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长三角又有新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2027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8%以上、年均增速5.5%左右。”此前发布的《关于构建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 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浙江将基本建成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奋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

近日,浙江省财政厅又印发《关于支持构建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的若干财政政策措施》(下称《措施》),给予具体的资金支持,12月15日起施行。

加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

《措施》提出,降低服务业企业融资成本和贸易风险。对浙江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主承销服务或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对金融机构使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发放涉农贷款、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对符合利率要求的部分给予一定奖励。降低企业贸易风险,对企业投保的出口信保保费予以60%补助,单家企业不超过500万元。

《措施》还强调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明确鼓励地方在科学、制造、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支持形成一批垂直应用场景,省级财政给予奖补支持。

在人工智能领域,浙江更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人工智能领域有实力的企业围绕高端软件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符合条件的单个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浙江作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大省,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陈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浙江纳入人工智能产业统计目录的企业已超过1600家,并初步形成了以杭州为核心,向宁波、嘉兴、绍兴等环杭州湾地区集聚发展的态势。

“为了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此次加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旨在通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引领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涛指出,浙江提出的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总营业收入突破10000亿元。

此外,围绕三大科创高地及未来产业,设立浙江省科创(人工智能)母基金,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在陈涛看来,此次《措施》,旨在通过财政激励和支持,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政策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鼓励在科学、制造、金融、交通、医疗等多个领域形成一批垂直应用场景,并给予省级财政的奖补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浙江在这些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也为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推动“两业融合”发展。根据《措施》,支持浙江开展“两业融合”区域试点,省级财政给予激励支持。支持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实行星级管理,省级财政给予补助,其中按其申报星级验收后达到三星至五星的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每个补助最高分别不超过5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每个不超过300万元。

“补短板”也要“锻长板”

此次浙江省出台的《措施》,不仅为浙江省内的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江苏、上海、安徽等省市可以借鉴浙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台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早已有所行动。

今年,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上海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专业服务业质量效益显著改善,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高能级机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服务业配置资源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支撑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日前,上海又印发《上海市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新兴领域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创新创业载体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超前孵化、培育一批科技服务业“未来企业”。

鼓励科技服务业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业,支持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上海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这几年增速比较快,也为整个上海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上海市科委科技企业服务处处长周嗣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但上海科技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发展规模、企业能级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

另一层面看,服务业也是吸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服务业增加值52493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比上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从长远来看,数字化转型、绿色经济以及消费升级等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都在积蓄发力。“今年以来,江苏经济一路趋稳,并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扎实推进,这是宏观政策有为、转型升级有效、内需驱动有力的结果。”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主任何雨表示,今年江苏贯彻落实了一揽子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政策,相信“政策红利”将在第四季度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不过,在何雨看来,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中,江苏也会遇到挑战和制约。

“两业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是当前主要的难点。”何雨说,“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融合要求,但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质量、业态、形态等方面与之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面临比较大的缺口,成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创新链集聚程度有待提高,与江苏高度发达的先进制造业集权相比,差距较大。”何雨进一步表示。

事实上,针对服务业这一未来产业竞争的必争之地,江苏一直在积极推进。

以苏州为例,近年来,苏州扎实推进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赋能,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扩容提质,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服务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此外,《苏州市服务业企业招大引强培优育强行动方案》提出,努力将苏州建成服务业创新发展高地,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按照目标,到2026年,苏州三年累计新增投资亿元以上服务业项100个,新增营收超亿元服务业企业100家,引进培育市级总部企业50家,新增税收亿元楼宇30幢,新增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

近年来,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体量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安徽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20年的19824.2亿元增至2023年的24682.2亿元,居全国12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51.3%提升至2023年的52.5%,创历年来新高,居全国9位。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持续提高,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恢复,跨境电商、直播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按照规划,到2027年,安徽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万亿元,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2万元/人,培育“皖美品牌”服务业企业120家、“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100个,服务业结构、效率、质量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大学教授宋宏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各地发展服务业需转变策略,不应仅仅聚焦于补短板,而应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即拉长长板,实现“长板效应”的最大化。

针对安徽沿江城市,宋宏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这些城市作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特色日益鲜明,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产业集聚,同时拥有丰富的生态文旅资源,具备成为区域性消费中心的巨大潜力。

“安徽沿江城市服务业发展有三大发力领域,分别是完善基础性服务业、发展高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发展型消费、提升生活性消费。”宋宏如是说。

记者 潘洁

编辑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