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有技术创新,才能穿越周期挑战、逆风前行,引领行业重塑和转型升级!

——刘汉元

2024年《川商》杂志10月刊

封面人物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汉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文刊载于《川商》杂志2 0 24年10月刊

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主要特性及要求是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次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事实证明,刘汉元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不仅心领神会,而且带领通威人有力、有效地付诸于实践。通威42年的奋斗历程,就是践行技术创新,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历程,其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不谋而合。

通威践行新质生产力,一定会秉持“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的原则,为中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贡献通威力量,书写通威范本。

技术基因

赋能“通威基因”

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融合、人本内蕴。这些与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特性及要求相关的关键词,早已在刘汉元的心中生根发芽,而且成为其自觉行动和准绳,从创业初期起,就坚守技术创新理念,书写技术创新历史。

我们将时光倒回到42年前,刘汉元从四川省水产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眉山县(即现在的眉山市东坡区)水电局,当上了一名普通技术员。但刘汉元却毅然丢掉 “ 铁饭碗 ” ,拿上全家仅剩的500元,在离家不远的永光电站尾水渠中试验自己研发的 “ 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 ” 技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举竟然影响了此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走向。

后来,刘汉元又研发了“营养科学配比”技术,用于水产饲料的生产。在自己的第一家工厂名称中冠上 “ 科力 ” 两字,寓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达了他对这一至理名言的尊崇。

要像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一样,实现鱼类品种的选育、纯化和良种化。这就是刘汉元开展“草鱼基因组计划”的动因,且获得了权威专家的认定。2005年7月,通威与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及美国奥本大学等的国内外著名水产、基因研究机构共同联手实施“草鱼基因组计划”项目,开我国企业与政府共同投资进行国家级基因组研究的先河,并为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和我国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创造了全新的模式。

通过技术创新在水产养殖、水产饲料行业创造辉煌后,刘汉元又将自己的 “ 技术基因 ” 赋能新能源领域。为打破国外对多晶硅技术的封锁,2007年,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开启了“永祥法”多晶硅生产技术攻关工程。先后经历了热氢化技术第一代、四氯化硅自循环第二代、小型冷氢化技术第三代、冷氢化大型化第四代等研发历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完成了“永祥法”工艺的蜕变、进化升级。

而今的通威“永祥法”生产工艺已迭代至第八代,并储备至第九代,产品质量、综合技术指标、生产成本在行业内全面领先,让中国光伏走上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发展之路,成就了“中国光伏”这一闪耀全球的国家名片。

此外,通威的“渔光一体”技术也收获满满。截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建成54座光伏电站,实现并网装机规模4.39GW。今年上半年结算电量24.34亿千瓦时,实现碳减排180万吨。

以上都是“表象”,而其“内核”则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从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到研发“营养科学配比”技术,再到“永祥法”技术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实现高纯晶硅“中国智造”,以及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刘汉元的“技术基因”成就了“通威基因”。

回首通威42年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追求,无不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不谋而合。

创新驱动

铸就“世界500强”

鱼塘上方架设的光伏矩阵,医院、学校、商场、街道路灯上方安装的太阳能光板……光伏发电的应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光伏发电几乎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也更加安全可靠,而且用电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这是通威在光伏领域发展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切面,从通威智慧工厂就可见证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以创新为主导,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在通威的实践。

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电池片生产车间,正在鲜活生动地呈现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特征。在11个足球场大的无尘车间,将有10道工序在这里完成,每道工序的机器手臂都集中在一个类似火车车厢的仓里,连接仓与仓的是一组组智能机器小车。当上一个仓的加工工序完成后,就会自动给小车发出指令,它将自动前往出料口,取上物料再送到下一个仓进行加工,整个生产运行主要靠5G信息技术控制中心和制造执行系统进行。

2024年6月,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全面覆盖了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技术,是行业内单体面积最大、产能最高、可升级能力最强、测试项目最全、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研发实体。

10月30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通威自主研发的THC210异质结组件在2384X1303mm的尺寸下,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76.2瓦,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99%,标志着异质结组件功率首次登上775瓦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这也是自2023年以来通威第9次刷新异质结组件的功率、效率纪录,创新研发再谱新篇章。

创新无止境。创新研发中心还将致力于推进下一代高效太阳能、高效晶硅电池及材料、高效高可靠组件产品的研发、中试、量产以及光伏测试分析等。将在未来5 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成为通威抵御风险、寻找新方向、精准定位市场并引领研发动向的关键驱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正在一刻不停地改造着这个行业。”刘汉元坦言,自己没有一刻可以放松,只有终身学习,才能跟得上光伏行业的发展步伐。

通威推出的双面微晶技术、铜互连技术(THL技术)和0BB技术“三把利剑”,则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高能效”特征。特别是0BB技术降低了电池片的碎片率、断栅率和隐裂,提升了产品的优良率。同时,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太阳能电池片产线相比,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

通威始终牢牢把握硅料质量这条生命线,在三年前就宣布光伏硅料纯度达到11个9,并且已经储备了后续发展的纯度空间。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 特征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刘汉元曾在2008年接受《川商》记者采访时表示,多晶硅及太阳能开发也将成为公司的另一个支柱。在高度分工、高度品牌化以后,要集中精力做自己最专长的行业,你只有做到每个行业的第一名,才能很好地活下来。

16年后的今天,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65万吨,产品质量、综合技术指标、生产成本全球领先,真正做到了行业的第一名,圆满地兑现了曾经的诺言,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创造美好生活的未来代表。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数据显示,继去年首次登榜,成为全球首家光伏企业荣登世界500强之后,今年通威集团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467位,填补了四川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的空白。

追光前行

贡献“通威样本”

从2023年起,光伏行业进入了周期性下行阶段。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0.6%、58.9%、37.8%、 32.2%,但价格却分别同比下跌40%、48%、36%、15%,均创历史新低且全面击穿企业成本线,全行业亏损。从发展历程看,光伏行业几乎每5年就会走到周期轮回的考验关口,近20年里国内光伏产业经历了多次洗牌调整。

不过,能源变革的趋势没有改变,全球市场对于光伏的需求量仍将增加。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估算,全球太阳能装机量在2024年有望达到430GW,再创历史新高,到2030年将达到587GW,成为装机容量最大的能源类型。如果看得更远一些,全球新增装机进入TW(功率单位,太瓦)时代也只是时间问题。

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著名专栏作家David Fickling的最新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板公司排在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前面的,无一例外全是以通威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七子”。这意味着在21世纪的能源领域,“中国光伏七子”不仅撼动了20世纪“石油七姊妹” 的霸主地位,而且即将上演事关能源基座革新带来的“瓦特权杖”交接赛。

成本优势也是光伏的“加分项”。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已低于1元/W,即使算上运营和贷款利息等所有成本,当前光伏行业的绝对电力成本也低于0.1元/W。而且由于光伏的能量来源是成本为0的太阳能。随着技术进步,光伏的发电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面对光伏行业客观存在的“行业周期”,以及新旧能源体系的交替,对于风雨兼程的光伏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而作为“中国光伏七子” 头部企业的通威堪称“人间清醒”者:“唯有技术创新,才能穿越周期挑战、逆风前行,引领行业重塑和转型升级!”

事实证明,通威也具备了这样的“底气”。在高纯多晶硅业务方面,集中技术研发、管理资源,大幅提升N型硅料占比,持续领跑行业,并实现半导体级多晶硅批量出货。

在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提前研判产业链N型技术发展及N型产品需求节奏,聚焦技术研发,自去年在行业内率先启动大规模PERC产能改造升级,目前约38GW PERC产能已全部改造完毕,TNC电池月产占比超过80%。

在组件业务方面,成功开发并规模量产G12、G12R系列大版型组件、N型海光组件、美学全黑单玻组件、复合边框组件等差异化应用场景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威高效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

成本方面,太阳能电池产品A级率、转换效率、碎片率、非硅成本等关键竞争力指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其中TNC产品非硅成本在国际银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较年初下降近20%,逆势突破新低。

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

曾经用“技术基因”成就了“通威基因”,进而铸就了“世界500强” 企业的刘汉元,而今正在精准对标新质生产力,带领通威人继续向“新”出发,向“质”而行,以技术路线助力行业突围,推动能源转型,为中国乃至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贡献通威力量,书写通威范本。

丨文 杨成万丨

川商传媒(杂志)

天下川商的资讯、社交和服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务与合作可联系川商传媒小助理

【微信ID:CS-scrb】

监督电话:028-86969842

后台回复【川商】还可加入读者群

编辑:林夕冉 责编:侯格格 校对:邱向东

三审:张 镜

终审:王仁刚

星标【川商】

不错过每一条推送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

还可以在文末点赞和点击“在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您的星标,对我们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