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响当当的开国上将之子,本该走上人生巅峰,享尽荣华富贵。
可他却在最风光的时候选择回到穷乡僻壤,倾其所有照顾孤寡,为家乡奉献一生。
这是为什么?这个男人到底经历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许光的传奇人生。
随家人躲避战乱,7岁参加儿童团
1929年的春天,河南新县。
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取名许光。
谁能想到,这个小小的生命,将来会书写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红色传奇。
父亲许世友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常年在外征战。
2岁那年,父亲随军离开家乡,奔赴川陕革命根据地。
许光便跟随奶奶和姑姑生活在大别山区。
那时的大别山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年幼的许光,还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
他只知道,父亲离开了,家里的担子都落在了奶奶和姑姑瘦弱的肩膀上。
1932年,国民党军的铁蹄践踏着大别山,妄图消灭这里的革命火种。
年幼的许光随家人躲进山洞,忍饥挨饿,躲避敌人的扫荡。
战争的残酷在稚嫩的心灵上刻下了烙印。
在泥泞潮湿的山洞里,许光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硝烟、鲜血、哭喊,一幕幕惨象撕裂了儿童的天真。
然而,这苦难的洗礼,却让许光的意志愈发坚强。
7岁那年,小许光便加入了儿童团。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学会了如何生存,如何与大自然抗争。
每天傍晚,一老一少总会在院中静坐,盼望着父亲归来的身影。
然而,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从幼小的孩童,到少年,再到青年,许光始终没有等来父亲的身影。
但他始终铭记父亲的教诲,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少年从戎追随父亲脚步,成为新中国首批舰长
1948年,盼了17年的父亲,终于出现在眼前。
48岁的许世友已经是叱咤风云的开国上将。
而许光,也早已长大成人。
父子俩畅谈理想,许光坚定地表示,要像父亲一样,投身军旅,报效祖国。
父亲欣慰地点点头,但也提醒许光,革命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
在父亲的支持下,许光进入军校学习。
天资聪颖的他,很快脱颖而出,先后就读于几所著名军校。
在军校期间,许光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实战技能,都得到了长官们的一致好评。
他深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许光成为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也是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
在这个崭新的岗位上,许光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誓要把人民海军建设成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钢铁之师。
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赢得了全体官兵的信赖和爱戴。
看着儿子的成就,许世友倍感欣慰。
他相信,有许光这样优秀的年轻一代,新中国的海疆一定能得到可靠的守卫。
不忘初心为照顾年迈祖母,毅然回乡尽孝
1965年的一顿家宴,改变了许光的人生轨迹。
父亲许世友愁眉不展,原来,家乡的老母亲年事已高,许世友因公务繁忙,无法分身照料。
他恳请许光能否回乡尽孝。
许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他深知,奶奶为了抚养自己受了多少苦。
现在,轮到自己照顾她了。
然而,这个决定,意味着许光要放弃大好的前程,离开自己热爱的海军事业。
他的战友们都劝他再三考虑,毕竟,他的才华注定能在军中大放异彩。
可是,许光的心意已决。
他说:"革命军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现在,我的家乡,我的亲人,正需要我的帮助。
我怎能袖手旁观?"
就这样,许光告别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告别了熟悉的军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他悉心照料着年迈的奶奶,为她洗衣做饭,端茶送水。
奶奶虽然身体衰弱,但有孙子的陪伴,心里却无比慰藉。
看着儿子对母亲的悉心照料,许世友也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他明白,许光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情怀。
半年后,奶奶去世。
许世友再次询问许光是否要重返海军。
出乎意料,许光婉拒了。
他要留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上,照顾更多贫苦的乡亲。
在许光看来,奉献不分大小,只要能为人民做点事,哪怕是一点小事,也是值得的。
他要用自己的余生,去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
大爱无疆送走亲友,资助百余红军后代
此后12年间,许光先后送走了祖母等五位亲人,为九位红军遗孀养老送终。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光省吃俭用,积攒下的点滴积蓄,资助了130多位红军后代。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贫困家庭,许多都因为家里困难而辍学。
许光把他们一个个找来,给他们讲革命先辈的故事,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在许光的资助和鼓励下,这些孩子重新燃起了求学的希望,他们发奋读书,最终考上了大学,走上了建设祖国的道路。
许光常说,革命先辈舍生忘死,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把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在他的影响下,很多红军后代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了新一代的建设者。
除了悉心照顾亲友,许光也在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上世纪70年代,新县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穷山沟。
许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四处奔走,争取项目,引进资金,修路架桥,兴建学校。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渐渐地,昔日的穷山沟有了新面貌,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然而,让许光感到欣慰的是,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在发生着变化。
过去,由于生活太苦,很多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
但是,在许光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家乡建设中来。
他们志愿修路,义务植树,互帮互助,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许光常说,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终要靠人。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鞠躬尽瘁年届古稀,仍奋战在灾区一线
1987年,一场特大暴雨席卷新县。
山洪暴发,泥石流肆虐,数千群众被洪水围困。
58岁的许光闻讯后,立即冒雨奔赴灾区前线指挥抗洪抢险。
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他的车不幸发生事故,许光头部受到重创,昏迷三天三夜。
然而,生死关头,许光依然牵挂着灾区群众。
他一醒来,就询问群众是否安全转移,灾后重建工作是否展开。
得知山里还有不少群众被洪水围困,许光顾不上伤势,拔掉输液管,又驱车奔赴一线。
在他的指挥下,救援队冒着危险,转移了所有被困群众,抢修了道路,恢复了电力和通讯。
灾区群众看到许光满头纱布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无不热泪盈眶。
他们说,有许光在,我们就觉得踏实、有底。
许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许光开始组织乡亲们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认为种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许光却说,我们种的树,是为子孙后代遮风挡沙的,是为山乡披上绿装的。
我们付出的辛劳,将来会开出希望的花朵。
在许光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
慢慢地,昔日光秃秃的山头,披上了一层绿装。
春天,漫山遍野的梨花樱桃竞相开放;夏天,清风穿过林间,送来丝丝凉意;秋天,成熟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看着家乡的沧桑巨变,许光倍感欣慰。
他常说,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着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直到去世前,许光仍惦念着乡亲们。
弥留之际,他嘱咐家人,将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元,捐献给家乡的教育和医疗事业。
他说,只有提高乡亲们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我们的家乡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简朴葬礼万人送行,缅怀新县儿子
2013年1月,84岁的许光因病去世。
他的葬礼十分简朴,一张遗照,一口薄棺,简单到让人心疼。
然而,数万名群众自发赶来送别这位可敬的老人。
老人们握着他的照片,泪流满面;孩子们捧着他亲手栽下的鲜花,默默祈祷。
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位新县儿子的怀念和敬仰。
有人说,许光一生坎坷,但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
他用执着的信念,不变的承诺,无私的奉献,照亮了新县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他用朴实的言行,淳朴的作风,无怨的付出,感动了一代又一代新县人。
正如一位老人所说的:"提起许光,我们就想到了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
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代代新县儿女。"
人生在世,或颠簸,或坦途。
许光本可以在父辈荫庇下,过一个锦衣玉食的人生。
然而,他却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
为了心中的那份信仰,为了脚下的这片热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许光,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敬仰的共产党人!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参考文章如下:许世友之子许光追悼会:布置简陋,生前将20万元积蓄捐给新县2021-05-21 15:01
许世友之子许光:追悼会布置简陋,去世前将20万积蓄全部捐给新县
- 2023-09-08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