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9日讯 (通讯员 凌海宁)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照顾失能老人往往成为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积极创新长护险举措,着力打造“服务有温度、经办有力度、管理有深度”长护险高效管理体系,提高重度失能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帮助失能人员家庭走出困境。据统计,截至目前任城区职工长护险享受待遇人数达到3962人,居民长护险享受待遇人数达到8000人。

服务有温度

翻身、按摩、擦洗身体……每天,护理员王中年都会准时上门为82岁失能老人杨恩明做身体护理。

杨恩明是一名退休老教师,几年前患上了脑萎缩、痴呆症,并伴有大小便严重失禁。怎样护理好老人曾是儿子杨正强一直困扰的事情。“父亲长期卧床,家人缺乏专业护理知识,我也60多岁了,照顾老人力不从心。还好申请了居家长护险,给我父亲翻身、擦洗……”谈起长护险带来的便利,杨正强忍不住地称赞,“除护理员外,还有医生定期上门巡诊,护士清理冲洗更换尿管,测量血压、血糖,父亲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们做儿女的压力也大大减轻。”

“2019年,任城区开始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工作,2022年启动了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先行试点工作……”任城区医保局长护险科刘莹介绍,根据不同的护理需求,参保人员可以选择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照护服务形式。如今,全区共有48家护理服务机构被纳入长护定点护理机构范围,基本满足全区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需求。

任城区医保局还积极加强城乡长护服务网络建设,一方面充分激发现有定点护理机构的潜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大型连锁机构,拓展长护服务内容,将辅助租赁纳入长护,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协议管理、定期抽查、电话随访、随机上门、处罚公示等方式,加强对定点护理机构服务的审核,确保服务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办有力度

“老人本是临终状态,我们家人都已做好心里准备,没想到经过你们的精心护理,老人状态恢复这么好。通过长护险报销,每个月费用我们家人只需要支付3000多元,老人交给你们专业人员,我们真是放心又安心。”王转英女儿激动地说。

今年95岁高龄的王转英老人,是济宁金乡县人,因子女工作原因,老人长期定居济南。作为一名严重失能老人,家人最终选择把老人送到济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专护病房接受专业照护。因为异地情况特殊,老人成为济宁市首例异地申请评审长护医疗保险的患者。

2024年1月,济宁市引入商保机构参与长护险经办服务,在任城辖区内成立1800平方米的长护中心,承保机构成立专门团队,负责长护险的受理评估、待遇享受、稽查考核、培训宣传等工作。安排专职工作人员定期到长护中心办公,全流程参与长护鉴定、服务、监管等经办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失能等级评估工作要求,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评估结论进行抽查。

截至目前,任城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中心已开展受理参保人员初评审核3108人,待遇评估审核2986人,待遇登记签约7372人,退回案件1812人;独立带专家现场评估763人,集中复评7563人,长护待遇支付人员通过大数据比对实现“免认证”,比对率实现100%全覆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失能人员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通了失能、失智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理有深度

为确保长护险工作的顺利推进,任城区医保局紧密结合最新政策和要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和标准细则,定期对长护中心进行考核。在项目具体推进中,采用“分层、分类、分级”管理服务策略,依托专业服务团队,在机构准入、失能评估、服务质量管理、待遇结算和群众满意度等关键环节抓严抓细。同时,充分运用“系统+人工”管控举措,严格落实专户管理,严把长护基金“出入口”“质量关”,确保长护基金安全、高效、有序运转。

落实交流会商机制。建立医保局、长护协会、承保机构三方常态化交流会商机制,深化三方良性互动,提升长护险工作质效。引入智慧监管平台。推进“互联网+长护服务监管”模式,引入第三方智慧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定点打卡、视频抽查、人员身份核验等工作的线上巡查,不断提升长护服务质量及监管信息化水平。建立长护信用保障机制。通过日常检查、年度考核、规范行为等措施,对定点护理机构及其服务人员进行信用评级,对信用等级低的机构增加检查频次,对信用低的个人给予暂停医保资质的处罚,保证信用的约束力和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