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日益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及医疗负担。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7%增长到2018年的12.4%。到2021年底,超过1.4亿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一数字在2045年预计将增长至1.74亿。同时,近年来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在飞速增长,到2018年达到38.1%。基于此,康迅网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就“中国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影响”话题进行分享。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黄恺教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国家卫生健康突贡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研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人类基因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代谢异常与血管衰老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高血压分会常委、胸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副主席,中国心血管代谢联盟执行主席,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心血管病专委会主委,湖北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委,湖北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湖北省胸痛中心联盟主席。

既往研究认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位症”。空腹血糖每升高1 mmol/L,未来心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增加17%。在对未确诊过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尸检时发现,75%的糖尿病患者有严重的冠脉狭窄,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进展得更快、更早。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近年来,我国大量研究表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有重大影响。在一项全国性的纵向研究中,黄恺教授等研究者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可增加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61%和59%,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0%和8%。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40岁时患有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预期寿命分别平均缩短了4.2年、0.7年。而心血管疾病死亡是导致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预期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该研究首次评估并证实,糖尿病前期通过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

而研究者们在一项基于2004—2008年期间募集的51.2万余例来自中国10 个地区(5个农村和5个城市)的30~79岁的成年人的随访中发现,糖尿病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但仅有极少数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心血管保护药物,例如降压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在中国大庆市的一项历时30年的针对糖耐量异常人群的研究中,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缓前糖尿病人群向糖尿病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在一项纳入了6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单中心研究中,血糖在目标值范围内的时间(TIR)水平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率更高。而研究者们对中国多个胸痛中心数据的分析显示,空腹血糖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住院死亡风险更高。

因此,高血糖对我国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影响显著。我们应采取有效的行政、预防及治疗措施,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提高在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人群中的相互筛查及诊断,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而积极努力。

撰稿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黄恺教授
编辑丨杨坤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