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第一次到深圳,第一站会去哪里?大家会列出很多:去深圳湾公园、欢乐谷玩乐,去东部华侨城购物,去深圳科技园参观华为、腾讯等高科技公司,到华强北考察电子供应链。我告诉你,十多年前,很多外地人到深圳是为了打工,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东莞的裕元鞋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家鞋厂代表了“世界工厂”东莞在中国低端制造业的辉煌。裕元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鞋厂,贴牌生产世界上排名前50的鞋品牌中的38家。年产各类鞋类近2亿双,知名的阿迪达斯、耐克都出自这里。因此被誉为“世界鞋王”。当年他家最红的时候,经济规模量要超过深圳的富士康厂区。巅峰的时候,员工人数高达12万之多。厂区近20栋大楼上下五层楼,全部塞得满满地。每天上下班都是人山人海,数万人蜂拥而出,自行车、电动车犹如洪流。因为做鞋子要求人心细手巧,所以裕元多招收女工,七成以上员工均为女性。东莞厂区也得名“女儿国”。裕元也是第一批自我规范民营企业用工制度的代工企业。在2009年版,即严格版《劳动法》出台以前,裕元就以善待员工而闻名东南亚代工业,甲方对裕元的管理制度均表示满意,从不违约。管理那么多人,就是一道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的难题。裕元鞋厂在东莞超过15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员工跳楼的恶性事故。富士康都弄得下不来台,默默无闻的裕元是怎么做到的呢?源于,裕元管理层自己都是苦出身,把底层员工当人,给予尊重。公司内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电影院,男员工有篮球场、小型足球场,收费都很便宜,也对外部居民开放。别的什么都别说,人民币说话——裕元给员工的待遇,在当时深圳制造业,是很有竞争力的。员工入厂即依法办理五险一金,依法享有国家法定休假,包括婚假、产假、年休假、病假、工伤假等。这条很多民企根本做不到。普通岗位的底薪为2460元/月,比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高出100元;加班费按照劳动法规定计算,平时加班费为21.21元/小时(1.5倍),周末加班费为28.28元/小时(2倍),法定假日加班费为42.42元/小时(3倍),确实落实到位不容易。每月7号准时发放工资。从未拖欠。提供免费吃住,三餐供应,宿舍条件包括独立阳台、卫生间、空调等。提供生日红包、节假日福利、旅游、培训以及晋升机会,人性化堪比科技企业。其他补助林林总总,数都数不过来:绩效奖金、伙食补助、高温费、岗位工资、环境补贴、技能工资、夜班津贴……让人怀疑是国企。春节、五一、国庆过节费300元每次;女工三八过节费100元,女工卫生费120元/年。天哪,女人的福利院啊。没完还有呢,人均年终奖约2400元,春节回家发路费200-600元。深圳裕元鞋厂的员工月薪因岗位、加班情况、津贴等因素而异,综合月收入大致在5000-6500元之间。这不就是胖东来?2004年-2008年,你一中专生,到了深圳能拿到这种工资,香不香?心里爽不爽?裕元招工一次性能招收8000多人,收简历一次性能收2万份,无非以身作则,付出足够,广得人心,就是这个朴素道理。很多老板到现在都不懂,整天嚷嚷着学胖东来,许昌胖东来成为工商业集体考察的6A级景区。可于东来却说,他们从来没弄懂什么是“管理”。裕元的管理就是,给员工钱给够,规矩说透,执行力到位,高质量准时交付。可是,就算裕元这样现代化的管理,也抵挡不住搬迁潮。如今的“东莞女儿国”厂区,早已人去楼空,变成了“鬼城空壳”。空荡荡的厂房,一片落寞的景象,仅存几名老保安。说起当年的盛况,保安、老人、来访者、回访者无不唏嘘。一代鞋王怎么离开中国了?是商业模式不行吗?裕元鞋厂搬迁的过程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中国劳动成本的上升,推动低端制造业企业在全球重新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并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首先,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上升,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尼相比,中国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裕元鞋厂的管理层从2000年开始就在东南亚考察,随着甲方的要求,在越南、印尼等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投资建厂,并逐步加大了这些地区的生产规模。订单方的需求导致了下游供应链的转移。这是给我们中国产业一个信号,要争取做“链主”、当“链头”,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就是随结构成本而随波逐流,根基扎不下来。其次,裕元鞋厂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产能搬迁。其年报中提到,2014年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考虑各生产基地的投入成本,而于亚洲各地重新分配生产产能。裕元还在东莞基地招聘5年以上的熟练技工作为生产干部,输送越南、印尼生产基地。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了超过5万多“陆干”(大陆干部)管理越南厂区,是越南产业腾飞不争的事实。从2009年开始,裕元鞋厂逐渐将制造厂房转移到印尼、越南等地,还有一部分也转移到了中国内地,导致工厂规模缩小,员工数量锐减。裕元现在只剩下高埗镇的50多条主产线,员工也从巅峰时期的12万人变成了如今的1.2万人。如果不是当年走出出海那一步,裕元就算能熬过高人员成本那关,也无法活过特朗普、拜登两任下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大陆本地生产贴牌链条今后要整体转移到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甚至印度,不仅是美方的战略逼迫,更是成本考量下无奈的选择。中国就真的放弃低端制造业了吗?庞大的低端就业人口该如何解决呢?谁敢保证我们将来不会像美国那样,因为失去制造业而悔不当初?盛期12万人福利媲美胖东来,世界鞋王裕元东莞仅剩鬼城空壳

假如你是第一次到深圳,第一站会去哪里?

大家会列出很多:

去深圳湾公园、欢乐谷玩乐,去东部华侨城购物,去深圳科技园参观华为、腾讯等高科技公司,到华强北考察电子供应链。

我告诉你,十多年前,很多外地人到深圳是为了打工,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东莞的裕元鞋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家鞋厂代表了“世界工厂”东莞在中国低端制造业的辉煌。

裕元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鞋厂,贴牌生产世界上排名前50的鞋品牌中的38家。年产各类鞋类近2亿双,知名的阿迪达斯、耐克都出自这里。

因此被誉为“世界鞋王”。

当年他家最红的时候,经济规模量要超过深圳的富士康厂区。

巅峰的时候,员工人数高达12万之多。厂区近20栋大楼上下五层楼,全部塞得满满地。每天上下班都是人山人海,数万人蜂拥而出,自行车、电动车犹如洪流。

因为做鞋子要求人心细手巧,所以裕元多招收女工,七成以上员工均为女性。东莞厂区也得名“女儿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裕元也是第一批自我规范民营企业用工制度的代工企业。

在2009年版,即严格版《劳动法》出台以前,裕元就以善待员工而闻名东南亚代工业,甲方对裕元的管理制度均表示满意,从不违约。

管理那么多人,就是一道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的难题。

裕元鞋厂在东莞超过15年,没有发生过一起员工跳楼的恶性事故。富士康都弄得下不来台,默默无闻的裕元是怎么做到的呢?

源于,裕元管理层自己都是苦出身,把底层员工当人,给予尊重。

公司内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电影院,男员工有篮球场、小型足球场,收费都很便宜,也对外部居民开放。

别的什么都别说,人民币说话——裕元给员工的待遇,在当时深圳制造业,是很有竞争力的。

员工入厂即依法办理五险一金,依法享有国家法定休假,包括婚假、产假、年休假、病假、工伤假等。这条很多民企根本做不到。

普通岗位的底薪为2460元/月,比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高出100元;

加班费按照劳动法规定计算,平时加班费为21.21元/小时(1.5倍),周末加班费为28.28元/小时(2倍),法定假日加班费为42.42元/小时(3倍),确实落实到位不容易。

每月7号准时发放工资。从未拖欠。

提供免费吃住,三餐供应,宿舍条件包括独立阳台、卫生间、空调等。

提供生日红包、节假日福利、旅游、培训以及晋升机会,人性化堪比科技企业。

其他补助林林总总,数都数不过来:

绩效奖金、伙食补助、高温费、岗位工资、环境补贴、技能工资、夜班津贴……让人怀疑是国企。

春节、五一、国庆过节费300元每次;女工三八过节费100元,女工卫生费120元/年。天哪,女人的福利院啊。

没完还有呢,人均年终奖约2400元,春节回家发路费200-600元。

深圳裕元鞋厂的员工月薪因岗位、加班情况、津贴等因素而异,综合月收入大致在5000-6500元之间。

这不就是胖东来?

2004年-2008年,你一中专生,到了深圳能拿到这种工资,香不香?心里爽不爽?

裕元招工一次性能招收8000多人,收简历一次性能收2万份,无非以身作则,付出足够,广得人心,就是这个朴素道理。

很多老板到现在都不懂,整天嚷嚷着学胖东来,许昌胖东来成为工商业集体考察的6A级景区。

可于东来却说,他们从来没弄懂什么是“管理”。

裕元的管理就是,给员工钱给够,规矩说透,执行力到位,高质量准时交付。

可是,就算裕元这样现代化的管理,也抵挡不住搬迁潮。

如今的“东莞女儿国”厂区,早已人去楼空,变成了“鬼城空壳”。空荡荡的厂房,一片落寞的景象,仅存几名老保安。

说起当年的盛况,保安、老人、来访者、回访者无不唏嘘。

一代鞋王怎么离开中国了?是商业模式不行吗?

裕元鞋厂搬迁的过程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中国劳动成本的上升,推动低端制造业企业在全球重新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并适应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首先,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上升,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尼相比,中国的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裕元鞋厂的管理层从2000年开始就在东南亚考察,随着甲方的要求,在越南、印尼等人工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投资建厂,并逐步加大了这些地区的生产规模。

订单方的需求导致了下游供应链的转移。

这是给我们中国产业一个信号,要争取做“链主”、当“链头”,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否则就是随结构成本而随波逐流,根基扎不下来。

其次,裕元鞋厂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产能搬迁。

其年报中提到,2014年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考虑各生产基地的投入成本,而于亚洲各地重新分配生产产能。

裕元还在东莞基地招聘5年以上的熟练技工作为生产干部,输送越南、印尼生产基地。中国低端制造业,转移了超过5万多“陆干”(大陆干部)管理越南厂区,是越南产业腾飞不争的事实。

从2009年开始,裕元鞋厂逐渐将制造厂房转移到印尼、越南等地,还有一部分也转移到了中国内地,导致工厂规模缩小,员工数量锐减。

裕元现在只剩下高埗镇的50多条主产线,员工也从巅峰时期的12万人变成了如今的1.2万人。

如果不是当年走出出海那一步,裕元就算能熬过高人员成本那关,也无法活过特朗普、拜登两任下的中美贸易战。

中国大陆本地生产贴牌链条今后要整体转移到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甚至印度,不仅是美方的战略逼迫,更是成本考量下无奈的选择。

中国就真的放弃低端制造业了吗?庞大的低端就业人口该如何解决呢?

谁敢保证我们将来不会像美国那样,因为失去制造业而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