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12—10.19攻克锦州,解放长春。第二阶段10.20—10.28辽西会战,全歼廖耀湘西进兵团。第三阶段10.29—11.2解放沈阳、营口。十一月九日,在杜聿明指挥下的锦西、葫芦岛国民党军余部,由海上撤逃。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国共双方武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国的军事形势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人民解放军也由此获得了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和巩固的、有一定工农业基础的战略后方,而东北人民解放军则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惨败,大大削弱了它的有生力量,进一步挫伤了它的锐气,这对尔后的淮海战役,特别是平津战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锦州辽沈战役馆人物雕塑
卫立煌本人是不愿去东北,经过多方劝说才同意。当然他也是有条件的,蒋介石在卫立煌赴东北上任之初,答应把东北党、政、军大权完全交给他,并对损失的兵员进行补充。卫到东北后即开始恢复、补充和整训部队,这也是对陈诚走后烂摊子进行必要的反正。
但卫立煌与蒋介石的战略思想是不一样的,他所采取的是主力集中在沈阳,先稳固军队再相机打通沈锦线。但蒋不认同,他急于让卫把部队撤往锦州,必要时放弃吉林、长春。蒋的撤退方针也只能是理论上的,解放军早已占领沈锦间的各个战略要点,并且从沈阳到锦州有几条河流要通过,这对国民党重武器行进也不利。毕竟这么多军队撤退,谁守谁攻,沿途行进掩护,都不是简单的事。卫在开会讨论时,手下各将领也同意先守沈阳的方针,他们害怕出城就可能被解放军围歼。应该说这方针是站在现实角度考虑的,并没什么大错,归根还是我们解放军打的太好,而国民党军则提心吊胆。
蒋介石与卫立煌
卫立煌对蒋介石放弃沈阳的做法很不满意,认为蒋有诿过于他的意思,到时为了顾及蒋的尊严,定会让他背锅。当然卫立煌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首先是对陈诚的前车之鉴有所认识,认为东北解放军的实力强大,战术灵活,怕被消灭。其次认为攻不可能,固守沈阳相对有把握。最后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则守住沈阳必有可为。
而此时东北野战军经过1947年12月5日至1948年3月15日的冬季攻势,共歼 国民党军十五万余人,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只剩下长春、沈阳、抚顺、本溪、锦州、葫芦岛等几个孤立据点。
蒋介石由始至终的想法还是把沈阳主力撤至锦州,但这既不从客观的敌情、地形、自身状况来分析,又不顾东北将领的集体意愿,而仅从他的主观愿望出发,这就导致了他与卫立煌之间的矛盾加深。四月卫立煌飞到南京向蒋介石陈述他的战略,这次两人倒是达成了共识,决定先巩固整训再打通锦州,并请美国帮助运输物资。
卫立煌这次终于把蒋介石说服了,又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他回到沈阳后,着实经营一番,准备长期固守长春、沈阳、锦州的计划。他积极整军经武,并亲到各军视察,进行各军之间的演习。由于兵员、装备、给养源源不断的运来,也没了后顾之忧。
但想不到一个月后蒋又变卦,要在沈阳组建机动兵团由廖耀湘指挥,主力撤往锦州。如此行事卫立煌怎么可能同意,很担心主力被拉走,自己成了空头司令,因此卫廖之间也产生了矛盾。见卫立煌不同意此方案后,蒋介石又实行起那套,不顾主官,直接命令下级的办法来。从山东抽调军队以在锦州的范汉杰指挥打通锦沈线,并于七月成立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任范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只听命于自己。
卫立煌的战略是巩固沈阳、锦西、葫芦岛,防务也一直是如此布置的。而范汉杰则听命于蒋介石,集中力量经营锦州,如此一来导致两边矛盾加深,相互拆台。比如范汉杰要求在锦州加强兵力,随时准备打通沈锦间的交通,而卫立煌则反对增援,并说交通线任务应该由沈阳“剿总”来实施。再如范汉杰要求的人事任命,都因卫立煌掣肘没成,而卫则一有空位即补上自己的人马。
1948年11月1日解放军攻占锦州“剿总”司令部
造成如此后果的原因,就是蒋介石为了把东北主力撤到锦州,而卫立煌不听他的,就越级命令下属的将领,先是命令廖耀湘,后又分裂指挥权属意范汉杰。弄得在东北的国民党将领中矛盾重重,各据实力各占山头。既要直接听命于蒋介石,又不能不顾卫立煌,弄的谁也无法统一指挥,执行起来无所适从,直到辽沈战役开始这些问题还没解决。
反观我们解放军则在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下统一思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在电视剧中详细地表现了这段历史。回过头来看锦州失守与国民党内部矛盾有一定关系,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在途中磨磨蹭蹭,是因为惧怕解放军的战力,东进兵团在塔山被阻是因为解放军的英勇奋战。而锦州失守,更证明了蒋介石当时要求打通沈锦线的战略是空中楼阁,而卫立煌的谨慎据守,整顿军队相机反攻的战略也不过是苟延残喘。