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 通讯员 刘广凡 冯笑
今年以来,南乐县委社工部立足自身职责定位,着力在“抓实统筹引领,促进长效常态”“抓实载体平台,促进服务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周末志愿红”等特色品牌,有效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化、多元化、精准化,持续推动全县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抓平台搭建,促志愿服务组织化。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正式挂牌成立南乐县委社工部,标志着地方志愿服务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县委社工部与县委宣传部无缝对接,及时掌握全县志愿队伍和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为志愿者培训及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构建“社会工作部统筹、各行业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工作格局,并以拓展具体活动和服务品牌为抓手,促进一批优质志愿服务项目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水平和影响力。三是建立积分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制度,制定出台《南乐县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明确志愿者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实施规范化管理。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累积服务时长获得相应积分,定期公示积分情况,为年终评选“优秀志愿组织”“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奖项提供依据,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抓品牌特色,促志愿服务多元化。整合优质资源,将志愿者按照服务主体、对象、内容分类,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相应服务,增强志愿服务针对性。一是明确服务主体。将全县1700余名志愿者划分32支队伍,先后开展社区服务、文化宣传等各类活动143场,总服务时长达500小时,受益群众达1万余人次。7月份,举行志愿者服务队首批授旗仪式,为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并为志愿者配发志愿服,形成以点带面辐射效应。二是拓展服务对象。建立敬老爱老类队伍16支,以“关爱孤寡病残老人”为主线,定期组织义务理发、健康义诊、公益演出等活动;关爱中青年类队伍1支,以“牵红线”系列活动为抓手,每周二晚上在人民公园志愿服务站“相亲角”开展公益相亲活动;幼苗培育类队伍3支,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为主题,深入社区和学校开展公益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三是丰富服务内容。培育精神愉悦类队伍7支,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演出,通过歌舞、戏剧、小品等表演形式传递正能量;身体健康类队伍3支,通过“送医下乡”方式,让村民享受“家门口就医”的便利;应急救援类队伍1支,利用周末时间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和养老机构,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权益保障类队伍1支,致力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主要开展法律咨询与指导、法律援助、普法教育活动和权益维护与纠纷调解等服务,确保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帮助。
三、抓服务成效,促志愿服务精准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保障服务实效,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一是台账式推进。制定“志愿服务活动月台账”,包含队伍、时间、地点、内容及预期效果等要素,每月月初在志愿服务工作群公开,要求各志愿队伍按照台账开展本月志愿活动。二是点单式响应。建立“需求单”服务项目机制,及时通过电话沟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群众需求,采用“短时接办”方式,进行服务项目匹配,形成群众“点单”、社工部“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工作格局,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三是融合式发展。志愿者作为社会基层服务重要资源,在回应社会公共关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工部注重将社会工作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在实践活动、志愿者队伍培育等多方面发挥专业人才特长,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专业”。整合养老、医疗、司法、心理咨询等各类专业资源,依托霍先女调解室、李秀菊调解室等服务品牌,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志愿服务工作活力持续增强,服务内容更加精准有效。四是闭环式服务。优化升级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群众评价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全闭环。通过南乐县社会工作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宣传展示“最美志愿瞬间”,持续增强志愿者成就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志愿服务队,实现爱心汇聚“双循环”。
“周末志愿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成效,共开展文艺活动32场,心理教育11场,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23件,法律宣传7场,帮助群众解决难事难题56件,健康义诊25场,帮助5000余人解决医疗困难,让“志愿红”真正暖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志愿者们坚持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激励和引导了全县爱心人士积极支持和参与,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提升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组织化、多元化和精准化,目前已形成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各志愿服务队按照年年有目标,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部署,开展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为百姓解难、为社会分忧、为和谐出力。展望未来,南乐县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注重总结经验,推动服务模式创新,让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各项服务活动的实际效果,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切实解决群众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核:张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