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初中时也算是个学霸,不过在初三下学期因为我给他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也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结果越考越差,几乎是逢考必塌,孩子的心理持续崩溃。
尤其是在临近中考只剩下一个月时,有好几次提出想退学,说不想参加考试了,我当时特别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痛则通。
当孩子连续崩了几次后,我也意识到了是自己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经常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考试的重要性,是我的焦虑以及错误的教育与引导坑苦了孩子。
初三下学期,我会时不时跟孩子强调:简单题要保证一分都不能丢,中考题本来就简单,你考不上好学校,只能去拧螺丝。
再回想之前,我当时是焦虑过头了,根本无法做到冷静和理性。
当我意识到我自己先出了问题,才导致了孩子一系列的坍塌,我迅速做了两个调整:
一是主动去做心理咨询,二是开始放手孩子的学习。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孩子崩溃了,孩子不去做咨询,反而妈妈去做了心理咨询呢?
因为我为了修复跟孩子的关系,也学过几年的心理学,我也很明确知道孩子出问题,一定是父母先有问题。一定是家庭教育先出了问题,我只要解决了自己和家庭教育的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心理咨询后,我终于意识到是我把高目标和压力在无意识和潜意识中,又投射给了孩子。虽然初中以后我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也算是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家长吧。
但有时在唠叨和催促以及自己也意识不到的评判中,让孩子压力过载而陷入情绪崩溃。
这是初三时,我在家庭教育中犯的第一个错误:
管得很严,要求很高,唯成绩论。
也是在中考前一个月,我才幡然醒悟,从那个时候开始放手孩子学习,然后给孩子释放压力,帮助孩子卸下心理包袱。
到了高中之中,鉴于初三时孩子连续心理崩塌,出于害怕我完全做了懒妈妈,对孩子放手了。
这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犯的第二个错误:
完全放手。又妥妥坑了孩子一把。
完全放手高中孩子,是真的不行。
更准确的来说放手学习没问题,但放手关注孩子情绪是万万不行的。
如果我们家长一旦全盘放手,那么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容易产生情绪内耗,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为我家孩子在初中时成绩还不错,所以升入高中后,我和孩子都认为到了高中理所应该也会很好。
可是第一次月考就狠狠打脸了,数学和物理勉强及格,这让孩子很难接受,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
我也挺意外,也觉得不可思议内心也是很恐慌,也觉得孩子之前理科一直都能接近满分,怎么到了高中怎么会突然开始断崖式下跌了呢?
本能的我就会认为孩子是没有用心学习,虽然嘴上不敢批评,但心里还是有点难受和过不去,也埋怨孩子。
不过鉴于要求成绩孩子崩溃的教训,我不敢因为成绩而批评孩子一句,甚至连唠叨都不敢有一句,更没有对成绩的事情过于在意,但是孩子也是出问题了,是因为我忽略了孩子有的挫败感和心理落差还是很大的。
作为一个初中时的尖子生,一下子变成高中的中等生,大部分孩子都受不了,我家孩子也不例外。。
还有一次我还特别傻的,跟孩子提了另一个要求:让他努力把成绩提到年级前20名。
我当时是想拿这个高目标来倒逼孩子努力,哪怕做不到也没关系,我当时是过于乐观的,我认为孩子当下的状态不错,是完全可以冲刺的。
因为孩子自打上了高中后,每天晚上晚自习都去操场坚持跑步,跟我平时也是报喜居多,那我也理所当然认为他一切都很好,应该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和自洽了。
后来期中考试考到一百五十多名,孩子跟我说,觉得自己考得还行吧,起码比月考有一点点进步。
我当时挺不高兴的,当然还接了他一句话:你现在对自己要求也太低了点吧。这点成绩你就满意了?我其实是下意识说了这句话。
孩子当时就不说话了,也有点烦躁。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回应孩子的这些话,还挺后悔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虽然说放手学习了,但对孩子的成绩要求还蛮高的,也忽略了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所以我当时就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嘴上说放手,什么都不管,但又给孩子施压要求冲刺要少名。
当时,我是这样的心理:总觉得孩子挺厉害的,初中成绩那么好,底子也好,学习能力也不错,就差点勤奋,不冲刺还等啥呀。但我忽略了另一个问题,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哪一个不是初中的学霸和佼佼者呢?
所以想想,一群学霸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去竞争,去PK,孩子们不可能像初中那样轻而易举的拔尖。
所以我们家长要提前做好一个心理建设:孩子做到了是惊喜,做不到也正常,能名列前茅当然是锦上添花,只是普通学生也要坦然接纳。
这才是家长用宽容和接纳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和底气。
高中阶段,父母真的不能懒,该管还是要管,不然真会坑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