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落地秘鲁利马豪尔赫·查韦斯国际机场,在航站楼和入关检查的交汇处,看到两名身着秘鲁华美民族服饰的年轻舞者,左手持APEC标志,右手持剪刀,跳起当地特色“剪刀舞”欢迎世界各地宾客,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游客见状,先是感到惊奇,随后在舞者的盛情邀请下,纷纷合影留念。“剪刀舞”是秘鲁的一种传统舞蹈,起源于安第斯山脉,已有数百年历史,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种舞蹈历经殖民时期的演变,现已成为安第斯文化在现代世界坚韧不拔的有力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2:舞者在剪刀舞表演中上演高难度翻滚。(IC phot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1:当地人在秘鲁利马豪尔赫·查韦斯机场表演剪刀舞。王 琪摄

在重要场合频繁亮相
剪刀舞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以剪刀作乐器的传统舞蹈。顾名思义,剪刀舞的核心道具是一把精心制作的剪刀,长约25厘米,舞者右手握着剪刀,在音乐的伴奏下跳出舞步,同时夹击剪刀片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剪刀舞是秘鲁安第斯山脉中南部流行的舞蹈,现今在城市社区也有人跳。这种仪式舞蹈具有竞技性,一般在旱季进行,与主要农时相结合。舞蹈中蕴含的技巧知识代代相传,每个舞者和乐队伴奏都以传承自己家乡的舞蹈而感到自豪。
进入20世纪,秘鲁政府开始重视并推广本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剪刀舞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在国内外各种重要场合频繁亮相,赢得广泛赞誉。此次APEC会议期间,秘鲁更是将其作为迎宾表演项目,向世界展现了秘鲁开放包容的态度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反抗殖民者的“武”蹈
据说,剪刀舞始于印加文明时期的仪式舞蹈,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原本只有祭司才有资格跳这种舞,最初的剪刀由大小两片黄金制成。印加人相信这是和神灵交谈的神器。黄金片一响,神力就会进入人体。舞步则是模仿鹰、美洲豹、猴子、青蛙等动物的动作。
15世纪末以后,剪刀舞却由舞蹈变成了“武”蹈。在殖民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强迫印加人改信天主教,遭到当地人的大规模反抗。印加人剪驼羊毛用的剪刀成了战斗武器。印加人开始习练在战场上伴随音乐节奏用剪刀攻击敌人。虽然印加帝国最终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但这种舞蹈却流传下来,并采用西班牙人带来的小提琴和竖琴做伴奏。
随着时间的流逝,剪刀舞已从一种古代与神灵交流的方式演变为庆祝活动。除了在节假日表演外,剪刀舞也会在安第斯土著传统农时,如浇水、种植、收割、美洲驼剪毛等重要活动期间进行表演。
“比舞大赛”各显其能
每当旱季来临,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很多村庄、城镇都会派出一个舞团,进行一场象征性的“决斗”,比赛最长可持续10小时。每支舞蹈都有叙事线,通常诠释着山神瓦玛尼的生存、死亡和再生过程,以及对外国压迫者的反抗等。“比舞大赛”上使用的剪刀不是普通的厨房用具,而是由两片剪刀形状的金属特制而成。大的叫“雌片”,小的叫“雄片”。“雌雄”两片在撞击时发出高低不同之音。剪刀舞一般以团队竞赛的方式表演。一个舞团至少由4人组成:2名舞者、1名竖琴手和1名小提琴手。也可以有2名以上的舞者,但一定要成双。剪刀舞者普遍穿着宽松的裤子,夹克上装饰着丰富的金属刺绣、金色或银色流苏。帽子上饰有流苏和羽毛。所有舞者都有自己的艺名,名字会绣在服装上。
比赛开始后,舞者随着伴奏节拍,动作越来越复杂,不仅上下翻飞、腾空倒地,右手的剪刀还一刻也不能停,必须叮当作响。舞蹈内容还包括杂技和极限耐力的展示,例如在火上行走或进行身体穿孔。裁判通过综合评估舞者的技巧、体能、美观等方面来确定胜者。有的比赛中,坚持跳舞时间最长的人就是胜者。记者见过一个舞者,一套剪刀舞竟然跳了两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