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2023年,浙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97%,农业科技水平居全国前列。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盘点了20个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包括8项品种、6项技术、4项模式、2项装备。

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品种

甬优1540水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甬优1540是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超级稻,是目前我国第一个籼粳杂交稻全国主导品种,在适宜地区可作单季稻、早晚稻和再生稻种植,从2017年起在浙江、湖南、江苏、安徽、贵州、福建6省创下13项省级以上高产记录。米饭口感好,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部颁2级,2023年获浙江省首届知识产权奖一等奖。

嘉丰优2号水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丰优2号是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合作选育的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稻米品质优,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二等。适应区域广,浙江省各地种植表现优异,适宜广西、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种植。

浙油51油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浙油51产量水平高,品质优、含油量高。其株型紧凑,抗倒性强,适宜机械化生产。适宜浙江、上海、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以及湖南、江西冬油菜区种植。

浙樱粉1号樱桃番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樱粉1号是我国首个自主育成的单性结实、高糖度、高氨基酸樱桃番茄品种。2016年至今,连续8年被列为浙江省唯一樱桃番茄主导品种。该品种风味品质突出,糖酸比适中、鲜味足、果香浓郁;种植效益高,目前种植面积占浙江省同类型品种70%以上,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台绿5号西兰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绿5号是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熟西兰花新品种。该品种耐寒性强,花球低温不发紫,蕾粒细匀,花球紧实,主要农艺性状和商品性均较佳。适应区域广,浙江省各地种植表现优异,2019-2023年已辐射推广至江苏、湖北、云南等地区。

翠玉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翠玉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早熟梨新品种,该品种成熟早、果形大、外观美,果实发育时间110天左右,杭州市郊果实7月中旬成熟。翠玉肉质细嫩,化渣,味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目前浙江省推广面积约3万亩,全国推广已超过20万亩。

中黄1号茶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黄1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浙江天台九遮茶业有限公司、天台县特产技术推广站从天台县当地群体品种的自然黄化变异单株,经选育而成。其春茶氨基酸含量6.9%以上,制绿茶品质优异,嫩香明显;其干茶透金黄、汤色嫩绿透黄、叶底嫩黄鲜艳。该品种抗寒、抗旱能力与普通绿茶品种相当,已在多个绿茶主产区推广,依托该品种打造出“天台黄茶”“广元黄茶”等地理标志商标。

甬岱1号大黄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黄鱼“甬岱1号”(GS-01-001-2020)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联合宁波大学、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以2007年从岱衢洋采捕的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和体型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大黄鱼相比,21月龄生长速度平均提高16.4%;与普通养殖大黄鱼相比,体型显匀称细长。该品种目前已在浙江舟山、宁波、台州、温州和福建宁德等省市大黄鱼主产区进行推广。

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技术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通过工厂化暗室叠盘、控温控湿出苗,有效解决了育秧出苗差、不整齐、烂种烂秧等问题;种子出苗后分散育秧,便于运秧和管理,方便机插作业,有利于扩大育供秧能力,降低运输成本。与传统育秧及机插技术相比,可提早出苗2到4天,提高成秧率15-20%,降低育秧成本12%。

红美人杂柑高品质栽培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美人杂柑高品质栽培技术能缓解秋冬季霜冻对果实的影响,实现外观与内在品质双提升,使红美人上市期延迟到元旦前,精品果比例提高到80%以上。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象山红美人产区亩均产值达5万以上,精品果园产值超10万元。

名优茶标准化自动化加工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优茶标准化自动化加工技术实现从鲜叶原料到成品茶实现全程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加工,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相关名优茶加工生产线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节省加工成本40%以上,较单机工效平均提高13倍,干茶规格更加标准,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规模猪场数字化集成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技术是围绕生产管理、环境控制、粪污处理以及疫病防控等生猪养殖的全过程全环节形成综合技术体系和模式,提升了猪场管理水平和产品安全水平,每万头生猪养殖用工人数减少至3人,实现猪肉全程追踪溯源,目前已在浙江省150多家万头以上规模场推广使用。

生猪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应用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技术提高了日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转化效率,降低饲料成本、减少氮排放。截至2023年底,浙江353家生猪养殖企业应用了该项技术,在不影响生猪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前提下,2023年减少豆粕使用量约10万吨以上,缓解了畜禽养殖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技术以人工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养殖加州鲈、海水蟹、大黄鱼等浙江主要养殖品种,既满足养殖动物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稳定产量,又不影响口感品质,减少对海洋捕捞资源损耗,降低病害发生和水体污染概率。

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模式

果树避雨设施栽培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果避雨设施栽培模式主要通过搭建避雨大棚等设施,合理安排盖膜、揭膜时间,实现有效避雨,达到降低病害和水土流失、提高坐果率、减少裂果、提高产量、提早产期等目标。目前浙江已在葡萄、杨梅、枇杷、柑橘、梨、樱桃、火龙果等果树上广泛应用,2023年全省示范推广约44万亩。

溪流性鱼类生态养殖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溪流性鱼类生态养殖模式在传统流水养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帆布池流水养殖、微咸水池塘养殖、稻-溪鱼综合种养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实现提高产量、提高溪鱼养殖效益等目标。目前全省已推广溪鱼养殖面积1.32万亩,亩均效益2800元-18000元。

“两稻一虾”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模式突破双季稻和小龙虾生长期重叠技术难题。小龙虾摄食害虫虫卵,产生的排泄物和残饵增加了土壤肥力,该种养模式下,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均有效减少,并且实现冬季闲田充分利用。

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池塘内循环“跑道”养殖是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创新为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截止2023年底,浙江已建成“跑道”1248条,海水“跑道”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位。该模式养殖产量比普通池塘基本能实现增产20%-30%。

浙江省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装备

植保无人机飞防农作物病虫害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浙江自2016年起组织开展利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全省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从2018年的556架增加到2023年的7310架;植保作业面积从2018年的101.04万亩次增加到2023年的1455.47万亩次,水稻、小麦植保飞防作业面积占统防统治面积80%以上,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轨道运输机解决农资农产品上下山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有效解决丘陵山区农资、农产品上下山困难问题,浙江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机生产企业研发多用途、轻便型农用轨道运输机,并有力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截至2023年底,全省轨道运输机安装使用保有量超过10800台,轨道安装长度达到360万米,已成为浙江丘陵山区农机先导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材料来源: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