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缨杀敌
1950年陈赓在越南的“秘密使命”完成后,便准备回国。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陈赓心系前线,通过广播、报纸等方式了解朝鲜战争情况,他认为美国将又以联合国的名义,对我方采取行动,但目前至多是轰炸,中国已成为破碎之躯,索性让其轰炸,大不了战后再建设。
一回到北京,陈赓便向中央请缨杀敌!毛主席曾在某次谈话中讲道“陈赓就是好战,刚听说和美帝打,便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陈赓回国没几天,便开始准备入朝作战,还亲自前往前线进行侦察。
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陈赓,发现朝鲜和越南的战斗形势完全是两回事。不过他没有改变想法,坚决要带兵入朝作战。1951年3月,陈赓便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带领第12军、15军、60军入朝作战。
抵达朝鲜
陈赓步入朝鲜战场时,正值我军发动第五次战役后期。这次作战虽取得不小成果,但由于我军装备和技术的落后,也遭遇美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袭击,导致第60军一个师伤亡惨重。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便召开战役总结发言,陈赓将军也参与其中。彭老总先自我批评,然后对各兵团进行分析。其中韦杰所指挥的第60军,受到彭老总的严厉批评。“你是怎么指挥的,让我方一个师的部队损失惨重!”
由于彭老总在气头上,司令部气氛凝重,谁也不敢讲话。邓华身为副司令员,想缓解下沉重的气氛,但不知如何开口。他便示意陈赓,让他劝劝老总。
陈赓笑嘻嘻的站起来,对老总说:“老总别生气了,你看大家都不敢动一下,而且会开了多半天肚子早饿了,要不咱们休息一下,等下接着再开?”
彭德怀看着陈赓笑嘻嘻的样子说道:“我看是你陈赓,肚子饿了吧,那就吃饭!”在彭老总走后,其他指挥员便围着陈赓说:“陈司令,你可是救了我们了,我们真是憋着尿也不敢动啊。”
在这次会议后,陈赓便叫着王近山和杜义德一同前往第三兵团。陈赓注重调查研究,一到目的地,便开始会见干部、听取汇报、召集会议等。对第60军的问题,陈赓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各作战单位都进行了检查,总结经验教训。
战术设想
当时司令部准备发动第六次战役,陈赓便对第三兵团进行各项准备工作。随着各种资料的了解,陈赓便常常沉浸在思考中,如何才能进一步改善形势,探索最适合我军作战的方法和手段。
随着战事发展,陈赓的想法愈发清晰。11月15日陈赓便下令让第三兵团的第十二军加入第二十兵团作战。为此陈赓便特意作出指示,第一,前线兵力要节约使用,加强纵深,加固据点。第二,炮火支援要及时,组织隐蔽火力进行突然袭击。第三,志愿军不必死守据点,在给敌人造成巨大伤亡后,及时转移,利用敌方立足未稳打反击,这样可以不断歼灭敌人。
陈赓提出的这三点战术设想,跟以往最大的不同,便是不必再死守阵地,灵活转变。西线第四十七军通过这种打法,有效的阻击了敌人的攻势,效果明显。
在作战中,陈赓又发现坑道作战的好处,为此便率先在第三兵团内进行推行,使得前线阵地很快坑道化,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1952年4月26日的官岱里西山的防御战斗中,陈赓的部队抗住美军的多次冲锋,证明了坑道工事在防御战中的优越性。
志愿军第四十七军曾在战斗中用过坑道工事,取得不错效果。志愿军司令部多次发出指令,及时推广一线部队挖坑道的经验。陈赓意识到坑道工事的战略价值,为此便专门召开一场关于如何构造坑道工事的会议。
上甘岭战役
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亲自来参加会议,因为不久之后,他所带领的部队将换防上甘岭,特意前来听取各军的防御经验。会议结束后,秦基伟便向陈赓反映,他所接防的阵地坑道工事较少,很不利于我军作战。
陈赓听后便下令,调来第三兵团第十二军和第六十军的技术能手,去帮助秦基伟构建坑道工事。他们每昼夜组织4、5班人轮流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的为第十五军构建了以坑道为骨干的坑道体系。
在此后爆发的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调动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出动飞机3000架次,对我方上甘岭阵地发动猛烈进攻。
对方的炮兵火力密集程度,堪称世界最高水平。在持续长达43天的战斗中,我方以坑道工事为基础,共击退敌军900多次的进攻,让美军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