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给家里的长辈拍过照片了?
在上海奉贤,有这样一支青年志愿者团队。十多年来,这群热爱摄影的小青年,走进上海各地的农村、社区、敬老院,为两万多个素未谋面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拍照服务。这其中,可能就有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
“80后”退伍军人郑瑜是团队的发起人,也是金海街道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他给团队取名“拾光”,寓意“拾起老人美丽的笑容,定格老人幸福的时光”。
日常工作之余,平均每个月,他和团队伙伴们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10余场志愿服务。最多时,他每年只有5天属于自己的时间。
许多人问过郑瑜,在手机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拍照片,似乎简单的不值得一提,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
郑瑜笑而不答。
那故事,就从第一张为老人拍的照片讲起。
心愿
“弟弟,你肩膀上这个‘大家伙’,是拍录像还是拍照片的?如果能拍照片,能不能给我拍一张,我想留给我的小辈。”
时间回溯到2013年。那时,郑瑜是金海社区一名负责摄影摄像的社工。那年春节,他跟随领导去齐贤村老年过渡房慰问困难家庭。当他扛着摄像机录像时,一个苍老瘦弱的身影穿过人群,好奇地打量着那台设备,拍了拍他的肩问。
“我有些惊讶,因为印象中农村老人,不太会对拍照片有需求。”郑瑜回忆。但遗憾的是,那是台不能拍照的摄像机。
“哦,那算了。”老人转身离开,背影有些落寞。郑瑜的心情变得复杂,有点心酸,也有点内疚。
那天工作任务很重,下班很晚,但回家路上,郑瑜忍不住回想那位老人和她的心愿。“按理说,那时手机功能已经很强大了,拍张照片不是很方便吗?又或许,这张照片真的对她很重要?”
怀揣着如此疑虑,过了几天,郑瑜再次回到那里。他找到了那位老人,为她和七八个差不多年龄的老邻居拍了照。
“拍的时候还没啥感觉,直到我把实体照片递到她们手里,老人们竟开心得像要‘化掉了’,把照片紧紧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止不住地笑。有些老人把照片夹进自己贴身衣服的内袋里,有的用好几层塑料袋把照片包起来,还有的转身回家,把照片收进自己床头的小皮箱里,和年轻时的嫁妆首饰放在一起。看到他们眼神里的满足,我突然特别感动。”
在交流中,郑瑜意识到,原来许多农村老人,这一辈子都没拍过一张像样的生活照。而已成家、离开农村的小辈,也因为工作忙、回家少,鲜少会记得给家里的长辈正儿八经拍张照片。有些老人会担心,等到自己故去,没办法为亲人和小辈留下些自己的痕迹,随着时光推移,自己的容貌会被忘记。
那之后,郑瑜偶尔会去其他农村给老人拍照。尽管时隔十多年,但有张照片,始终印刻在他脑海里,成为他决心要为更多老人“拍一张照”最初最坚定的起点。
那天,郑瑜给许多老人都拍了照,大家用不同的姿势和不同的亲友邻里合影,欢声笑语一片。直到活动尾声,人群逐渐散去,一位旁观许久的老奶奶才走到他跟前,说想拍一张单人照。
郑瑜答应得爽快:“这容易啊,这里有假山、有竹林、有花坛,哪里好看我们就在哪里拍。”但老人却说:“要找个背景干净点的,我想拍张遗照。”
原本还沉浸在欢快活动氛围中的郑瑜顿时哽咽了。他带着老人走到一面白墙前,使劲作怪腔逗老人,想记录下对方欢笑的瞬间,取景器后的自己却湿了眼眶。
“很多农村老人过世后,遗照往往就是身份证上那张证件照,严肃、板着脸,因年代久远,像素糊得不成样子。”郑瑜说,“影像的留白会成为人生的遗憾。作为留在这世上最后的纪念,我想为他们拍下一张面带笑容的、轻松欢快的、最好看的照片。”
那天之后,郑瑜正式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10个“80后”组建起了志愿服务队。每逢周末就扛着相机,跑到农村、社区和敬老院,坚持做一件事——免费给老人拍照。
意义
一张照片,对农村老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郑瑜看来,“是陪伴、是见证、是自己,更是摁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某次,他在奉贤某农村开展志愿服务,一位路过的老人问他,两小时后,还在不在村里,他也想照相,郑瑜答应了。
“那天我等了很久,过了约定时间,老人还没来。我有些担心,刚准备去他们家看看,就看到他搀着老伴颤颤巍巍走来。”郑瑜记得,那位老伴的身体状况已是肉眼可见很差,布满褶皱的脸庞几乎没有任何光泽,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艰难。
老人说,老伴已是癌症晚期,去医院化疗时,在路口看到有拍照片的活动,便想好了回来一定要拍。“我和我老爱人这辈子没拍过一张合照,万一她走了,这张照片上的她也能继续陪着我。”
“你不要觉得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变好了,手机功能也进步了,许多老年人都会自己拍抖音了。其实上海农村里70多岁的老人,有些依然不太会用手机,也很少有机会拍照。”郑瑜说,这也是他如今更喜欢往更偏、更远处的农村去拍照的原因,“因为那里的老人更需要。”
几乎每隔几个周末,郑瑜就会带着团队去到奉贤各个农村,10多个人分成几个小组,花一整个上午,去不同的宅基小组,走进每户老人家里拍照。
他们拍的每张照片,背景都不同。有坐在包了浆的藤椅上,有家门前花开正旺的梨树,有用了几十年的老缝纫机,有修补了无数次的渔网,也有熏得焦黑的灶台。郑瑜印象最深的,是在奉城镇一处即将动迁的老房前,他给一户六代同堂的人家拍了全家福,那家的小辈是特地从国外飞回来的,房子破破烂烂,但人们的笑容灿烂。
其实,在村委会搭个统一的背景装置,让老人们自发前来,会更省事儿。但郑瑜觉得,只有在家里,老人才会展露出最自然放松的一面,拍出来的照片也更具有生活气息。“加上城市化推进,许多农村老人都面临宅基地拆迁、集中上楼,留下与自己生活了几乎大半辈子的老房和老物件的合影,是人生经历的亲密见证。”
拾光团队的成员沈佳峰曾拍过一位得了白癜风的老奶奶。团队开展活动时,这位老人一直观望却不敢走上前来。面对邀请,她起初有些迟疑。原来,老人年轻时很爱美,拍了许多照片,老了却患上白癜风,虽然生理上不痛苦,但内心总觉得自己成了“丑八怪”,从此抗拒照镜子,更无法面对自己的容貌。
沈佳峰听完很受触动,给老人拍完照后,他用手机软件修图美颜,尽可能还原老人健康时的模样。“老人接过照片时,特别激动,一遍遍地摸照片上自己的脸。这是她原本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有时,比照片更珍贵的,是拍照的过程。郑瑜说,某年除夕,他曾在某居民社区开展公益拍摄。因需求过于旺盛,有户人家从19点等到深夜23点。他本以为老人会有所埋怨,但敲开门,却是一家人整整齐齐,满怀期待。尤其是那户人家的老人,特别兴奋。他拉着郑瑜一再道谢,说因为等着拍照片,家里的小辈们才没有像往年般吃完年夜饭就匆匆离开,这是十几年来,一家人首次聚在一起看这么长时间春晚。
拾光团队也策划过“把爱大声说出来”“金婚老人摄影”活动,买了些简单的装饰道具,给农村老人们补上婚纱照。一开始,许多老人很羞涩,放不开。在团队的起哄下,老爷爷开始搭上老伴的肩膀、搀起手。农村老人不善表达的感情,在彼此对视的眼神中被具象化、被定格。“有句歌词怎么唱来着,‘我只要你记得此刻,你眼里我的样子’。”郑瑜边回忆,边唱了起来。
接力
一台相机、一沓相纸、一个打印机、一个相框,这是小拾光团队志愿服务时的标配。但郑瑜坦言,由于经费有限,最初的设备十分简陋,仅一台相机,每次拍完,要隔一两周才能洗出来送回去。
直到一次遗憾发生,郑瑜才意识到:“有时,这样来不及。”
那天,小团队去到奉贤某敬老院拍照。有位老奶奶特地翻出珍藏的红色呢大衣,早早等候在大厅。她说要拍张好看的照片留给小辈。长久以来,这个心愿一直没机会实现。
照片拍好后,郑瑜相机的存储卡突然出现问题,加上工作忙,冲洗完照片回到敬老院,已是20多天后。当他分发完所有照片,唯独没有找到那位老人,护工告诉他,老人已在几天前去世了。郑瑜心情沉重,立刻下单了相纸和照片打印机,他不希望“来不及”的故事再次上演。
十多年来,郑瑜拍摄过的农村老人不下2万人次。对于一支纯靠“为爱发电”的志愿团队而言,相纸、相框、打印机,包括团队出动时的日常开销,都是笔不小的数目。
曾有过一段时间,郑瑜和团队走到了要放弃的时刻。但原因不是钱,而是意义感。
郑瑜说,最初,他把“给老人免费拍照”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我以为跑到宅基上,随便拉个老人就能拍。”但事实是,进村拍照,困难重重。
许多谨慎保守的农村老人,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心善的人,跑这么远,还免费拍照,总担心郑瑜所有图,不愿理睬;有些村干部,担心他们是某种新型诈骗,不欢迎,有时还要驱赶。
坚持给老人拍照的第六年,某一天,郑瑜和队员们再次去到奉贤某个村。一个下午、十个人,只拍到6个农村老人。傍晚,沮丧的小伙伴们走在夕阳西下的稻田边,有人忍不住冲郑瑜发了火:“你说我们牺牲自己的周末,不陪老婆孩子和自己的父母,跑来给老人拍照,结果人家根本不搭理你,还要骂你,做这件事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如解散吧。”
郑瑜没有接话,但内心也打下一个问号。“我当时想,再坚持一年,如果境况没有改变,就放弃吧。”
但转折很快发生。机缘巧合下,媒体关注到郑瑜的故事。许多人因此知道了这个团队,被他们的善意所打动。曾拒绝过郑瑜的村干部们重新联系他,一些政府部门、委办局、甚至是企业,也主动联系郑瑜,想要提供帮助。那之后的几天,郑瑜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濒临解散的团队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如今,拾光团队的相纸、打印机是金海街道、奉贤团区委、奉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支持的,相框则由在奉企业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上海馥松食品厂赞助了分发给农村老人的免费蛋糕,上海达达电气公司还给团队配备了一套露天电影放映装备,拍完照片,老人们还能看场露天电影。
每一年,都有许多年轻小伙伴陆续加入。如今,郑瑜的拾光团队从最初的10个人增长到30多人,“90后”“00后”成了主力军,团队的平均年龄竟与10年前无异,应了网上那句热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这是一场爱心接力,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郑瑜说。
但最核心的力量,仍然是老人们的笑脸。
前不久,小拾光团队到柘林镇临海村开展志愿服务。接近尾声时,原本聚在一起拍照乐呵的老人们突然都散去了,没有感谢,也没有寒暄告别,留下郑瑜和团队独自善后。
没想到的是,当团队驾车驶离时,却看到原本散去的老人们竟全都聚在村口,乌泱泱一大片,远远朝着他们挥手。老人们的夹道相送,让郑瑜和团队里几个小伙伴,顿时热泪盈眶。郑瑜才知道,原来是村里一位活跃的老人,策划了这场惊喜。当他们摇下车窗时,许多老人都围了上来,有人说“这些弟弟妹妹真是好”,也有人说“你们下次再来,阿娘给你们烧咸酸饭”。
那个傍晚,在同样夕阳西下的稻田边,郑瑜觉得,自己找到了8年前心中那个问号的答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沈思怡
微信编辑:Rong
校对:CP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