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琳
大伯去世二十多年了。大伯生前在村子里任村干部多年,他是解放战争时期支前(支援前线战士,在后方抬担架)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员。大伯聪明,勤劳能干,脾气随和,三十五岁上,大伯母去世,撇下了五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八个月。
听村子里的人说,大伯母去世时,大伯在大伯母的棺材前,在给大伯母烧纸钱时,声泪俱下地说:“孩子的娘啊,我给你送钱,不求你别的,只求你有灵有性带上你的这帮小哇啦(指五个孩子)。”
周围的人们听了无不落泪。那些眼泪,一是心疼去世的大伯母那么年轻就走了,再是可怜五个年幼的孩子。尽管那时候,我的爷爷奶奶还在世,可是哪一个人也难能和一个母亲相比。那一年我母亲还没有和我父亲结婚。
二伯母已经有一双儿女,她小女儿才一岁,而且,二伯母自己身体不是很好,帮不上大伯家的忙。大伯那八个月的儿子,后来请求儿子的外婆给抚养,大伯每年从经济上给予补偿,无论是钱还是粮食,经常到时候就送到丈母娘家。一直到他八个月的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才从他姥姥家接回来,不再让姥姥代养。
大伯待自己没有娘的儿女们非常宠爱,他的两个女儿小时候的丝绸头花多的都让我十分羡慕,因为我母亲一生都没有给我买过一支丝绸头花。大伯五个儿女中,两个女儿,三个儿子,最大的是女儿,老二老三是儿子,老四是女儿,老五也就是八个月的孩子是儿子。
五个孩子,在入学年龄,大伯都送进了学校,两个女儿都是小学文化,二儿子是大学本科,大儿子和小儿子是初中。每个儿女在学校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两个女儿和长子当时因为遇到了国民经济最困难期,那时候全乡因为生活困难辍学的孩子几乎占到了村子里的百分之九十多,我也在那个时期辍了学,后来又走进学校的。大伯的两个女儿那时候辍学后,都不愿再读书,长子辍学后就当了本村小学教师,后来去了北京工作。小儿子初中毕业当了兵。
大伯母去世不到一年,我父亲和我母亲结了婚,从此,大伯的长女所有的针线活,都是我母亲手把手地教,织布纺线也是我母亲像待亲生女儿一样教会,甚至比待亲生女儿还有耐心,她不会的任何针线活,我母亲就代做,因此,虽然大伯五个孩子都没有了亲娘,穿戴上比很多村里有娘的孩子穿的还干净体面(也有大伯的丈母娘帮忙给做)。
在那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大伯因为是村干部,从生活上比我家好,我爸爸虽然带工资上大学,还没有毕业,月工资才32元,在那时32元钱只能买一斤玉米颗粒。大伯能干,在村子里担任村干部,那时候村子里允许农民开垦闲产地归个人种植,大伯家的白菜种了很多,放在地窖里,吃的时候拿出来,我曾经捡过二堂姐剥下的白菜帮子拿到家,母亲见到很高兴,弟兄们分家过日子,别说在那最困难时期,就是不是最困难时期,不觉得不正常。
大伯的二女儿比大女儿漂亮,性格温柔随和,大女儿还没有婆家,二女儿被大伯要好的一个外村也是村干部的人经常到他家,看中了二女儿的勤劳,对姐姐的指挥温顺、听话,亲自向大伯提出愿和大伯结为亲家,娶小女儿为他唯一儿子的媳妇。大伯的二女儿比大女儿年龄小七岁,就这样,年仅二十岁出头的二女儿先结了婚。
大女儿到了快三十岁才结婚,已经属于农村大龄女子,婚后一年,她第一个儿子降生,难产,大出血,被送到了距离村庄二十多里的南皮县城医院,急需要输血进行抢救,生命危在旦夕。
那个时候,大伯的长子在外地工作,二儿子在沈阳工业大学任教,小儿子在部队,二女儿自己也正怀孕在身,大伯已经五十多岁,自己在村子独立生活,虽然已经有大儿媳妇,不在一起生活。当大伯听到大女儿生命处在危险中时,立刻向村子里有自行车的人家先借了一辆自行车,然后又求近门侄子用自行车把他急速送到了南皮县城医院。
一进医院,大伯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先看望大女儿,而是首先请求医生化验他的血型,并说自己是需要输血的刚刚做了母亲的人的亲生父亲。医生听到他的话,看到他已经像六十多岁的老人,不无担心地说:“你自己这么大年纪啦,还不要命地来给女儿输血,我们做医生的,不能救了一个,再害一个,换个年轻人来为患者输血!”
大伯听后,着急地说:“不要看我年龄像六十多岁的人,实际五十多岁,身体好着呢,快,抽血。”说着就把袖子撸到了胳膊肘以上,伸出了胳膊。
医生在大伯的请求下,只好抽了血,经过化验,血型相符,就这样,大伯一次就为大女儿输血400毫升,使得大女儿转危为安,十几天后,母子康复出了南皮县医院。
五十多岁的大伯,为大女儿输血后,自己的生活靠自己打理,回到家后,就是喝凉水也得自己到水井里提出来供自己用,当他听到大女儿被他输血后,很快康复出了医院,非常高兴,从没有因为自己为女儿输了血没有人给他做一顿饭而感到苦恼,有时,自己还乐呵呵的哼着自己会唱的小曲,被有的人听见,都对大伯的心胸宽宏大度乐观点赞。
三年后,大伯的大女儿又生第二个儿子,情况和她生第一个儿子一样,大伯知道后,也是和第一次为大女儿输血一样,不过他年龄又增加了几岁,令南皮县医院的医生为之感动,这样的好父亲,真是凤毛麟角,不止一个医生说:“从医这么多年,偌大年纪,连着两次为救女儿输这么多血。”
其实,他们还不知道,偌大年纪的人是一个鳏夫,自己虽然儿孙满堂,在农村独自起灶生活。
大伯为他大女儿两次输血的做法,我在工作单位回到村子里听说后,认为大伯待女儿是我们那个村子里没有第二个做父亲的比得上的人,父爱如山,那一刻在大伯身上完全体现,超过多少做父亲的人!
大伯身体的确很好,自己独立生活几十年,只是到了八十多岁后,把自己的积蓄分给了大儿子和小儿子,因为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是农村媳妇,二儿子每月给他寄钱平均分给两个每天给他做饭的儿子家,大儿子和小儿子轮流管他饭,只是他自己不用再自己做饭了,生活一直能够自理,享年八十四岁,只生病三四天,就离开了人间。
大伯去世时,因为长孙在县城是公务员,儿孙都回了家乡村中,后事办得很隆重,小轿车几乎占据了村子的整个东西向街道,乡政府派了专人进行了吊唁,并送了一面党旗盖在了大伯的尸体上。
在那个时候,大伯三十五岁失去妻子,含辛茹苦把五个儿女抚养成人,为救大女儿生命两次输自己血的事情,人们无不议论纷纷。因为大伯母去世后,没有占穴,起坟扒出尸骨,重新打造一副棺材,和大伯同时出殡下了葬。
大伯走了二十多年了,他的大儿媳和他两次救了生命的大女儿也离开了人间。他的儿孙都离开了村庄,有在家乡县城的,有在沈阳的,有在无锡的,有在青岛的。
大伯,从三十五岁上失去妻子,一直到八十四岁去世,他不失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父亲,勤勤恳恳一生,在家乡是有口皆碑的人。特别是为了救大女儿生命,献出了一个五十多岁和一个近六十岁老人关系到自己生命的那些血液的事情,任何人提起来都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