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过一篇文章叫《 》,恶评如潮,今天重写一篇,观点其实一样,角度不一样罢了。

印度有几个产业很牛逼,全球首屈一指。

比如,仿制药行业、软件外包行业、医疗旅游行业,远程服务行业。

但这些基本上属于服务业,这类服务业的特点是,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较高,比如需要掌握英语,需要较高学历等等。

但印度人虽然很多人会说英语,但普及率也只有10%左右。

因此,大部分印度人并不能直接进入这些服务行业,更多的印度人是为这些服务业的人去服务,比如印度有大量的家政服务人员,在印度从事较高端服务业的人,家里通常雇佣一至两个佣人。

但依然有海量的印度人,既从事不了较高端的服务业,也很难在城市里去当佣人,他们依然是从事最低效的农业生产。

印度要发展,必将将劳动力从 低生产率的农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

但是,莫迪执政以来, 印度的农业工人比例从43%上升到47%。

同时,印度的劳动力参与率为42%,而中国超过了65%。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低,只有25%。

而印度的邻国(原来印度的一部分)孟加拉国,由于服装业大量进入,女性劳动参与率大幅提升,孟加拉国的人均收入已经高于印度了。

孟加拉国的服装产业,从哪来的?就是从中国转移而来。

自2012年起,中国服装业就逐步转移到孟加拉国,使得孟加拉国成为了全世界第二大服装生产国。

因此,印度就面临着一个现实,他要发展制造业,就必须吸纳中国制造业的转移,以提升印度人的劳动生产率。

但莫迪这数年来,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攻势。

先是退出了RCEP零关税谈判,印度政府在谈判完成正要签署的最后关头,退出了RCEP。

紧接着发动了对中国的小型贸易战,对大量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

然后在国内封禁了几乎所有来自于中国的APP,包括已经在印度建立庞大市场的Tiktok,对来自中国的几个手机巨头,也极尽打压之势 ,以各种理由进行罚款等管制。

最为严重的是,在边境这个老问题上还发动了边界冲突。

当下,中印双方的各种关系降到了冰点,双方直航已停止,商务人员的来往都有大量的障碍,经贸的管制双方都在叠加。

中国政府也对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制手段,前一段看到一个视频,印度要购买的一个德国设备,由于是在中国生产的,无法销售到印度。

但显然,印度错了!错得离谱。

退出RCEP后,莫迪 尝试通过与东盟、日韩等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来推动双边经济合作,称之为“印度+1”,意思是,印度要做中心。

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印度+1”战略并未带来如预期般的大量外资和制造业转移,使得印度在同越南、马来西亚等竞争对手的较量中逐渐落后。

全球企业选择将生产线从中国分散到其他经济体,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凭借更低的成本和较为开放的市场环境,迅速受益于这一变化。

而且,印度退出RCEP的政策后,并没有吸引到大量的外来制造业投资。

如今,5年已过去,尽管印度政府通过多项政策措施试图提振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但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商品出口增速仅为1.02%,远低于政府设定的预期目标。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印度对中国的高关税政策。

东亚产业链是一个整体,提高了对中国区的产品关税,就会让在印度投资开厂的企业的对外采购成本上升,从而降低了劳动力价格低廉带来的优势。

在印度智库的一份报告中说:“将免关税的中国商品引入印度可能会使中小微企业不堪重负,因为它们的小规模运营不太可能承受来自中国大规模制造业的竞争,”。

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真正由来——害怕竞争!

这与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那些经济民族主义者高呼“狼来了”是一回事。

事实证明,中国加入全球化分工,不仅没有什么狼来了一说,反而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了“狼”。

以印度这么丰裕的劳动力资源,这么年轻的人口结构,如若向全世界开放,印度才是未来的“狼”。

可惜,印度舆论中的观念太落后了,甚至将中国当作了所有领域的假想敌。

印度人以为,与东盟国家和日本韩国搞自由贸易就可以了,但RCEP的中心其实是中国区的制造业,将中国区制造业的产品全部高关税,会让那些与其他国家的零关税变得毫无意义。

相较之下,越南等国家不仅提供较低的关税,还为外资企业创造了更加友好的商业环境。

因此,跨国公司在决定将生产线从中国分散至其他地区时,更倾向于选择越南印尼等贸易保护不严重、营商环境更好的国家,而非印度。

14亿人口的印度,其对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远远低于只有1亿人口的越南。

今年莫迪失去了过往所向披靡的选举优势 ,虽然当选,但却是不过半。

在选举压力下,印度这头大象,要开始转向了,如果经济不好,印人党的前景可不太妙。

莫迪连任后,首先是与中国结束了边界纷争,达成了协议。一些人听信谣言,说什么土地割让,明明是一个边界行动规则,不存在领土的讨论,哪来的什么土地割让呢?简单来说,就是双方从原有的冲突点各自后退一定距离,脱离接触,以防止纷争再起,就是这么一个协议。

接着,在金砖国家会议上,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莫迪主动提出,要恢复直航,要修改两国受损的经贸关系。

更明显的变化是,印度又出现了想加入RCEP的声音了。

11月7日,印度政府最高公共政策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NITI Aayog)首席执行官苏布拉马尼亚姆(B.V.R. Subrahmanyam)当天表示,印度应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他同时认为,印度也应成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一员。

印度有不少的国内的知识分子和高级官员,都在呼吁重回RCE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美国的大选结果,一样影响了印度。

贸易战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因为川普在竞选前一个月,将中国、印度、巴西这三个国家列为将重点提高关税的国家。

10月,川普称印度是“最大的关税阻碍者”。9 月,他称印度为“非常大的贸易手段滥用者”,在川普选前的声明中,对中国是最强硬的,印度和巴西则仅比中国低一个档次。

川普宣称要向印度的软件服务业和药品行业加征30%的关税。

而在2019年,川普推动了取消印度贸易最惠国待遇。

2016年贸易战以来,的确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大量的跨国公司采取了中国+1的战略。

所谓“中国+1”战略,是指美欧日等国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中投资于中国的各产业“转移到其他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希望借此避免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

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墨西哥等国都受益于这一战略。

虽然有贸易战的因素,但中国的产业转移是迟早会发生的。在没有贸易战的时候,服装业转移到孟拉加国是自2012年开始的。

很显然,印度没有 抓住‘中国+1’的机遇。

现在孟加拉国,智利都在申请加入RCEP,印度面临到一个关键的时刻了。

根据协定规定,印度作为原始谈判国,在协定生效时即可申请加入。

也就是说,RCEP的大门对印度是完全敞开的。

而中国政府对RCEP的策略,也将更加开放。

当下,RCEP的协议版本,刚刚完成了3.0版本的全部谈判,除了工业制成品外,还增加了人员往来,投资便利、服务业贸易等更多开放的条款。

中国制造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并非中国的灾难,否则,欧美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就是欧美的灾难。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世界是一体的,任何一地的经济发展,都有利于所有人,身处市场中人的利益,长期来说是和谐一致的,不存在零和博弈。

中国更多地聚焦在中间品贸易上,也即为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提供各种原材料、机器设备、半成品。

中国对外出口中, 中间品贸易比重达到了 61.1%的历史高点。

生产还将带来需求,当地的民众富起来以后,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印尼整个的电商业产品大部分来源于中国。

印度那么多农民,要想摆脱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就必须想办法吸引中国的制造业的转移,莫迪指望日本韩国东盟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到他那里去,这是完全搞错方向。

因为日本韩国本国的制造业如果能转移的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转移到了中国了,而现在更主要的转移地是越南和印尼,凭什么去你印度呢?

而制造业最多的聚集地,不是在别的地方,就是在中国。

拒绝加入RCEP,主动与中国的贸易进行隔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所以莫迪十年下来,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不增反减,减少了几百万个。

当然印度还有一系列的不利于制造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比如工会制度。

三星印度工厂的工会最近搞了一场罢工,这些工人不仅要求拿到当地平均工资三倍以上的收入,还要求他们离职后让自己的孩子顶班。

一个工会黑社会盛行的地方,制造业怎么去呢?虽然莫迪改革了劳动法,但是工会问题,依然是制约印度发展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印度制造业不发达是因为劳动力素质低,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制造业是标准化工作流程,哪怕一个只上过两年学的印度人,只要经过训练,也可以适应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绝大部分制造业普工岗位,就是一个工作流程反复地做,做几千遍几万遍,哪有什么学不会的,文盲都没有问题。

那些说中国比印度能吸引制造业是因为中国义务教育搞得好的人,是完全的胡说八道,他们从没去过工厂。

我去过化妆品工厂,那里大部分的工人在贴标签,把产品塞进包装盒,在开着封塑机给产品过膜。

我去过电子厂,那里的工人,每天重复干一件事,就是将一个零件安装在某一个部件上。

我开过印刷厂,企业里的工人,大部分用切刀在切纸,在搬运,在用各种机器压纹,能看懂几个阿拉伯数字,就可以操作了。

哪里需要什么文化水平,绝大部分普工岗位的工作技能对文化的要求极低。

印度发展不起来制造业,不是因为文盲多,也不是因为工资不够低,而是因为 印度严苛的劳动法、遍布印度社会的工会、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印度始终将中国当作假想敌的民族主义情绪。

印度从西方学来的那套严苛的劳动法以及工会,人为地给予交易的另一方以特权地位,从而让投资者恐惧。

他们被错误的观念引导,以为给予工人特权地位就是保护工人,但没有想到的是,由此失去了外国投资,这种特权让印度普通人更加贫困。

正如很多人认为非洲好象没搞计划经济啊,好象是资本主义国家啊,怎么发展不了经济呢?我告诉你,当地大多是西方殖民地,大量的西方劳工制度和工会制度都阻碍了外来资本。

阿根廷也是一个工会势力强大,且劳动法严苛的地方,但明明有良好的资源和上百年的和平发展环境,但就是穷,并且是整个拉美外来投资最少的地方。

劳动力以为自己拿到了特权,其实这是失去了自由,正如法国德国的女性都拿到了婚姻分配财产的司法特权,但却发现没人愿意娶她们了。

印度只有融入东亚、东盟制造业产业链,才能让印度人获得参与制造业的机会,也只有改革劳动法,让劳资双方地位平等,让劳动力市场自由交易得以进行,才能让印度发展起来。

这一次川普的贸易战,也指向了印度, 印度要发展,希望依然在中国。

一个开放的印度,一个加入RCEP的印度,一个不搞贸易保护和民族主义的印度,一个专心发展经济的印度,是中印两国民众的福音。

中印之间的历史问题,也将随着经贸关系的紧密,逐步消解。

中国与越南之间,不也有历史问题吗?不也是有领土纠纷吗?不就和解了吗?至少不是中越关系中的主题了,每一年巨额的贸易下,无数民众都受益于这种贸易,谁愿意因为与普通老百姓八杆子打不着的领土问题,再起干戈来破坏这种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呢?

印度,只有向东看,才能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