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短道速滑赛场上的“兔子战术”,相信广大冰迷们并不会陌生。在2015年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男子1500米的比赛中,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的任子威就是靠破解了韩国选手的“兔子战术”,夺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在2024年江原道冬青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上,中国选手杨婧茹也是利用这个战术早早实现了套圈,从而获得金牌。
在11月15日进行的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联赛第五站的各组1500米决赛中,已经久违的“兔子战术”又重出江湖,被选手们频繁使用,还帮助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竞技体育训练中心的选手吴世强获得了男子甲组1500米的金牌。
为什么在世界比赛难得一见的“兔子战术”
在这次的比赛中又再现赛场?
这个战术的成功率高不高?
在哪些情况下会被运动员主动采用?
针对这些问题,
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冬季项目训练中心
短道速滑队教练员刘烨然 。
之所以说“兔子战术”不成功便成仁,就是因为这个战术的不确定性非常高。
一旦选用这个战术,选手完成套圈就可以确保获得金牌;
但如果没能完成,它对于运动员的体力将带来非常大的消耗,选手很可能就会成绩垫底。
刘烨然表示,之所以这个战术现在很少在国际赛场上使用,正是因为大家的整体实力迅速提升,给“兔子战术”留下的使用空间已经非常小。
“在很久之前的1500米比赛中,运动员前几圈的速度普遍偏慢,运动员找准时机跑出去还有几率完成套圈。但现在大家的实力普遍提高得很快,选手们的实力也比较接近,比赛开始阶段速度就很快,而且始终在争夺有利位置。即便运动员拿出冲刺的速度也很难完成套圈,这个战术自然就失去了价值。”刘烨然说,之所以这次中国杯短道速滑精英联赛的赛场大家又开始频繁采用,更多地还是运动员根据赛场情况的突发奇想。
“这次的1500米比赛,每组都有7个运动员参赛,在比赛开始阶段运动员的速度也比较慢。很多非国家队的选手在看到速度并不快时就想搏一下,看看能不能依靠这种出其不意的战术在决赛中取得好成绩。”刘烨然表示,一些选手靠普通的战术可能也没办法取得好的名次,索性冲出来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占得先机。正如刘烨然所说,在甲组男、女的A组和B组决赛中,4次“兔子战术”只有一次成功的案例。而使用该战术没有成功的选手,都无一例外地排在了所有选手的最后一名。看来,用“不成功便成仁”来形容这个战术,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张堃雷/文 张大巍/摄
编辑:马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