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我常碰到一些学生,她们成绩很好。她们自尊心强,忍受不了被别人超过去。对自己要求很高。她们每天刻苦学习,丝毫不敢松懈,但反而越来越没有动力。她们对自己非常苛刻,有一点失误就自怨自艾,甚至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惩罚自己。
这样的学生给予人深深的爱怜,已经如此优异,为何就不能放松自己呢?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她们成为现在的样子?如何帮助她们探索自己到底是谁,看到自己的能力与局限?如何帮助她们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形成正向的自尊和健康的自体?带着这些疑问,我通过记忆重组干预,帮助这类学生提升自尊调节能力,拥有良好的自体感受。
好学生思维即致力于实现家长或教师的期待,力求在他人眼中成为优异学生。而执着于努力改变自身,过分反省自身,把结果和个人价值划等号,行为只是被外部恐惧驱使,缺乏内在动机的心理状态。
若不加干预,优异学生的思考方式或许会逐渐倾向于变为强迫性思考。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关于自己的价值、意义、自罪自责的想法以及关于他人的超越、进步,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大脑。来访者虽认识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想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曼丽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女生,成绩优异,在年级排在前几名。父亲从商,是个成功人士,平时比较忙。母亲是全职妈妈,负责照顾曼丽和姐姐。夫妻关系融洽,教育理念基本一致。母亲的管教方式比较严厉,对曼丽的成绩要求较高。
曼丽脑海中总是不受控制地出现,一些关于自己价值或嫉妒他人的思绪。后来演化为头脑中不断出现,我会不会头脑中又出现这些思绪的担忧。特别是上课、测验的时候,担心和焦虑会加剧,总是不受自己控制地想,测验会不会有出现这些情况。由此导致上课、测验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焦虑,内心痛苦。
曼丽出生在老家,当时爸爸在市区打拼,妈妈和奶奶在老家抚养曼丽到两岁,之后妈妈带曼丽来市里和爸爸一起生活。曼丽是家里小女儿,上面还有一个姐姐,曼丽出生时姐姐三岁,一直由奶奶在老家抚养,直到上小学才接到市里。
曼丽的主要养育者是妈妈,妈妈生完曼丽不久就出现产后抑郁,严重的时候根本无法照顾曼丽,整天哭泣,无法母乳喂养,抚养质量不佳。
曼丽出生后没有得到妈妈很好地照顾,一岁之内基本没有被妈妈抱过,曼丽和母亲的早期关系质量不佳。
由于曼丽妈妈出现产后抑郁,后来由奶奶照顾曼丽,但是奶奶还要照顾姐姐,精力不足。曼丽经常哭,奶奶为了不给曼丽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所以也不怎么抱曼丽,任由曼丽哭,曼丽哭累了就睡了。
曼丽在早期没有获得足够的自体客体感,妈妈由于严重抑郁,没有办法和她共情。奶奶由于年老,没有精力也没有办法和她共情,两位主要养育者均不能准确感受曼丽的需要和感受,缺乏养育者镜像化,使曼丽无法理想化她们。这让她无法发展出健康的自体感,低自尊且缺乏共情能力。她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无法忍受他人超过自己,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加之妈妈现在对她的教养方式比较严厉,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渐渐使她形成了好学生思维。
曼丽详细讲述了她的困扰,起初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她脑海中会突然出现一些关于自己价值或者嫉妒他人的思绪,当她意识到的时候会很紧张,告诉自己注意力要集中,于是慢慢发展出一个新的表现,即在上课时她会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想“一会儿我会不会有走神啊?”一节课有三次左右这样的情况,对学习很在意的她由此非常紧张、焦虑。后来发展到在测验的时候,她也会不停地想“我一会儿会不会有走神啊?”由此陷入越担心头脑越混乱,测验受影响,学习成绩退步的循环。
通过记忆重组干预,我帮助曼丽了解自己好学生思维的来源,曼丽感到被理解,这使她的自体感开始变得有生气。我对曼丽的个人成长历程给予了肯定,认为曼丽非常不容易,逐渐支撑起她不坚定的自体感。曼丽发自内心地说:“那时候的我真的很可怜,但是我也很坚强,不是吗?”通过场景重建干预,让她的优势被看见,被内心接纳,成为她自尊的基石。
我帮助曼丽挖掘自身和身边的资源,同时会谈曼丽的父母,指导父母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增强共情能力,不仅能共情曼丽的情绪,还能共情曼丽的认知。看到曼丽的不易和优点,充分表达内心的感受,让整个家庭的力量流动起来,帮助曼丽重建健康的自体。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曼丽从过去的每节课都出现强迫思维,到现在已经很久没有再出现了,她自己感觉轻松了很多。在期末测验中,曼丽各科的成绩取得了进步,考了年级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