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毫无疑问是我国高等教育天花板级别的高校,能考上清华的学生就算不是高考的状元,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学霸,再加上清华大学的全面培养,毫不夸张的说,从清华大学走出去的学生,可谓是相当抢手了。
而在外界的印象中,其他学校的大学生是毕业后“找”工作,而清华的学生则是工作单位上赶着“求”他们去上班,毕竟清华的学生就那么多,如果招聘中不能更积极热情一点,香饽饽早就被抢光了。
而如今到了11月,秋招已经进入尾声了,金九银十一过去,秋招的热度也逐渐下降,但各大企业却没有停止招聘,北京地区的双选会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清华也不过如此!”秋招现场冷冷清清,过来人一句话说出现实
有其他院校的毕业生参观清华大学的双选会,想看看清华大学的秋招双学会是什么场面,本意是长长见识,没想到现场画面却令他大失所望,甚至发出感慨——清华大学也不过如此!
通过这名毕业生晒出的清华大学秋招现场来看,场地非常宽敞,但人数却是寥寥无几,不仅学生少,而且企业招聘的负责人也很少,企业的展位倒是设置了不少,但几乎每个HR都兴致不高、爱答不理地坐在那里玩手机。
就连来参加参会的学生,也是兴致缺缺,个别企业展位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整个秋招会场冷冷清清的样子,不仅如此,放眼整个会场,优质大企业也寥寥无几。
这名毕业生因此感到唏嘘,甚至找到了内心的平衡——清华大学也不过如此嘛,校招企业的质量一般般,招聘热情也一般般,看来清华也没有外界吹嘘的那么厉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过来人一句话,说出扎心现实——清北的早就有好工作了,好企业根本没必要去线下招聘。
事实也的确如此,别说清华这样的天花板级别高校了,就连C9高校以及其他985名校,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多数已经找到心仪的工作了。
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或许对线下招聘会趋之若鹜,但对于清华的学生来说,很多企业即便到清华去校招,也未必能招到学生,名校生对信息的收集能力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凡遇到感兴趣的企业,线上招聘刚开启,毕业生们就已经在线上递交过简历了,顺利的话现在已经拿下心仪企业的offer了。
名校生和双非毕业生之间的差距,并非是努力能够补平的
不少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都有这种心理——喜欢在名校生身上找平衡感,看到清华校招冷冷清清,就觉得清华大学也不过如此,看到985名校的毕业生和普通一本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央国企,就觉得人家的985也是白考了。
但事实上,只有过来人才明白,名校之间的参差一直存在,而且是多少努力都无法抹平了,就以电网为例,专业相关的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电网,但985、211的毕业生进入电网、和双非的毕业生进入电网,所签署的合同类型也是完全不同的。
家里有孩子入职过央国企的家长都知道,A类合同和B类合同完全不同,待遇和发展上的差距是无法相比的,为什么说名校和双非院校的差距之间是努力无法抹平的呢?因为即便你从双非本科努力到211的研究生,依旧会因为本科出身的限制,影响今后的发展。
很多人觉得企业这样的做法是歧视,是不公平,但之所以多数企业都这样去做,就说明这是历年来招聘的经验之谈,况且追本溯源,对本科院校的重视也是对高考成绩的重视,毕竟高考毫无疑问是最公平的考试。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