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英雄,在战争时期不乏军事才能出色的将领,战场上能看到将领们灵活机动的指挥能力,他们经常创造出以少数多、转败为胜的卓著功勋,在开国将帅之中,每位将帅都有过出色的战绩,他们从千百万的大军中脱颖而出,足能证明他们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有这样的人才,其中有一位还担任过平型关会战的总指挥,本应该前途无量,可他晚年却生活清苦,这是为什么呢?
一、军队奇才,屡立战功
1926年,国内正是一片军阀混乱的状态,此时阎锡山占着中原一带以山西为核心不断扩大地盘,他调兵遣将直击冯玉祥的军队,逼得国民军退至西北地区,显然阎锡山的这次扩张达到了目的,他的晋军由此改编为“晋绥军”。阎锡山为此提拔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将领,其中有一位中将师长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在这次扩张战役中负责正面防守大同的杨爱源。
杨爱源1887年生于山西,虽然是农民家的孩子,可他在年少时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他身上没有农民甘于现状的麻木,而是聪明上进的学习尽头,在亲人的资助下他有了读书的机会,后来考上了阎锡山办的军校,从此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当时山西是阎锡山的“天下”,杨爱源也成了阎锡山的兵。
那时候战争比较频繁,这也给杨爱源提供了立功的机会,他用随机应变的头脑和略具韬略的才能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几场战役下来他就升为了连长,成为了军队中的奇才。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引起阎锡山的注意,经常委以重任提拔,为他提供了屡立军功的机会,1917年时他就已经是营长,此时他刚好30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
军阀战场比较复杂,今天是友人、明天就是敌人,在群阀争霸的时期,杨爱源历练成为军事指挥能力超强的将领,在后来的北伐战争中,杨爱源对晋绥军严加训练,顺利地帮助阎锡山实现了第二次扩充,在这场战役中杨爱源再次立功,他也升任为军长。只是他坚定地站在阎锡山的立场上,抗战爆发前他是“剿匪总指挥部”的前敌总指挥,直到停止内战他才回师陕北。
二、抗战将军,倍受冷落
抗战爆发后,中原一带是日军势在必得的地区,可以说是倾巢而出,此时杨爱源出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他与日军展开了血战。当时他所在地区是面对敌人的主力部队,这就意味着他担负着与敌人正面“硬刚”的重任,此时配合兄弟部队作战的八路军,为了减缓杨爱源部队的压力,在平型关一带发起了进攻,以此阻挡日军的进攻。
当时日军武器先进、战斗力强硬,自诩为是打不败的军队,可在八路军的猛攻下,利用山地战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日军在此次战役中遭受重创,打破了日军不败的神话,这是八路军打出的第一个大胜仗,而杨爱源则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可见在民族大义面前,他还是选择了爱国,与共产党一起抗击日军侵略。
杨爱源有幸到延安参观学习,在那里他领略到了伟人的风采,赞叹延安的领导作风和进步作法,回去后能表示“我们是应该学习的”。杨爱源是不错过任何学习机会的人,即使是将军仍然保持谦虚学习的姿态,只是他忠实地效力于阎锡山、蒋介石,眼看国民党节节败退,最后他跟随国民党撤往台湾。
然而让杨爱源没想到的是,他到了台湾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以蒋介石唯亲是用的性格,他遭受冷遇是必然的结果。晚年时他居住在偏远的草山上,如果不是阎锡山心善地想起他这位老部下,杨爱源会落得一个晚景凄凉的下场,后来在阎锡山的推荐下,蒋介石才给了杨爱源一个闲职,至少晚年生活有了着落,谁能想到曾经风光一时的大将军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呢。
结语:
杨爱源于1959年病逝,他走在了“老上级”的前面,阎锡山亲自为他主持了葬礼,也算是有了一个体面的人生结局。回想杨爱源当初曾是位屡立军功的将领,抗战时期也是敢和日军血战的猛将,只是由于政治思想觉悟不高,一直站错了立场,他以为的美好前景却是晚景凄凉,令人感到可悲又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