造物还是宇宙的真理?是人类的产物,还是自然或上帝的创造?
这些问题深邃复杂,辩论往往宛如自然的颂歌。答案或许会随着对不同数学概念的探讨而变化,但它或许就像那曲折的禅宗公案:如果森林中有很多很多树,但没有人去数到底有多少,数字本身还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