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往往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统计,在欧美及亚太经济发达国家,可影响20%—40%的人口。近年来,随着花粉过敏导致雷暴哮喘等公共卫生事件常有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在我国,诊疗过敏性疾病的变态反应专科建设蓬勃发展,但仍然面临变态反应领域的专业医疗人才短缺、全国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第一个建立变态反应科的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对此有所思考。
在今年的6月,协和举办了第二届过敏性疾病防治与健康教育论坛。在会上,该校牵头建设了全国首个过敏性疾病大数据平台——国家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在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未来重要方向的当下,这一平台依据我国临床研究大数据,能够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疾病诊疗中心,提升研究者在数据收集、管理方面的效率,指导我国过敏性疾病诊疗实现更好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作为我国医药领域的顶尖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直都极为重视科研工作,将其视为推动医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此次国家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只是协和众多科研举措中的一个亮点。
先说协和的科研平台建设,该校拥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包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科研基地15个、省部级实验室66个,其数量之多在全国范围内都排名前列。这些平台为该校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强大支撑,让其自由探索,不断产出高质量科学研究成果。
此外,协和还发展了一种全新的“门诊”——科研门诊。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科研与临床的结合日益紧密。临床医生不仅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工作,还需要参与科研工作,以推动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然而,许多临床医生在开展科研工作时,常常因缺乏系统性的科研支持而感到力不从心。科研资源不足、时间紧迫以及缺乏系统性科研培训,是临床医生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普遍难题。
科研门诊就是主要为解决临床医务人员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设置的,由科研专家负责“坐诊”,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科研咨询服务,帮助临床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高效、科学地完成科研工作。
综上,协和在科研平台建设和创新服务模式上的持续发力,正在全方位提升我国在过敏性疾病乃至整个医学科研领域的实力。相信在协和的引领下,未来我国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各类卫生健康问题的挑战,为无数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