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四名郑州女大学生为了品尝正宗的开封灌汤包,毅然决定连夜骑共享单车前往开封。这一英勇的行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热门话题。随后,众多大学生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投身于夜骑开封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的寥寥数人,逐渐壮大至成千上万的参与者,夜骑开封已然成为展现青春活力的新风尚。社交媒体上,关于夜骑开封的攻略和心得分享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活动的传播。

夜幕之下,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尽情释放,年轻一代以勇敢和探险的姿态,追逐着内心的梦想。但这一充满现代气息的壮举,也不禁让人回想起古代人口流动的传奇故事——西王母诏筹事件。

西王母诏筹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汉末年,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民生凋敝。《汉书・薛宣传》记载,成帝永始二年,世间异象频现,连年歉收,国库空虚,百姓饥饿,流离失所,疫病流行,死者数以万计,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盗贼趁机四起。

《汉书・孔光传》也记载:建平三年,日月失色,山崩河溃,五星运行失常。整个社会秩序因此陷入深重混乱,严重动摇了朝廷统治者的威信。

在那个迷信盛行的时代,一系列异常天象似乎都在预示着朝代的衰颓。据统计,西汉皇帝(包括王莽)因灾异而下罪己诏达28次,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西汉晚期。在这些罪己诏中,皇帝对灾异所象征的“天谴”表现出敬畏之心,自我反省,以期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建平四年的到来,对于已经饱受自然灾害和神秘异象折磨的西汉帝国而言,无疑是伤口上撒盐。就在前一年年末,一场地震刚刚撼动了大地,而此时,正月刚过,日食的阴影又笼罩了天空。在那个时代,这些都被视为大灾将至的凶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重的精神压力终于击溃了本就人心惶惶的民众,使他们普遍陷入了“末日将至”的恐慌心态。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持续三个月,波及天下三分之一的郡国的大规模事件——“行西王母诏筹”事件。

自这年正月起,关东二十六郡国的百姓行为异常,举止诡异。一夜之间,人们纷纷佩戴起细小的禾秆或麻秆,将其作为“筹”相互传递,宣称这是“行西王母诏筹”。参与者们相信,这些临时的“筹”将成为他们未来免受灾难的护身符。

民众间私下传递禾秆或麻秆的行为,迅速蔓延成一片熊熊烈火,人群如潮水般涌动,浩浩荡荡地向长安进发。在向西前往长安的途中,民众的行为愈发怪异和狂热。

他们有的披头散发赤脚奔跑,有的骑马疾驰几乎癫狂,他们一路翻越关卡,跨越城墙,表现出极高的宗教热情。

抵达长安后,民众在街巷和小路上聚集,夜晚时分,他们手持火把攀上屋顶,击鼓呼号,相互惊扰,史书记载:“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并且“设 (祭) 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举行了对西王母的盛大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过程中,有人专门负责分发符书给参与者。活动的组织者假托西王母之口,向民众传达信息,“母告百姓”,命令每个人都必须佩戴符书,声称:

佩此书者不死。若不信吾言,可查看门枢之下,必有白发。

这种神秘的指令,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迷信和狂热。

背后原因

在西汉末年这个充满天灾人祸的时代,民众将避难求生的希望寄托于掌管长生不老的西王母,并非出于偶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西汉时期,百姓的生活根基在于农业,他们的生计依赖于风调雨顺。一旦气候异常,打乱了正常的农耕节奏,影响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更是波及整个社会结构。

西汉末年,气候异常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日食、陨石雨等天文异象更是让本就脆弱的统治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皇帝也感到恐慌,普通百姓的安全感更是荡然无存。

其次,在那个迷信盛行的年代,各种天文现象被解读为上天的惩罚,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朝代衰亡的预兆。

而在汉代的神话与宗教信仰中,西王母掌管生死,拥有长生不老的灵药。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而言,西王母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救星,他们渴望通过西王母的庇佑来解除苦难,寻求安宁,甚至希望能够“不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事件在朝野之间引发了巨大的震撼。《汉书》作为西汉历史的权威著作,书中八次提及“行西王母诏筹”、“讹言行诏筹”、“讹言行筹”以及“讹言,持筹相惊”等词语,充分说明了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行西王母诏筹”事件映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心理恐慌。民众的集体游行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也给统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这一事件也展现了宗教信仰在民众中的强大号召力。

西王母的崇拜与早期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追求的修仙目标即是长生不老,因此在道教的神祇体系中,西王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民众从道教发祥并活跃的地区出发,跨越二三十个郡国,最终抵达长安,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道教在当时的社会传播范围,也彰显了其影响力之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这一事件也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深层次的思考。从现代的角度重新审视“行西王母诏筹”,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悬疑色彩,同时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那些匆匆赶路的游行人群,是否遵循着某个特定的约定时间?游行的参与者究竟是生活无着的流民,还是隐藏身份的权贵阶层?成千上万的人跨越千里聚集长安,这样的行动所需的经费对于受灾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个团体或个人的组织和策划?

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宗教信仰的运作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挖掘和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今对比与思考

大学生夜骑开封与古代的西王母诏筹事件,在多个层面上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首先,在集体行动的发起上,两者均由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触发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在西王母诏筹事件中,一则关于西王母诏筹能够消灾解难的传言,使得关东二十六郡国的民众纷纷投身于传递诏筹的行列,最终汇聚成一场向长安进发的壮阔景象。

而大学生夜骑开封则是由四位女大学生追求开封灌汤包的简单愿望,骑共享单车前往开封的行动所引发,通过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激励了无数大学生相继效仿,形成了一股夜骑开封的风潮。

其次,在传播模式上,两个事件均展现了迅速扩散的特性。在西王母诏筹事件中,民众通过私下传递禾秆或麻秆,迅速点燃了社会的广泛参与,这种传播方式与现代的病毒式营销异曲同工,人们在传递过程中相互激励,参与群体不断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夜骑开封的传播同样依赖于社交媒体的分享和推广,各种视频、攻略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使得夜骑开封的活动影响力日益扩大。

再者,两个事件均体现了人们对特定目标的追求。在西王母诏筹事件中,民众将避灾的希望寄托于西王母的信仰,期望通过佩戴诏筹来求得平安与长生。

而大学生夜骑开封则反映了年轻一代对青春自由的向往,他们在骑行中挑战自我,释放青春活力,体验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这两个事件所折射出的人们的心理需求、社会问题以及价值观念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从心理需求的视角来看,西汉末年的民众在连绵不绝的天灾人祸中,安全感极度匮乏,对生存和未来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他们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西王母,这反映出在逆境中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深切渴望和对神秘力量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较之下,现代大学生的夜骑开封行为,则是在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出于对青春自由的向往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这一对比揭示了不同时代人们心理状态和追求的演变,凸显了现代人对个体情感体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更加重视。

无论是现代的夜骑还是古代的诏筹,它们都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个片段,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通过对比这两个事件,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类始终在不断地探索追求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