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从1950年开始筹划,到1955年9月27日怀仁堂授衔,一共历时5年,为我军正规化、标准化的军队建设迈出了第一步,做为军史的一部分,1614名开国将帅名载史册,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对于将领们的授衔,并不仅仅只是考虑各位将领的时任职务,更多是依据资历、经历、战功、贡献以及所属部队所代表的军队历史。
因此,高职低授的不少,低职高授的更多。
以下文字,将简明扼要地讲清楚我军军史上,这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一、1952年评级、1955年授衔,并非完全依据个人的时任职务
1952年军队干部评级,是我军走向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第一步,是为1955年的全军授衔,提前做出的准备工作。
先讲几个典型例子,阐明评级、授衔过程中,将领的现任职务并不是核定级别和军衔的唯一标准:
(1)高职低授
第三野战军9兵团政治委员郭化若、第四野战军14兵团政治委员莫文骅,当时的职务均是兵团正职。1952年评级,郭化若、莫文骅却被评为副兵团级,1955年授衔,这两位将领都被授予中将军衔。
更有四野15兵团副司令员贺晋年,作为兵团副职,1952年被评为副兵团级,这很合理。但是,1955年,副兵团级的贺晋年,却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2)低职高授
与高职低授相比,低职高授的将领也比比皆是。
第一野战军第2军第4师师长杨秀山,1950年晋升为第2军副军长,1951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评级,杨秀山以副军职学员,被评为了正军级。1955年授衔,杨秀山以正军级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低职高授的将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贺炳炎上将。
第一野战军第1军军长贺炳炎,1952年评级,以正军职职务被评为准兵团级,1955年更以准兵团级被授予上将军衔。
所以,1952年的评职、1955年的授衔,并不完全取决于职务的高低、级别的大小。
二、1952年的评级与1955年的授衔,二者之间的关系
1952年军队干部评级,是为1955年的全军授衔提前搭建起一个框架,中央军委对此是非常慎重的。
所以,1952年的评级,并不仅仅只看干部的时任职务,更要看干部的历史职务,这样就照顾了很大一批在历史上资历很老,却晋升缓慢,职务过低的干部。
1952年军队干部评级,解放军总干部部首先就是调阅档案,核查履历,评定每名干部各个时期的职级。
譬如:
红军时期,师机关的科长,有的定为副团级,有的定为正营级。
抗战时期,旅级单位的处长,战争年代都是按团级认定。而1952年评级时,却有一部分人被定为副团级,甚至有些人被定为了正营级。
这是由每个人任职起始的具体时间,任职期间的贡献大小来决定的。过去的职务和贡献,关系到每名干部的资历。各个职级的任职经历,任职时间长短,以及历史贡献,是1952年干部评级的一项重要指标,事关其后的授衔、授勋工作的顺利展开。
战争年代的资历和贡献,是1952年评级、1955年授衔、授勋的重要依据。
确定每一名干部在战争年代所担任的每一个职务的职级,是一件相当困难,而且繁重的工作,在标准上很难做到统一。
如红军时期,同样称为“师”,因地域不同,叶飞的闽东独立师只有几百人。
红四方面军的31师,更是个典型的“架子师”。前身是黄麻起义的300多名农民自卫军组建的鄂东军。1928年编为第7军,不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总兵力只有不到200人的11军第31师,还下辖91团、92团、93团、94团,总共4个团,每个团却不到50人。
但同样隶属红四方面军的第12师,在扩编为第9军之前,全师就已经高达6000余人。
所以,同样是红军时期的师长,1952年评级时,有的“师”被定为师级,有的“师”却仅被定为团级,更有许多红军时期的“架子师”师长,为其评级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这是因为这些“师”大多只有番号,事实上却从未形成编制。
而各支部队的实际情况又各不相同,这也造成了很多干部因各种原因,在职务上的升迁颇具所属系统的代表性。
众所周知,红一方面军从长征前的8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万余人,这万余人成为了骨干,成为了老班底,红一方面军系统的这些九死一生,最后活下来的革命种子,在日后,大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红四方面军却倍受蹉跎,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路线,造成了红四方面军损失惨重,更是使得西路军成为了军史上的一抹沉痛记忆。
很多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在1937年、1938年改编八路军、新四军的过程中,有些人甚至被连降几级任用。
譬如,西路军失败后,红30军政委李先念回到延安,若不是主席亲自干预,身为军政委的李先念,差点点就被分配去做了一名营长……
综上所述,评职与授衔之间关系:评职是为授衔搭建出一个基础框架,授衔是以评级的基础框架为基本标准。
三、1955年授衔的重点,着眼于军队未来的发展方向
军种、兵种各自不同的战略地位,也是评职和授衔的重要依据。
众所周知,军种大于兵种,一个军种包含多个兵种。如陆军包含步兵、炮兵、铁道兵、装甲兵;海军下辖航空兵、海岸炮兵;空军下辖空降兵、地空导弹部队、航空兵等等。
1955年的军种司令员中,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
按编制常识,兵种是低于军种的,但兵种司令员中,许光达以装甲兵司令员的职务被授予大将军衔。
这是因为当时的建军思想仍然还是停留在“陆权思想”,更注重于“大陆军”的建设和发展,并借鉴了苏军的建军模式,突出大集群、大兵团、大纵深、重装甲的地面攻击战术。
这“三大一重”的建军思想,必然将装甲兵这一兵种提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而“55军衔制”更是在“师学苏联”的指导方针下进行的,所以,军种司令授上将,而兵种司令授大将就并不奇怪了。
四、以人物为代表,突出我军各支部队的光荣历史和卓越功勋
譬如,共和国的十位元帅:
以朱德为整个革命军队的代表。
以彭德怀作为红三军团、八路军、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以林彪作为红一军团、115师、第四野战军的代表。
以刘伯承作为129师、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以贺龙作为红二方面军、120师的代表。
以陈毅作为南方八省游击队、新四军、第三野战军的代表。
以罗荣桓作为我军光荣传统、突出政治工作的代表。
以徐向前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以聂荣臻作为晋察冀根据地、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的代表。
以叶剑英作为我军军事情报、隐蔽战线和统一战线工作的代表。
有不少书籍讲述粟裕大将让帅,先姑且不论有无史实依据,但实事求是地讲,论经历、论资历、论职务、论地位,若要选择一位能代表南方八省游击队和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灵魂人物,陈毅比之粟裕,无疑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同理,山西省委书纪程子华,四川省副省长阎红彦同属早已脱下军装,离开军队系统的高级干部。
为什么阎红彦仍被授予上将军衔,而程子华却未被授衔呢?
这是因为上将中,需要有一位陕北红军的代表。虽然作为红25军军长(后改任政委)、红15军团政委的程子华也能代表陕北红军,但毕竟红25军是“外来户”,和在瓦窑堡土生土长的阎红彦一比,当然是阎红彦更能代表陕北红军了。
本来还有一位土生土长的将军也能代表陕北红军,如果这位将军能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早已转入地方工作的阎红彦也许就不会参加授衔了。
但这位将军差点只被授了个大校,几经波折之后,最终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就是原陕北红军第27军军长贺晋年。
五、以人物为代表,突出各个系统的历史贡献,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高职低授和低职高授
1955年授衔,红四方面军出身的上将们全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倪志亮的下级,而倪志亮仅仅只是评了个准兵团级,差一点点连中将军衔都擦肩而过。
红一方面军的彭明治也是类似经历,抗战期间始终统领着115师最资深的部队685团。平型关大捷,就是685团用鲜血浸染出来的。
685团后来几易番号,最终编入新四军,番号是新四军第3师第7旅,成为了新四军中的绝对主力。
提起彭明治,论资历、论战功,均不可小视,可同为旅长的刘震、洪学智全都当上了副师长,唯有彭明治始终焊在旅长的位置上一动不动,1955年也是评了个准兵团级,授中将军衔。
还有袁也烈,华东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评了个少将。这与他1925年入党、叶挺独立团营长的资历极不相称,若按资历来论,袁也烈算是1614名开国将帅中授衔最低的一位了。
出身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将领,1955年授衔普遍偏低,像袁也烈、谭希林、何以祥、李迎希、张震东、刘少卿、常玉清等等……
反过来,原红六军团的将领,大伙全是上将:军团长萧克、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李达、彭绍辉,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等等,红六军团的上将阵容,除了四野,没有哪支部队能和他们相比。
第四野战军将领的军衔就比较合理,论资历论才干都不偏不倚,除了贺晋年,他差一点授了个大校……
但是,无论衔高衔低,1955年能够获授军衔的这些将军们,已经是足够幸运的了!
想想多灾多难的新四军,长征干部周子昆、袁国萍、黄序周、李志高、叶道志、张正坤、冯达飞、李子芳、谢忠良、徐锦树、还有一个高敬亭……
这些英烈们如果还活着,哪一个不是勇冠三军的上将、中将呢?
六、将领们的高风亮节,是评职、授衔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
1955年授衔,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120师副师长的萧克被评为上将,而当年115师、129师的副师长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萧克将军虽名列上将榜首,但是,这或许并没能真正体现出将军戎马一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长征中“贺龙、萧克”这两个名字是并列的,萧克还曾是中革军委委员,别说日后的56位上将,就是元帅和大将,在当时也没有几个人担任过“中革军委委员”这个职务。
与萧克上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林彪元帅,当年只带了10万人马出关,三年后却率领着百万雄师入关的这位四野司令员,凭着这份卓越的战功斩获殊荣,以资历第九,排名元帅第三。
立国之战,在朝鲜战场打得美国鬼子哭爹喊娘的彭大将军,排名元帅第二实至名归。
但彭德怀元帅却在授衔前多次讲道:“我真不需要这个牌牌,也够不上什么元帅,我不喜欢人家叫我元帅,这是战争的结果,战争的结果是牺牲了无数的同志……”
元帅排名第五的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早在1953年便知道自己必授元帅。
1953年10月,贺龙率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志愿军时,正值国内评定将领军衔的关键阶段。
10月30日贺龙在王必成兵团视察时讲道:“不瞒同志们说,军委已内定我为元帅之一,但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份荣誉是无数战友和先烈流血牺牲的结果,那些牺牲的烈士们,又应该给他们定个什么级?评个什么衔呢?”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三让大将军衔,美誉传天下!
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在1955年全军授衔评定工作中,他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为了起好带头作用,多次主动申请降衔,最终由上将变成了中将。
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孙毅将军得知自己被授予中将军衔时,几次三番跑到总政治部要求降衔:“我只有从劳之苦,而乏建树之功,授我少将足矣!”
但组织上考虑到孙毅的资历声望,以及杰出的贡献,最终仍然授予孙毅中将军衔。
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白志文将军,早在红军时期就历任红15军团第78师副师长、补充第1师师长、陕北独立第1师师长、延安城防司令部司令员等职务。
1955年,白志文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很多当年的部下却被授予了中将,甚至上将军衔。不少人为白志文鸣不平,建议白志文去找总政治部、总干部部“争取争取”。
可白志文将军却说:“这有什么好去争取的呢?多少人连命都没了,我们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牺牲时还不到30岁,我能活下来,评一个少将应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