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啉草酯属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最早于1997年由先正达首次发现了其生物活性,并于2005年首先获准登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其95%唑啉草酯原药和5%唑啉・炔草酯乳油(商品名“大能”)获得临时登记,用于防治春小麦和冬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截至目前,相关登记已达70多个,常见的剂型有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等。

1、关于唑啉草酯

唑啉草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杂草体内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唑啉草酯与该酶结合后,会改变其结构和功能,从而阻碍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缺乏脂肪酸会导致细胞膜的合成受阻,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会影响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能量代谢,以及信号传导等生理过程,致使杂草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分裂,进而导致杂草生长停止,最终死亡,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2、产品特点

(1)除草谱广,复配性好。唑啉草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野燕麦、狗尾草、稗草、黑麦草、硬草、菵草、看麦娘、棒头草等常见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唑啉草酯可与大多数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桶混施药,如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等,一次用药,禾阔双除,提高了除草效率,减少了施药次数和人工成本。

(2)内吸传导性强,杀草速度快。唑啉草酯能被杂草的叶片和茎吸收,并在杂草体内传导,可更有效地杀死杂草,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大或较难防除的杂草,内吸传导性有助于药剂到达作用部位,发挥除草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药后2天敏感杂草停止生长,1-2周内杂草叶片开始发黄,3-4周内杂草彻底死亡,缩短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的时间。

(3)施药适期宽,安全性较高。从麦苗2叶1心期至孕穗之前均可施用,唑啉草酯最佳施药期为禾本科杂草2-4叶期。

在推荐剂量、甚至超剂量下,对小麦和大麦的安全性都较好,正常使用时一般不会对作物产生药害,对后茬作物及环境安全。

3、使用方法

(1)防除对象。用于大麦、小麦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野燕麦、狗尾草、稗草、黑麦草、硬草、菵草、看麦娘、棒头草等常见禾本科杂草。

采用茎叶喷雾处理,确保喷雾均匀细致,不重喷、不漏喷,使药液能够充分覆盖杂草叶片,以提高除草效果。

(2)用药时期。从麦苗2叶1心期至孕穗之前均可施用,最佳施药期为禾本科杂草2-4叶期。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选择晴朗无风、气温10℃以上的天气及早进行化学除草,效果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用药剂量。5%唑啉草酯乳油一般每亩用量80-100毫升;10%唑啉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可用40-60毫升,具体用量,需根据当地杂草的种类、密度以及小麦的生长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切勿随意加大用药量。

注意事项

(1)药害风险。唑啉草酯可与大多数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桶混施药,以扩大除草谱,但不可与激素类除草剂如2,4-D、2甲4氯、麦草畏等混用,也不能与乙羧氟草醚、唑草酮及其复配剂混用,否则易增大药害风险,并降低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拮抗作用。唑啉草酯与精恶唑禾草灵、苯磺隆混用会有拮抗作用而降低药效,如需混用须现混现用,并适当加大精恶唑禾草灵、唑啉草酯用量。

(3)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气温5℃以下时用药,应抓住天气“冷尾暖头”时施药,强冷空气来临前不要用药,防止发生药害;同时,避免在强降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施药,以免影响药效和增加药害风险。

在施药后,要定期检查小麦的生长情况,如发现药害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喷施含芸苔素叶面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