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我是王玉超……我喜欢打拳,想参加更多比赛赢得金腰带……”33岁的听障小伙王玉超是一名职业拳击手,戴上拳套、摘下助听器,走上无声的拳击赛场,他坚定且刚毅。摘下拳套,系上围裙,他也能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用平凡写就伟大,用热爱击退阻力,在无声世界里奏响人生最强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玉超(左)正在跟顾客沟通需求。

摘下拳套

他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

1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寒亭区西于家庄子村,村里一处不起眼的包子铺就是王玉超的家,也是他们全家的事业。皮肤黝黑、身材精瘦的王玉超身上系着围裙,正卖力地揉着面团,看到有顾客上门,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

虽佩戴助听器,但王玉超能听到的声音还是非常弱小,他努力通过唇语了解顾客的需求,然后熟练地打包、算账,微笑目送顾客离开。

父亲王保修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他们全家利用自家房子开了这家包子铺,为的是增加一份收入,来支持王玉超实现打拳的梦想。肉包1.8元/个、素包1.2元/个、胡辣汤2元/一碗……王保修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小店每天能卖100元左右,虽然钱不多,但也能维持全家的生活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玉超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在家里的桌子上,摆着多年来王玉超在赛场上取得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对父亲来说,这不仅是儿子在拳击事业上拼搏的见证,更是整个家庭的骄傲与荣耀。“不打拳时,玉超性格温和、勤劳肯干,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一旦戴上拳套,他就勇敢坚强、韧性十足,是个天生的好拳手。只要他热爱,我们就全力支持他向前走。”提起儿子,王保修言语里带着怜爱又满是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玉超(左)在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克服万难

每一拳都倾注热爱与执着

3岁那年,一场车祸让王玉超的听力受损,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听力几近消失。因为身体素质过硬,三年级时,父亲将他送入武校,从此开启了他的武术学习之路。在武校,王玉超学习舞枪、散打、跆拳道,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那时的他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24岁那年,王玉超认识了自己的拳击启蒙教练杨忠明。拳击的出现像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提起初次看拳击比赛的场景,王玉超满是欣喜,“原来打拳这么帅!我想成为一名拳手!”内心深处反复出现的声音,让他坚定地走上学习拳击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玉超正在训练。

成为一名职业拳手,背后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更何况是听障人士,但王玉超做到了。职业拳手能完成的高强度训练,他一样不差,职业拳手该有的细腻技术,他甚至可以打磨得更好。因为无法像其他拳手一样通过语言交流掌握技巧要点,他只能凭借着教练夸张的手势、一遍遍的示范,以及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去理解和揣摩。一个简单的步伐调整,他可能要反复练习上百次,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从最初戴上拳套时的生涩,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着沙袋挥汗如雨,每一拳都倾注着他对拳击的热爱与执着。从训练馆的角落一步步走上职业拳击赛场,人们看到的是王玉超的自信与从容,却鲜有人能真正体会背后的艰苦和辛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玉超正在训练。

信念坚定

想拿下金腰带为国争光

拳击比赛的特殊性,决定了比赛时不能佩戴助听器。因此,每场比赛对王玉超而言都是一场绝对意义上的无声对决。比赛中,正常的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边角教练的呼喊、指示来及时调整战术、应对场上局势,而王玉超却只能依靠赛前制定好的战术,凭借着对拳击赛场节奏的敏锐感知和长期训练形成的本能反应来应对瞬息万变的比赛。

凭着过人的天赋和异于常人的努力,王玉超在比赛中的表现越来越好。但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因为参赛机会有限,王玉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能通过不断兼职赚取生活费,一点点缩短梦想与现实的差距。

现在,王玉超一边坚持训练,一边兼职,空闲时间帮父母打理包子铺的生意。摘下围裙,他会骑上电动车奔赴各个训练场或教学点。王玉超深知,只有不间断训练,才有随时登上赛场的勇气,才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通过不同渠道关注到王玉超,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怀。

“我要努力拿下金腰带,为祖国争光!”他用并不伶俐的口齿,一字一顿地说出这句话,眼神中透出炽热光芒。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