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这个纷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都要隐藏自己真实想法的一面,有的人是习惯于隐藏自我内心,有的人则是不得不隐藏起自己的另一面,这让很多年轻人调侃道,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戴着一个面具,不得不说这样的伪装还是会让人感觉到疲惫,因为每个人都在伪装的画,你无法辨别站在你对面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它又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接近,虽然做人不能总把别人想得太坏,可是面对陌生人常怀一份警惕心是没错的。
说到伪装就不得不提到《聊斋志异》了,这一本书记载了很多的妖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凄惨唯美,有的也确实有点吓人,很多人都不敢在晚上看这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最为特殊,那就是《画皮》。《画皮》这个故事非常的有意思,讲述的是一个恶鬼伪装成人的故事,如今也被人改编成了电影。而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人以《画皮》为背景创造了一幅画,这幅画叫《窥窗见鬼图》,作者不详,但是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很多细节,曾经吓到了不少人,很多人也纷纷表示根本不敢放大去看。
一:求助的女子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就是《画皮》,《画皮》里有一个人物,他叫王生,王生的生活非常的平淡,没有丝毫的波澜,突然有一天,王生在回家的路途当中遇到了一个美女。看到美女王生就上前搭讪了一番,经过他和美女的攀谈,这才得知,这个美女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无家可归,她没有了去处,此时王生就想邀请美女到自己家中,让美女在自己家住一晚。在外面看来,王生这是帮助美女,但是对于王生自己来讲,他实际上就是看中了女子的美貌。
殊不知色字头上一把刀,他的这一做法也让他处在了危险当中。王生他有原配妻子,对于一个已经有妻室的人来讲,自己的老公在外边领回来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作为妻子她肯定不同意这个来路不明女人在家中住下,劝丈夫把人赶走,免得惹上麻烦。但王生那里肯听,于是他就把这位美女安排到一个偏僻的书房当中,之后王生每天都会来到这个偏僻的书房和美女幽会,此时的他好不快活,却不是危险正在一日日逼近他。
二:奇怪的老道长
这一天,王生和那位美女幽会结束,但是当他出家门的那一刻,他发现自己旁边有一个老道士,老道士看向了王生,皱了一下眉头,此时王生非常奇怪,为什么老道士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劲。没有等王生开口,这位道士就开始向王生问到,他最近有没有发生奇怪的事情,或者家里来没来奇怪的人。
王生知道自己领回来一个美女,他以为这个老道士是他妻子派来试探他的,他对老道说自己家里一切正常,也没有任何陌生人。但老道却仍然在追问,他告诉王生,你的身上有一股非常邪恶的气息,如果没找到源头,很有可能未来你就会有杀身之祸。
王生根本没有理会老道的说法,所幸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天色慢慢暗了下去,这个时候又到了和书房中美女幽会的时刻,不过这次他发现书房的门怎么也打不开,无奈在窗户上破了一个洞往里看去,但这一看却吓了王生吓了一跳,自己的美人不见了,书房里只有一个长相非常恐怖浑身发绿的怪物。
三:画着人皮的鬼怪
此时王生就非常好奇,屋子里的美女哪去了?难道是被这个鬼怪吃了吗?后来在清朝就有一个画家画了这幅《窥窗见鬼图》,这幅图里的内容就是王生所看见的场面,在整个的图画当中,王生趴在窗子上,看着里边。在书房内部,有一个绿色的鬼怪正坐在桌子之前,手里拿着画笔,好像在画一些什么,后来有人凑近了仔细一看,结果了吓一跳,这个绿色的鬼怪画的并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张精美的人皮。此刻王生才真正明白,每天和自己幽会的美女其实根本不是人,他就是一个绿色的鬼怪。
这个时候王生才真正想起来老道的话,此时,王生的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找到老道,并且让老道教自己怎么样才能安全地活下去。但是在《画皮》这一章节当中,王生最后还是被鬼怪侵害,可能王生不贪图美女的美貌,他的生活可能还是一帆风顺,但王生看见美女起了色心,忘记了妻子的叮嘱,最终把自己害了。
四:吓人且精美的画作
这幅画作被很多人称为吓人的画作,但它又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甚至当年慈禧太后对它都非常的喜欢,可惜的是没人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画作的细节看出作者的绘画水准十分的高明,他把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一笔一划刻画的非常完美,就连王生透过窗户偷窥的眼神,都能看出他的情绪来。
在这幅画当中还有一个令人称奇的地方,古代的家具大多数都是木质的,王生则是把这位美女放在了书房当中,作者在画这幅画的时候,考虑到了书房当中的书纹路,他把这些都画得非常清晰,总体来讲,这幅画可以被称为精品中的精品。虽然这幅画作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不过由于遇上了动乱时局,在出逃的过程当中,这幅画被意外遗失,流落到了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王生受到了鬼怪的伤害,但是好在王生有一个十分贤惠的妻子,也正是因为他的妻子王生才能够重新活下来,这个结局也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但是这幅画和《画皮》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道理,对待任何事情,我们不要看其表面,永远要究其内心,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够真正地了解到事件的内涵。
参考文献
《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