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这一源自生活的古老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我国的民间文化沃土之中,巧妙融合了“编”与“织”的精湛技艺。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成长的初期就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光辉之下,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同时锻炼他们的手、眼、脑协调能力,培养出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的宝贵品质,合肥市长江路幼儿园教育集团天成分园依托市级课题《基于美育浸润视角下幼儿手工编织活动的探索与实践》,于11月13日至11月15日开展了为期3天的编织公开课活动研讨,对编织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辫”玩“辫”乐
编辫子作为幼儿园编织活动的一种,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和创造力。长幼天成分园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的老师们利用孩子们的能力水平设计了多样的编织活动。
小班白雪老师带来的《给娃娃编头发》白老师用小朋友们所喜欢的长发公主为主人公,引导小班幼儿帮忙设计新发型,用儿歌的形式学习交叉编织。从而锻炼了幼儿手部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中班周艳老师带来的《纸筒娃娃的头发》,出示了生动形象,充满童趣味的纸筒公主,通过让孩子们学习云雀结的打结方式,运用不同材质的线为纸筒宝宝设计新发型。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方锦绣洁老师带来的《小小发型设计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幼儿参与到故事情境中,让幼儿通过看看、说说、做做的方式来为小狮子设计一个发型,锻炼幼儿的思维,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童趣小鱼编织展
小鱼作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且常见的小动物,那如何用小手编织出一条小鱼呢?小班刘玉洁老师《有趣的小鱼》以情景可爱的“小鱼”想要去参加聚会,帮助小鱼设计好看的衣服为导入,通过展示范例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观看视频一起看看是如何给“小鱼”编织衣服;跟念儿歌学习顺着一个方向绕的编织动作帮助小鱼穿衣服,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中班郑雨晴《小鱼游啊游》,郑老师抛出问题:“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小鱼的颜色鲜艳,小鱼有不同颜色的花纹,小鱼有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在小朋友积极回答声中,郑老师带领幼儿探索如何用扭扭棒为小鱼穿衣服,并为幼儿介绍自己的编织方法,扭扭棒交叉缠绕、沿着三角形雪糕棍外围缠绕、沿着单个雪糕棍缠绕等,培养了幼儿想象力以及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纸条编织乐
小小的纸条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中班的李伶俐带来的《妈妈的手提包》。活动中带领幼儿欣赏各种包的图片,激发幼儿为妈妈做包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漂亮手提包并引出编织技能,通过压一挑一方法编织《手提包》,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编织乐趣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张雯老师的《毛毛虫》,熟悉的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和好奇。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张老师向孩子们演示了有趣的“十字型”编织,不断的对折纸条来编织毛毛虫,在编织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线条大变形身
软软的五彩毛线,非常适合用来编织物品。 纸板、瓶盖、冰棒棍、小木棒碰上毛线, 会有哪些奇思妙想的创意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班顾晨晨老师的《捕梦网》,通过讲述故事,带领幼儿初步了解捕梦网的起源和文化寓意,并出示精美教具自制捕梦网,小朋友可以挑选喜欢的毛线,穿进捕梦网内侧的小洞洞里,每一个小洞洞都要穿过去,把网织的密密的。捕梦网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传递爱与美好的寓意。
大班刘玉老师带来的《蜘蛛先生的网》,引到幼儿观察蜘蛛先生织的网是有规律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随通过欣赏十字编作品,发现规律美,激发幼儿一起来学一学十字编的编织方法,培养了幼儿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秋天已经到了末尾,农民伯伯种的柿子树上结满了甜甜的柿子,可是在一个晚上小偷偷走了果园里的所有柿子,战蕾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场“柿子制作”大会,孩子们通过工具缠绕成“弹簧”状,再利用绿色扭扭棒穿入打结,最后多余的绿色扭扭棒用来制作树叶,成功帮助了农民伯伯。
研有所得 交流提升
编织活动结束后,天成分园执行园长孙兰兰从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方面展开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教学负责人张文静从教师教态、教学语言、活动氛围,幼儿学习情况等细节开展评价,提出教师应因材施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老师们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活动亮点,反思不足之处。大家对每个环节详细剖析,并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流程、教师教育教学等几方面进行深入研讨。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每位参与公开课的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
百舸争流千帆竟,乘风破浪正远航。本次关于编织为主题的公开课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们主动成长的意识,长幼天成分园的教师们将以此课题为契机,不断探索、钻研、思考与实践,为推进课题全面有效实施而努力。
(彭圣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