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注释”也是“襄阳说”的“权威结论”,今天就此十问人民教育出版社,希望能够得到回应。

一、2003年“注释”对吗?南阳郡和“南阳”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吗?

45000平方公里的南阳郡在685平方公里的南郡襄阳境内吗?

同期的医圣张仲景是今天的湖北襄阳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2019年“注释”对吗?你们为什么不回应本人的文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师表〉“南阳”注释的八大错误》

三、

“隐居于隆中”是诸葛亮说的“躬耕于南阳”吗?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隐居”?隐居的主体是什么?诸葛亮在“南阳”是“布衣”还是当官的?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为什么说“玄卒,亮躬耕陇亩”“躬耕于野”?陈寿为什么不用“隐居”?

四、《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诸葛亮能够胜任管理赋税的军师中郎将一职和“躬耕于南阳”有什么关系?

五、

“古隆中”不属于南郡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蜀汉建兴五年(227年)“今天下三分”,

诸葛亮做《出师表》时,会把襄阳郡的“古隆中”写成“南阳”吗?

蜀汉和诸葛亮不承认襄阳郡吗?刘备为什么委任关羽为襄阳郡太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说“曹操“困于南阳”,这里的“南阳”应该如何理解?

曹操在襄阳和“古隆中”一带打过败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南朝宋

裴松之注释《三国志·诸葛亮传》时,为什么没有注释“躬耕于南阳”和“南阳”?

当时的“南阳”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

你们为什么修改了2003年的“注释”?

2022年“注释”以后会修改吗?应该如何修改?

课本应该如何注释“南阳”才能平息两地人民?不注释行不行?

十、

2003年“五顾茅庐”是真的吗?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你们后来为什么把《隆中对》移除了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