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述策

执笔 述策团队

美国的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有一个特点——以主要对手为牵引,这就是美国喜欢找假想敌的原因。二战后,苏联强势崛起,美国把苏联作为主要战略对手,开启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争霸。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突然解体,美国失去对手,之后的十年有点迷茫“找不着北”。直到2001年“911”事件发生,美国新的对手出现了——恐怖分子,于是美军开启了20多年的反恐战争。如今,恐怖分子对美国的威胁越来越小,俄乌冲突又证明俄罗斯似乎是一个“大号的伊拉克”。然而,山姆大叔仍食不香寝不安,因为他认为一个更大的对手出现了——中国。现在,美军几乎所有的战略和行动都以对付解放军为中心,其全球战略重心已经转移到印太战区。

美国是“世界警察”,美军虽然以解放军为主要对手,但也不可能其他地方就不管不顾。美军在全球有六大战区联合司令部,其中投入最多的是印太战区司令部。如果说美国的欧洲战区是对付俄罗斯控制欧洲,中央战区是对付恐怖分子控制石油,那么印太战区就是对付中国。美国印太战区司令部是一个多军种组成的联合司令部,该战区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印太战区海军即太平洋舰队。原因有三:第一,与东欧、中亚、中东等地区不同,印太战区海洋面积十分广阔,如果发生军事冲突,海军作用最大;第二,中国海军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跨跃式发展,而美国海军则处于调整期实力相对下降,认为其海洋霸权正面临解放军的“威胁”和“挑战”,想要加以遏制;第三,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等,必然面临争夺制海权的问题,海军当是主角。在印太战区,无论从人事布局还是经费分配看,与其他军种相比海军都分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

近年来,美海军为应对印太战区的所谓“威胁”,在兵力方面向印太方向倾斜。按照印太司战区司令帕帕罗的说法,该战区太平洋舰队的规模已经达到整个美国海军的60%,对解放军可谓“相当重视”。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下辖两支舰队,其中第7舰队冲在前面,十分“活跃”;第3舰队作为二线的“后备部队”也不甘寂寞,搞起了“前沿部署”,其所属军舰频繁出现在中国东南方向的海域,其目的有三:一是“秀肌肉”,威慑中国;二是熟悉环境,为可能发生的中美军事冲突做准备;三是或利用国际法的漏洞,在未来解放军海军可能经过的海域悄悄布雷,平时静默潜伏、战时大规模启用。比如,美海军开发的“锤头鲨”就是一款控制水雷,可以通过声学通信装置激活或者休眠。这就让美海军有了平时在国际水域布雷、战时再启用的借口。此外,美军还搞拉帮结伙,拉拢印太地区国家共同围堵中国,企图在实力和声势上压倒中国。

2022年3月,时任印太战区司令阿奎利诺坐侦察机亲赴南海上空,结果遭到驱离警告。他心里估计很不爽,随后公开对媒体表达了两点:第一,继续使用武力威慑中国;第二,如果威慑失败就“做好战斗准备”。两年后的2024年6月,印太战区新任司令帕帕罗更是露骨地宣称,要把台海变成“地狱景象”。对付解放军,已经不只是印太战区海军的事,而是整个美国海军的要务。2024年9月,美海军作战部长丽莎·弗兰凯蒂发布了本军种新版《导航计划》(全称《2024美国作战海军导航计划》),包括7大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恢复用于维持和投射作战力量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优先考虑太平洋战区。

话说,美国印太战区司令帕帕罗手里到底有哪些牌?或者换个说法,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实力究竟如何?

2020年开始,“述策”团队启动了“美国印太战区军力评估报告”系列课题,具体包括该战区海军、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四个军种的军力评估报告。鉴于美军的兵力和部署在不断调整,重要岗位的指挥官在轮换,战术战法也在发展,本团队根据新的情况,每年10-11月都对上述军力报告系列进行更新和完善。

2024年版《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军力评估报告》更新和完善的重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2024年美国印太战区海军的实力与2023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和变化(包括水面舰艇、潜艇、海军航空兵等);

2.根据2024年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实力的调整,对其强项和弱点进行了新的评估和更深入的解读,尤其是无人作战(包括水面和水下)、美海军与台湾的勾连等方面;

3.对美国印太战区海军的动向和趋势进行了新的分析和研判;

4.更新了2024年美军舰船过航台湾海峡和冲闯我南海岛礁的情况(以表格形式呈现);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在俄乌战争和巴哈冲突中大放异彩,各国都在抓紧发展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无人武器装备系统,而这很对美国的“胃口”。在美国,武器装备的成本很高,但人是更宝贵的“资产”;损失昂贵的武器装备会挨骂,但死人面临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大国之间如果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往往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会持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美国难以承受的代价。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早在2023年8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就提出了“复仇者”计划,旨在通过短期(18至24个月)内部署大量低成本、可消耗的无人装备,促进低成本无人装备规模化生产,以满足美军短期内的作战需求,并在未来作战中形成对抗优势,以抵消中国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美国国防部已计划在“复制者”计划上投入10亿美元。印太战区司令帕帕罗提出的印太战区“地狱景观”概念,就打算大量利用无人武器装备。

关于无人装备和无人作战,美国海军行动积极。2024年5月,美海军第3无人水面舰艇中队成立。目前,该中队规模还比较小,仅有4艘小型无人舰艇及约20名海军官兵。同时,原第1水面发展中队升级为第1水面发展大队;第1无人水面舰艇分队升级为第1无人水面舰艇中队,该中队规模较第3中队更大,有6艘大型无人舰艇。这两支无人水面舰艇中队都隶属于第1水面发展大队。2024年6月,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原第1无人潜航器中队升级为大队,其下辖的分队也相应升级为第1无人潜航器中队和第3无人潜航器中队,基地分别位于华盛顿州基波特和加州文图拉。美海军于2016年提出“355舰”的造舰计划,2023年根据形势的变化又将这一数字修正为381艘舰,前后两个计划最大的差别是小型水面舰艇大幅增加以及大型无人舰艇的规划从无到有。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是否会支持并推进美国海军无人舰艇的发展,有待继续观察。

《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军力评估报告》(2024年)有关数据如下:

字数:12万多字(不含脚注6000多字),其中2024年更新部分约2.5万字;

页数:345页(主要以小四号字号排版)

插图:200多张

表格:5个

脚注共324个(主要标记重要的信息或数据的来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舰艇众多,舰长轮换也很快(一般1-2年),更新的成本太高。所以从2024年开始,“述策”团队只对《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军力评估报告》中太平洋舰队司令进行了详细的人物画像,并对12种舰艇(航母、巡洋舰、两栖指挥舰、导弹驱逐舰、两栖攻击舰、两栖船坞运输舰、两栖船坞登陆舰、水雷对抗舰、潜艇补给舰、攻击核潜艇、濒海战斗舰、远征海上基地舰)在本报告中第一次出现时的现任舰长的履历进行介绍,以资参考。

随着本团队对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情况了解越来越多,认识越来越清,研究越来越深,每年的更新版的水平也会不断更上一层楼。以下是《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军力评估报告》的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6

截至目前,本团队已经《美国印太战区海军陆战队军力评估报告》(2024年)和《美国印太战区海军(太平洋舰队)军力评估报告》(2024年),后续还会推出《美国印太战区空军军(太平洋空军)军力评估报告》(2024年)和《美国印太战区陆军(太平洋陆军)军力评估报告》(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