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 11 月 16 日,上海吴淞军港,一声汽笛骤然响起,划破了这方宁静。那缥缈的雾气,仿佛也因这声响而微微震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艘军舰缓缓从岸边驶出,“合肥”号导弹驱逐舰与 “ 丰仓 ”号远洋综合补给舰,开启了中国海军史上的首次远航出访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与斯里兰卡这三个南亚国度,成为了中国海军首次展开外交航行的最终目的地。

而第一走出国门的船员们没有想到,这次航行竟然会经历那么多的风险,连舰船都遭受了创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刚刚结束十年特殊时期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访问,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试探,中国又开始和世界交流了。

“合肥”号导弹驱逐舰,作为当时中国海军最先进的战舰之一,肩负着这次出访的重任。鲜为人知的是,这款驱逐舰的设计初衷并非远洋作战,其技术水平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艘战舰的原型是苏联的 56 型火炮鱼雷驱逐舰,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着手仿制,70 年代至 90 年代间,陆续建成 17 艘。

尽管在当时中国海军中堪称主力,但其3600吨的排水量和有限的续航能力,对于远洋航行来说,仍然显得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们还是尽全力翻新的了舰船,并且给所有战士都做了新衣服。明明是海军,之前的十年却没有出海,每天学习思想教育,战士们对于要出海十分期待。

“合肥”号首访的时代背景,中苏关系紧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每当中苏关系紧张,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这次我们第一出海,美国专门派了三艘舰船祝贺我们,要和我们进行互相登舰参观的仪式。可惜的是因为风浪太大,仪式举办一半就结束了。

由于长期以来的紧张关系和缺乏经验,中国海军官兵缺少对外交流。航行到半路的时候碰见了苏联的舰船,大家都热情跟对方打招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0年代演员宝珣

后来一想这是“政治不正确的”,我们不该对苏联人那么热情,甚至有人请示是否要做好战斗准备。谁知道苏联人更加热情。

他们挥手大喊,兴奋的和中国战士打招呼。他们还专门升起了海军信号旗,向我们致以和平的问候。而那时我们的战士左右为难,犹豫之下没有回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失误”,反映出当时中国海军官兵在思想上仍然存在“畏手畏脚”的顾虑,缺乏与其他国家海军交流的经验和自信。

与苏联海军相遇的“小插曲”,对中国海军而言,是一次宝贵的教训。它让中国海军意识到,走向世界,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更需要开放的思想和自信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与世界各国海军交流合作,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在返航途中,舰队刚刚穿过至马六甲海峡时,不幸遭遇了强劲的台风,刮起了十米高的巨浪。为了稳定舰体,指挥部决定进行海上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要冒着风浪进行补给呢?其实是为了把补给船中的油运输到到合肥号上,增加船体的重量,以此抵抗风浪。

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下进行海上补给作业,难度极大。补给舰的官兵们利用标枪炮将缆绳发射到“合肥”号上,再通过缆绳将油水管道连接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的风浪中,很多船只都因此沉船。可是我们这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补给,虽然最终成功完成,我们的战士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伤亡。

两艘选择先进入最近的军港进行检修,这一检查可不得了。驱逐舰的甲板,烟囱等许多地方都已经裂开了。雷达天下也被吹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长的一个裂口长达足足三米,驱逐舰已经处于危险状态,不能再继续行驶了。战士们只能先原地修船,修好之后又重新刷了油漆,才回到出发的上海。

两艘船安全的“合肥”号的9道裂缝,如同9道鞭痕,时刻警醒着中国海军。我们的舰船连风浪都无法抵挡,要怎么和敌人作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号首访,是中国海军从“闭关锁国”走向“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这次远航,不仅检验了中国海军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促使中国海军开始反思自身的不足,转变思想观念。

“合肥”号首访南亚之后,中国海军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自身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走向远洋之后,中国海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军开始从模仿学习转向自主研发,大力发展舰船制造技术,突破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航空母舰等现代化舰艇陆续下水,中国海军装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的合肥号已经退休,成为参观景点。最新的的合肥号拥有更强大的火力、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更优异的远洋航行能力。

从老“合肥”号的“小破船”到新“合肥”号的现代化战舰,这背后是中国海军几十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亚丁湾护航到环太平洋军演,从海外撤侨到人道主义救援,中国海军的身影登上了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海军从“合肥”号首访南亚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下饺子”式发展,其发展历程,浓缩了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防力量建设的巨大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秉承着“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奉献,为中国海军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展望未来,中国海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强军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2009年4月23日狂风巨浪难阻远航——— 亲历新中国海军首次出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