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回忆自己在中南海见毛主席时的窘态:敬礼不对,不敬礼也不对
幻梦人生
2024-11-19 11:46湖南
1965年初的一个星期六,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以一身便装、未刮胡须的"狼狈"形象,走进了庄严肃穆的中南海。这位创作了轰动全国的歌剧《江姐》的作者,此时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处境:面对毛主席,是该按军礼规范敬礼,还是以平民之礼鞠躬?一番犹豫后,他选择了深深鞠躬。谁料这个举动不仅没有缓解尴尬,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窘境。毛主席用浓重的湘音赞赏他的文采,可他却听得一知半解,既不敢承认自己好,也不好否认主席的夸奖。最终,这位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作品的文学家,只憋出了一句"我还要努力学习"。这场看似窘迫的会面,却成就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趣闻。
在中国当代文艺界,阎肃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1930年出世,正值中国历史风云变幻之际,这注定了他将与这片土地的命运紧密相连。
青年时代的阎肃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在1950年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那一年,西南青年文工团向社会招贤纳士,年轻的阎肃顺利通过选拔,踏上了艺术创作的征程。
在文工团里,阎肃起初担任演员和合唱队员,用歌声传递着时代的强音。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让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53年,阎肃的人生再次转向,他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他被调到西南军区文工团,这个团体后来发展成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舞台。
在军旅生活中,阎肃的创作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不再局限于台前表演,而是转向幕后,成为一名专职创作员。这个转变让他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位年轻的创作者不负众望,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华。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又充满艺术感染力,逐渐在文艺界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推移,阎肃的创作范围不断扩大。他不仅写词作曲,还涉足文学创作和剧本编写,逐渐成长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工作者。
这些年的积累为他赢得了众多荣誉。他成为了享誉文坛的词作家、文学家、剧作家,更获得了国家一级编剧的称号。这些头衔的背后,是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在创作的道路上,阎肃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真诚。他的作品既有时代的印记,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这让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创作《江姐》这样的传世之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一个怀揣梦想的青年,到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艺术家,阎肃的人生轨迹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的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
江姐歌剧谱辉煌 艺术铸史
1962年,新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片迷茫之中。身为空政文工团创作员的阎肃,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萌生了一个重要想法。
他决定要创作一部能够提振民族精神的作品。这个想法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入观察,也来自他对艺术责任的深刻理解。
在寻找创作素材的过程中,阎肃注意到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这部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讲述了革命志士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等地英勇斗争的故事。
阎肃立即向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汇报了这个想法。刘亚楼认真听取了阎肃的创作构想,当即表示支持这个重大项目。
有了领导的支持,阎肃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他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很快完成了歌剧的初步脚本。
为了让作品更加真实感人,阎肃带领编导人员七次深入四川采风。他们走访了江竹筠烈士的二十多位亲属和战友,认真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这些实地调研让阎肃对江姐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根据采访内容,对剧本进行了数十次修改,力求真实还原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终于在1964年9月,经过无数次打磨和完善,歌剧《江姐》正式登上舞台。这部作品一经推出,就在全国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仅仅在1964年9月到12月的短短四个月里,全国就有数百家文艺团体竞相演出。演出场次达到了惊人的286场,观众反响热烈。
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一团在北京的演出更是场场爆满。这充分证明了《江姐》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更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演出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0月13日晚上的那一场。那天晚上七点,毛主席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观看了《江姐》的全剧演出。
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特意登台接见全体演职人员。他高度赞扬了这部作品,对整个创作团队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