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位于冬季的最中间,是冬水增长的顶点,也是冬水减弱的开始。随着冬水的减弱,木气开始孕育,木为少阳,所以冬至一阳生。于是从立冬到冬至之间,是冬水增长的过程。从冬至到立春之间,是冬水之气逐渐减弱而入库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立冬到冬至之间,共有立冬,小雪和大雪三个节气。小雪节气的中间,就是冬季气场增长的中间点,也就是冬水之气强旺的开始。水为冬寒,在寒气的作用下,地气不再升腾,天气不再下降,上下闭塞,万物归藏。

两气相交而为虹,此时天地闭塞,两气分离,则虹藏不见,万物归藏,闭塞成冬。所以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书云:小雪之日,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塞闭成冬,是为反常。

所以小雪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天地闭塞,凡是与此相对的自然现象,都是气场不顺的表现。地气的升腾,是因为阳气生发而导致的,少阳生发,则打雷而降雨,万物生长。也就是阳气升,春雷响,万物长。雷为震,于是万物出乎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闭塞的原因就是阳气消失,寒气开始强旺。所以小雪节气最怕打雷,特别是小雪二候之后。此时打雷,也就意味着地气还在升腾,上下没有闭塞,阳气还没有完全消失,是温度偏高的表现。阳气不藏,则万物不藏,蜇虫不入洞,落叶不飘零,万物不休眠,就容易有灾疫。

同时打雷也意味着阴气压不住阳气,阴迫而不能蒸,也容易有地震。正如老话所说:天冬雷,地必震。十月雷,人死耙儿推。十月打雷,遍地是贼。小雪一声雷,遍地起新坟。所以在古人眼中,冬季打雷,就是最大的反常。

比如《上邪》中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而小雪节气,就是天地闭塞,雷声消失的开始。此时斗柄指亥,天体之力在亥位,则西北方位最怕打雷。斗柄的指向,就是天体之力所在之位,也是四季的顺风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是大气流动的方向标,当地面的空气上升之后,相对方位的冷空气就会流过来填补空缺,大气的横向流动就形成了风。湿空气的上升又会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就是打雷降雨的前提。所以风在前,雨在后,风调才能雨顺。

先风后雨为顺,先雨后风为逆,旱地来风多晴天,水地来风多雨水。东南沿海湿气重,东南风来,带着大量的湿气,就容易形成降雨。西北干旱,西北风来,就容易形成干冷的气候特点。春分斗指卯,东风为顺。秋分斗指酉,西风为顺。

小雪节气,斗柄指亥,则亥风为顺,也就是西北风。风从西北来,也就意味着东南方位的地气在升腾,是因为阳气不断往南推移的结果。巳亥相对,所以小雪节气最怕东南风,风从东南来,也就意味着亥位的地气还在升腾,上下还没有闭塞,为冬水不强,灾荒之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雪二候是天地闭塞的开始,而下雪节气交节之时,也就是寒气即将强旺之时,此时最容易出现雨夹雪的天气,书云: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此时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

所以“雨夹雪”就是小雪节气独有的特点,而雨夹雪,正是温度下降,但还没有彻底寒冷的表现,也是小雪一候该有的气候特征。此时降雨则温度偏高,降雪则温度偏低,雨在零度上,雪在零度下,阳气彻底消失,于是小雪雨夹雪,无休也无歇。

也就意味着小雪节气的温度已经在零度上下徘徊,地气不升,则虹藏不见。书云:虹,攻也,阳气之动,纯阳攻阴气也。阴阳气交而为虹。所以虹藏不见,也就是阳气消失,天地闭塞的标志。此时出现虹,就是最大的反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小雪节气有三怕,巳风亥雷西北虹,这一切都是气候反常的标志。亥在西北乾位为天门,所以小雪天门雷,遍地起新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